超越好奇_周鸿祎;范海涛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周鸿祎;范海涛
内容节选
第五章进入跨国公司 情困雅虎 ※本章部分内容参考吴军先生著《硅谷之谜》2015年11月,人民邮电出版社。 初入雅虎 我就这样做出将3721出售给雅虎的决定。虽然我摇身一变,从3721的生父变成了雅虎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但是我对雅虎采取的完全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对一家公司的态度,因为我好像还把3721抱在怀里,好像我的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名字。 经过大学毕业后的几次创业失败,经过在3721创立期间九死一生的故事,我更对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一书中所描述的内容感同身受—— 这是一种很稀缺的优秀品质。我们谈论的“无畏”不是对风险的普通容忍,也不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容忍。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你需要极大的勇气、疯狂的激情和超出理性范畴的决心,忍受反复出现的近乎死亡的体验。 我把雅虎中国当成自己的事业,它是我做搜索的依托;我把雅虎中国变成了一个可以驰骋的战场,让它占据了我的全部情感。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宁愿战死在沙场上的情怀。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政府一度主张和谈,丘吉尔说:“如果我在任何一刻想谈判或投降,每个人都会站起来把我从位子上拉下来。如果我们这个岛国漫长的历史要结束,只有在我们每个人都倒在地上被鲜血呛住的时候。” 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态。 雅虎在当时是所有互联网人仰视的目标。创始人杨致远是我们这些互联网晚辈敬仰的英雄。有人这么评价杨致远:“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这两个人就是杨致远和戴维·费罗。他们对世界的贡献不只是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门户网站雅虎公司,更重要的是制定了互联网行业全世界至今遵守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盈利。也许一百年后雅虎公司将不复存在,但是人们会把他们俩和爱迪生、贝尔及福特相提并论。” 从某种程度上讲,雅虎开创了整个互联网产业,凭借免费的精神,让互联网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如果不是雅虎,互联网很可能像汽车一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能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但是,一家公司开创了一个先进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当时,我沉浸在对雅虎的推崇与期待当中,对雅虎在技术上的逐渐落后并没有立刻参透。这些感悟,都是在互联网递延发展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的。 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同样席卷了雅虎这家赫赫有名的公司。这一年,90%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维持不下去了,就连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公司在2000年也不断亏损,亏损额超过了10亿美元。《巴伦周刊》刊登的一篇文章的标题登上了该周刊的封面,文章指出,像亚马逊这样的网络公司,正在风险投资上孤注一掷,而且在以疯狂的速度自毁前程。 雅虎和亚马逊一样,在2000年之前进行了很多疯狂的收购。雅虎更是在2000年之前没有什么技术上的投入,反而在1999年,以57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一家叫Broadcast.com的公司。这家公司如同早期的YouTube,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上网看视频的人还寥寥无几。该公司后来只为雅虎创造了2000万美元的产值,更不用说利润了。 2000年后,雅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市值蒸发了90%。2001年年初,雅虎已经亏损9300万美元,收入下滑了42%,公司股票评级被美林证券从“中立”调降到“出售”,华尔街的一批“预言家”甚至公开宣称:“雅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面对困境,雅虎的首席财务官苏珊·德克尔临危上阵。她对公司所有的项目进行了重新排序,停止了对那些不盈利的项目的投入,慢慢地让那些项目自然死亡。这种“休克疗法”保住了雅虎财务的稳健性。 而另一位出现在我雅虎任期内的全球CEO也功不可没。他叫特里·塞缪尔。这是一位出身于媒体的CEO,来自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雅虎的董事会看重他在传统媒体方面的经验,请他来主持雅虎的工作。因为个人的从业经验,塞缪尔的思维基本上停留在了传统行业。 但是他做对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Overture公司市场份额低迷时出手,买下了这家发明竞价排名的公司。这一重要举措,让雅虎完成了独立于Google进军搜索市场的布局。在2002年到2003年互联网大洗牌时,雅虎用十几亿美元收购了Google和Ask Jeeves以外的所有搜索引擎和拥有数十万广告商的Overture。 随着塞缪尔的改革,雅虎各项业务的营收上升。在连续六个季度亏损之后,雅虎终于在2002年第二季度重新实现盈利。截止到2003年第四季度,雅虎已经有63%的收入来自搜索服务,营收达到创纪录的6亿美元。2004年年初,雅虎终于及时清醒过来,中止了和Google的合作。 塞缪尔把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市场,而正是雅虎在全球搜索上的布局,让我产生了与这家公司合作的决心。此前,因为Google对我们的冷淡,因为我对搜索不死的决心,我对依托雅虎的技术来提升中文的搜索布局充满了灼热的渴望。 雅虎进驻中国市场,到底是看中收入,还是一种战略布局?我当时......
- 信息
- 前言 你要怼我,请先懂我
- 第一部分 创业篇
- 第一章 研发反病毒卡
- 第二章 二次创业 遭遇“黑单事件”
- 第三章 初入职场 创造“飞扬”
- 第四章 车库式创业和度过3721风波
- 第五章 进入跨国公司 情困雅虎
- 第六章 重新出发 奇虎诞生
- 第七章 “3Q”大战
- 第八章 360登陆纽交所
- 第二部分 成长篇
- 第九章 生于70年代
- 第十章 在好孩子与熊孩子之间
- 第十一章 年少轻狂
- 第十二章 一个正统教育的出离者
- 第十三章 老鼠掉到米缸里之我的大学
- 后记 B面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