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精神内耗 活出充盈轻松(全八册)_【法】萨维里奥·托马塞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法】萨维里奥·托马塞拉

内容节选

内在动机:俄狄浦斯神话在人间的象征性体现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有一个阶段涉及个体与父母的关系,他阐述了这个阶段的父母关系如何影响了一个人性格(人格)的发展。他将一个孩子与同性父母之间出现的竞争和想要独占异性父母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通过俄狄浦斯神话来解释。在孩子、母亲、父亲组成的三角关系中,孩子渴望亲近、占有其中一方(异性父母),排斥另一方,然而,又害怕占有和得到之后会受到另一方父母的惩罚,这种复杂的内心情感被弗洛伊德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如果这个复杂的“结”未能被个体处理得很好,就会在成年期常常引发冲突。 俄狄浦斯王是一个希腊神话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俄狄浦斯国王,在他出生后,万神之王宙斯预言了他杀父娶母的命运,于是,他的父亲决定派人杀死他,但是,执行者不忍心杀死一个婴儿,就将他遗弃了,他幸而被救活,后来,他成了国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且娶了自己的母亲。 弗洛伊德通过俄狄浦斯神话来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潜意识深处在父亲、母亲和孩子三元关系中复杂的情感,这是一个隐喻,象征性地呈现了我们内心存在的矛盾情感,这些矛盾情感在不同的人那里体现了不同的矛盾配对:好和坏、欲望和克制、安全和被害、爱和恨、亲密和分离、攻击和内疚、成功和失败,等等。以上我列举的情感都会在一个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生发、发展,并且延续到成年期我们和异性的关系及我们和工作的关系中。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了解这些,并且将它们带到成熟阶段,象征性地处理这些复杂的情感。 在柯汉的案例中,当他处于冲突中时,他内心有几种动机在互相“打架”,这些动机包括无意识的、有意识的、过去的、现在的、与父母的关系、与女朋友的关系等。 下图(见图8.1)呈现了童年期孩子(童年的柯汉)与父母的关系状态。 图8.1 孩子与父母的三角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父亲、母亲和孩子会在家庭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联结:三个角色各自在它应该在的位置,在孩子心里,父亲和母亲都是他亲近的人,父亲支持着母亲,母亲爱着父亲,他们是一对夫妻,同时也爱着孩子。当三个人在这样的位置上时,孩子依然有想挤入父母之间关系的愿望,但是,因为父亲的存在,孩子的愿望会浮现,又因为父亲的不允许,孩子的愿望不能实现。孩子会在这个时期对母亲产生依恋、喜欢的情感,但是因为父亲的在场,他不得不克制这些欲望,但是又感到欲罢不能,同时又害怕父亲的惩罚,对父亲充满了攻击和排斥而又害怕父亲的报复。我们回到柯汉的案例,如果父亲可以稳定地出现在柯汉的生活中,那么他就有机会去学习如何与这些充满矛盾的情感相处。童年期的柯汉因为父亲的缺失,他看起来理所当然地“拥有”了母亲,父亲的位置被他占有了(幻想层面),所以,他童年期的三角关系是一个不完整的三元关系。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克制对母亲的欲望,从心里把母亲“还给”父亲,从而学习成为一个男人,去建立自己的世界,和另一个女人结为夫妻,以及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象征性地赢过父亲。 下图(见图8.2)呈现了将俄狄浦斯冲突带入成年期的孩子(成年柯汉)与父母的关系状态。 图8.2 成年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状态 成年期的三元关系是童年期孩子、父亲、母亲三个人关系的延续和发展,当一个孩子从童年期就开始学习如何处理三个人的关系时,他在成年期的爱和工作方面的冲突就会少一些。因为父母之间良好的关系支持了孩子的成长,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的欲望既被允许浮现、被自己了解,又被父亲的在场温柔地挫折了,当朝向母亲的愿望不可能实现时,孩子就会去发展自己,成为自己,用象征性的方式“打败”父亲。 动机的拆解 动机A:柯汉童年期对母亲强烈的爱和占有欲并未获得转化,从童年期带入成年期,持续与父亲的竞争。 动机B:超越和战胜父亲后的内疚,赢得母亲的羞愧感。 在柯汉的案例中,当他不得不将女朋友介绍给父母时,他的焦虑代表了未解决的俄狄浦斯冲突。也就是说,他女朋友的位置仿佛是当年母亲的位置(这源于柯汉的混淆),如果让父亲知道自己“拥有”了母亲,惩罚是会到来的,这就是他的症状代表的意义。 柯汉的症状中所蕴含的复杂“情结”是与这个家庭的三角关系中缺失了一条边——父亲—孩子的关系相关的,父亲功能的缺失给柯汉与母亲心理层面的分离造成了一些困难,与此同时,父亲的不在场,也没有给柯汉提供更多的机会学习认同父亲,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当他不能象征性地“打败”父亲时,与女友关系的“发展”就会引发他幻想层面的恐惧,仿佛他真的成了“父亲”,焦虑因此而产生。 因为本书的篇幅和结构所限,这里只以男孩为例,呈现男孩与父母关系的发展路线。那么,女孩在家庭中的三角关系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呢?这里我简单地描述一下。女孩和男孩一样,在早期,她和母亲的关系也是紧密的,在大概4岁的时候(有的人早一些,有的人晚一些),她会从自己与母亲的紧密关系中发展......

  1. 放过自己,允许一切发生:不比较,轻松而坚定地活
  2. 信息
  3. 序言
  4. 第一章 当自我受限时
  5.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制约
  6. 我被抑制了吗
  7. 没有动力去实现梦想
  8. 为什么学习了海量的知识,还是无法解决问题
  9. 抑制的限度在哪里
  10. 消极心理
  11. 退化效应
  12. 如何打破这种命运的力量
  13. 第二章 别再强迫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了
  14. 变得美丽、快乐、健康、积极……别再说了
  15. 幸福博览会
  16. “积极思维”:这是一种新的道德风尚吗
  17. 普遍的不适与失调
  18. 商业还是疗法
  19. 一场名副其实的混乱
  20. 一种成功的疗法
  21. 第三章 安全感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22. 服从还是被排斥
  23. 在父母影响下做出的选择
  24. 名望是一种无声无息的压力
  25. 第四章 请将问题勇敢说出来
  26. 总想讨好他人
  27. “要么前进,要么毁灭”的文化
  28. 压抑造成的危害
  29. 超负荷的情绪
  30. 害怕自己被人瞧不起
  31. 说服自己一切都会好的
  32. 不要打扰别人
  33. 第五章 自我审查
  34. 自我的选择或是他人的选择
  35. “我会首先选择听从自己的内心”
  36. 虚假的“认可”
  37. “我经常认为自己有过错”
  38. 对负面评价的恐惧
  39. 同理心过剩
  40. 第六章 我们对自己施加的暴力
  41. 形象的背后
  42. 减少对心理韧性的幻想
  43. 人际关系对心理韧性的影响
  44. 心理退化
  45. 我能为自己做什么?我该怎样对待自己
  46. 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47. 第七章 完美是不可能的
  48. 优秀的危害
  49. 改变现有局面和衡量标准
  50. 公众参与
  51. 帮助年轻人找到方向
  52. 第八章 情绪的力量
  53. 轻而易举
  54. 对坦诚相待的渴望
  55. 难以与人分享的感受
  56. 情绪管理的三个阶段
  57. 困扰我们的情绪
  58. 否定愤怒情绪
  59. 恐惧是一种最基本的感受吗
  60. 第九章 每个人都有最真实的激情
  61. 我们的自由与激情
  62. 欲望的力量
  63. 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64. 关于激情的其他观点
  65. 第十章 拥抱自己的脆弱
  66. 对脆弱置若罔闻导致的混乱
  67.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68. 你要是明白我有多丢脸就好了
  69. 什么让你变得脆弱不堪
  70. 家庭矛盾
  71. 内疚感
  72. 身体虚弱
  73. 从同理心到自我奉献
  74. 认为自己重任在肩
  75. 第十一章 被讨厌的勇气
  76. 接受被讨厌
  77. 亲密程度
  78. 保持适度距离
  79. 最好了解真相
  80. 第十二章 支持你自己的愿望
  81. 打破规则的勇气
  82. 别想这些事了
  83. 我们想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84. 选择自己的理想抱负
  85. 简单的愿望
  86. 想要引人注目还是自由自在
  87. 第十三章 反抗是一种美德
  88. 接受自己,成为自己
  89. 学会接受自我的漫漫长路
  90. 寻找我是谁
  91. 我知道,我存在
  92. 每种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
  93. 逆流而上
  94. 第十四章 接纳自己的缺点
  95. 换个角度思考
  96. 回归生活本来的样子
  97. 依赖会带来什么结果
  98. 像婴儿一样执着于口腹之欲的满足
  99. 活出自己真实的本性
  100. 第十五章 “我因我们而存在”
  101. 接受命运的恩赐
  102. 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103. 集体的智慧
  104. 个人造就集体
  105. 接纳自己
  106. 第十六章 激发创造力的过程
  107. 创造力的起源
  108. 所有的表象都是通过感知获得的
  109. 开启全新的创造力实践
  110. 结语
  111. 松弛感:把能量从敏感焦虑中释放出来
  112. 信息
  113. 前言
  114. 第一章 为什么有些人动不动就不开心
  115. 1.1 看似自信强势,其实不然
  116. 1.2 心灵空间不足,无法活出松弛感
  117. 1.3 内心孤独又脆弱
  118. 1.4 得不到想要的回答
  119. 1.5 不相信有人会帮助自己
  120. 1.6 希望他人关注自己
  121. 1.7 攻击性越强的人,越是伤痕累累
  122. 1.8 过度关注消极的事物
  123. 1.9 不幸的童年经历
  124. 1.10 无法承认自己的失败
  125. 1.11 认为“我做不到”“我真的不行”
  126. 1.12 对他人的批评过于敏感
  127. 1.13 透过受损的滤镜看世界
  128. 1.14 内心恐惧,过度报复
  129. 第二章 戒掉自恋,拥抱松弛
  130. 2.1 虽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但不想努力
  131. 2.2 没钱也要买钻石
  132. 2.3 “我要征服世界”的背后是脆弱
  133. 2.4 你最在乎的那个人是谁
  134. 2.5 评判自恋程度的8个指标
  135. 2.6 世界不为你而存在
  136. 2.7 当不再有人夸你是“好孩子”
  137. 第三章 承认没有无条件的爱
  138. 3.1 心灵怎样才能得到满足
  139. 3.2 摆脱“表扬依赖症”
  140. 3.3 不再“对外迎合,对内冷酷”
  141. 3.4 不被安逸裹挟
  142. 3.5 莫让顽强的意志走错路
  143. 3.6 与他人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
  144. 3.7 悲观主义不过是愤怒的伪装
  145. 3.8 不为得到表扬而努力工作
  146. 3.9 不因被吹捧就自命不凡
  147. 第四章 是时候结束辛苦的生活方式了
  148. 4.1 同样的环境,不同的心境
  149. 4.2 体验全人格的亲密关系
  150. 4.3 放下依赖性敌意
  151. 4.4 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
  152. 4.5 一切社会问题皆源于此
  153. 4.6 生产性能量源于心灵沟通
  154. 4.7 别把“不幸福”与“没自信”挂在嘴上
  155. 第五章 简单生活的唯一方法
  156. 5.1 想要改变,该怎么做
  157. 5.2 勇敢说出“帮帮我”
  158. 5.3 写出心中的消极情绪
  159. 5.4 富足的人生,意味着有能力信任他人
  160. 5.5 以当下的自己为出发点
  161. 5.6 培养“健康心态”的要点
  162. 5.7 爱他人的能力源于被爱的体验
  163. 5.8 心向此时此刻的世界开放
  164. 5.9 珍惜每天的小确幸
  165. 5.10 承认这些,你将不再恐惧
  166. 5.11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松弛感
  167. 5.12 心怀感恩,体验心满意足
  168. 5.13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关心世界和他人
  169. 5.14 卸下“心灵的盔甲”
  170. 结语
  171. 停止你的内在冲突:摆脱精神内耗,积聚心理能量
  172. 信息
  173. 内容提要
  174. 前言
  175. 第一章 认识这场由自己发起的内在战争
  176. 你的内在冲突
  177. 内在的过程
  178. 内在动机
  179. 过去和现在
  180. 愿望和需要
  181. 价值和观念
  182. 主导情绪
  183. 第二章 独立与依赖之战:独立无能型
  184. 测一测:你有多依赖他人
  185. 案例: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186. 冲突的根源:一直在寻找妈妈的孩子
  187. 内在动机:爱我就不要离开我
  188. 愿望和需要:像妈妈一样爱我
  189. 价值和观念:没有你我将不存在
  190. 主导情绪:空虚感和焦虑
  191. 自助策略:独立之旅始于足下
  192. 第三章 独立与依赖之战:依赖无能型
  193. 测一测:看看自己依赖他人的能力
  194. 案例:成为他人的拯救者
  195. 冲突的根源:成为最重要的人
  196. 内在动机:我是重要的,不要忽略我
  197. 愿望和需要:我是有用的人
  198. 价值和观念:我不能依赖他人
  199. 主导情绪:内疚感和羞耻感
  200. 自助策略:重新学习关爱自己
  201. 第四章 控制与服从之战:显性操控型
  202. 测一测:看看自己有多少控制他人的特点
  203. 案例:对权力的热切追求者
  204. 冲突的根源:虚妄的无所不能
  205. 内在动机:无处不在的安全需求
  206. 愿望和需要:赢是唯一的愿望
  207. 价值和观念:渴求爱是羞耻的
  208. 主导情绪:愤怒、孤独和挫败感
  209. 自助策略:学习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
  210. 第五章 控制与服从之战:被动服从型
  211. 测一测:看看自己有多少顺从他人的倾向
  212. 案例:隐形的愤怒者
  213. 冲突的根源:害怕被抛弃的受害者
  214. 内在动机:安全感是首要因素
  215. 愿望和需要:屈服带来愿望的满足
  216. 价值和观念:放弃自我才能得到爱
  217. 主导情绪:焦虑和愤怒
  218. 自助策略:学习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
  219. 第六章 价值感之战:自大型
  220. 测一测:看看你对自己的信任程度
  221. 案例:优越感是一件漂亮的外衣
  222. 冲突的根源:不被看见的自己
  223. 内在动机:成为家庭的骄傲
  224. 愿望和需要:我渴望得到肯定
  225. 价值和观念:输掉竞争是卑微的
  226. 主导情绪:抑郁、愤怒和孤独
  227. 自助策略:放弃输赢意识,学习体会情感
  228. 第七章 价值感之战:自卑型
  229. 测一测:你自爱的成分有多少
  230. 案例:我是一粒尘埃
  231. 冲突的根源:童年期未满足的需求
  232. 内在动机:证明自己的价值
  233. 愿望和需要:处处防备暴露自己
  234. 价值和观念:我不值得拥有好东西
  235. 主导情绪:抑郁和羞耻感
  236. 自助策略:学习看见自己的价值
  237. 第八章 成功与失败之战:成功会带来惩罚
  238. 测一测:你容纳矛盾情感的能力
  239. 案例:不敢超越父亲的儿子
  240. 冲突的根源:父亲功能的缺失
  241. 内在动机:俄狄浦斯神话在人间的象征性体现
  242. 愿望和需要:我是你的唯一
  243. 价值和观念:高处不胜寒
  244. 主导情绪:爱恨交织的矛盾感受
  245. 自助策略:学习体会和容纳矛盾的情感
  246. 第九章 成功与失败之战:失败才是我应得的
  247. 测一测:你有多少破坏倾向和冲动指向了自己
  248. 案例:我不配获得所有的好
  249. 冲突的根源:对分离的恐惧
  250. 内在动机:生的希望
  251. 愿望和需要:自我毁灭
  252. 价值和观念:我是一个废物
  253. 主导情绪:抑郁
  254. 自助策略:学习如何去爱的同时不用恨去破坏
  255. 第十章 与内心的冲突共存:从战争到和平
  256. 停止内耗之情绪策略
  257. 冲突解决之整合策略
  258. 超越冲突之接纳策略
  259. 后记
  260. 你啊,内心戏超多:停止精神内耗的65个习惯
  261. 信息
  262. 前言
  263. 译者序
  264. 第0章 不内耗的10个基本习惯
  265. 乐在其中: 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热忱
  266. 心存感激: 相信感恩的力量
  267. 整装待发: 维护好自己的健康
  268. 眼见为真: 亲自确认获取的信息
  269. 不要着急: 保持游刃有余的节奏
  270. 明确目标: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71. 直面欲望: 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272. 保持新鲜感: 怀抱谦虚和开放的心态
  273. 做一个深呼吸: 对抗压力的最强武器
  274. 遵循自己的兴趣: 让兴趣成为向导
  275. 第1章 不紧绷的5个幸福的习惯
  276. 真诚: 保留自我的同时,能够接受任何事情
  277. 微笑: 微笑是世上最美的东西
  278. 问候: 问候看上去很随意,其实很重要
  279. 享受乐趣: 享受乐趣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280. 互助: 互助是社会的基石
  281. 第2章 不纠结的5个社交习惯
  282. 尊重: 尊重比亲近更重要
  283. 承诺: 要在每一天中信守承诺
  284. 互相学习: 互相学习是人际交往中非常受欢迎的事情
  285. 原谅: 原谅他人要在三日之内
  286. 距离: 距离产生美
  287. 第3章 不互相消耗的5个高能量习惯
  288. 一同生活: 一同生活必定意味着互相剥夺自由吗
  289. 观察他人: 观察他人是首要行动
  290. 互相支持: 互相支持创造幸福
  291. 互相交流: 互相交流什么事情都好
  292. 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携手共进
  293. 第4章 不着急的5个富足生活的习惯
  294. 不去拥有: 不去拥有任何事物
  295. 去品味: 去品味,而不仅仅是去购买
  296. 下功夫: 下功夫亲自去寻找答案
  297. 节俭: 尽量长久地使用身边的东西
  298. 分享: 分享才能建立信赖
  299. 第5章 不刻意的5个生活习惯
  300. 怎样吃: 怎样吃最能体现你的生活方式
  301. 衣着打扮: 不去刻意地纠结衣着打扮,能为内心带来平静
  302. 住所: 住所是让我们每天都想回去的、安心的地方
  303. 娱乐: 娱乐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养分
  304. 整洁的仪表: 整洁的仪表是对社会的最大尊重
  305. 第6章 不简单的5个健康生活习惯
  306. 健康: 今天的自己决定了明天的自己
  307. 散步: 散步让我们的生活清爽而富有灵感
  308. 保持节奏: 一丝不苟地以相同的节奏生活
  309. 注意休息: 注意休息,哪怕只是做个深呼吸也好
  310. 保养: 保养是让自己内心踏实的紧急处理方法
  311. 第7章 不约束自我的5个安心习惯
  312. 坚持:
  313. 亲自接触: 带有温度的实际接触为我们带来内心的踏实感
  314. 耐心培养: 持之以恒,集腋成裘,然后变强
  315. 不去追求: 不要期待回报,不要计算得失
  316. 把握状况: 看清事情的本质
  317. 第8章 不恐慌的5个持续学习的习惯
  318. 挑战: 在挑战中发现新的自己
  319. 沉稳和耐心: 不要急于寻找答案
  320. 去确认: 让自己亲身体验和尝试
  321. 去质疑: 为了相信而去质疑,然后在质疑中相信
  322. 保持自信: 我们时刻都在不知疲倦地学习
  323. 第9章 不落伍的5个工作习惯
  324. 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是享受工作的关键方法
  325. 做好准备: 精心准备见面礼
  326. 做好计划: 在计划中适当地加入空白,一切都是为了成果和质量
  327. 团队合作: 在同舟共济的欢乐中一同工作
  328. 热情: 抱着当事人的使命感去工作
  329. 第10章 不会老去的5个成长习惯
  330. 全神贯注: 全身心投入工作,就能发觉快乐
  331. 独立思考: 不要成为只会查阅信息的人
  332. 像孩童一样: 让我们越活越年轻
  333. 做出宣言: 我们说出的话有千钧之力
  334. 坚持到底: 时间会解决一切,让我们坚强地等待
  335. 第11章 不断挑战的5个内心强大的习惯
  336. 学会舍弃: 知道什么时候足够
  337. 时间和金钱: 将时间和金钱用在让自己内心激动的事情上
  338. 培养自己: 不断地接受新的事物才能保持活力
  339. 愿景: 有愿景,才明白自己在为了什么而努力
  340. 相信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341. 放空:冥想三分钟,轻松一整天
  342. 信息
  343. 内容提要
  344. 前言
  345. 引言 觉醒之路
  346. 第一章 认识冥想
  347. 冥想是什么
  348. “不要忘记呼吸”
  349. 第二章 准备冥想
  350. 冥想前的准备
  351. 在考试、面试前让自己放松下来
  352. 第三章 唤醒自己的潜能
  353. 生命能量的出入通道
  354. 唤醒内在的能量
  355. 第四章 在冥想中释放压力
  356. 人生中的压力
  357. 把压力关进盒子
  358. 第五章 在冥想中缓解焦虑
  359. 焦虑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主题
  360. 不再为早起焦虑
  361. 第六章 在冥想中缓解疼痛
  362. 疼痛是身体的一种语言
  363. 打开身体中的结
  364. 第七章 在冥想中缓解疲劳
  365. 现代人的精神疲劳
  366. 很累,却睡不着
  367. 第八章 在冥想中扫描身体能量
  368. 身体能量背后的问题
  369. 找到那个淤堵的部位
  370. 第九章 在冥想中疏通能量淤堵
  371. 身体能量的淤堵来自意识的堵塞
  372. 找回顺畅轻盈的感觉
  373. 第十章 在冥想中改善睡眠
  374. 静心才能入眠
  375. 深度休息
  376. 第十一章 在冥想中找回自信
  377. 自信是支撑人生不断向前的能量
  378. 有勇气去行动
  379. 第十二章 在冥想中疗愈失去之痛
  380. 人生是一个慢慢失去的过程
  381. 失去了珍爱的东西之后
  382. 第十三章 在冥想中找到财富方向
  383. 找到积累财富的方向
  384. 工作很累,收获很少
  385. 第十四章 在冥想中瘦身
  386. 肥胖有时来自内在的情绪和压力
  387. 过劳肥
  388. 第十五章 在冥想中疗愈情感创伤
  389. 那些在亲密关系中受过的伤
  390. 刚刚结束一段关系
  391. 第十六章 在冥想中消解恐惧
  392. 那些阻碍我们成长的恐惧
  393. 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
  394. 第十七章 在冥想中学会原谅
  395. 原谅他人,原谅自己
  396. 当心中充满怨恨和抱怨时
  397. 后记 写在最后的话
  398. 内在安全感:通往疗愈、能量与成长之路
  399. 信息
  400. 内容提要
  401. 推荐序 修复安全感的豪华工具箱
  402. 本书赞誉
  403. 前言
  404. 引言 为什么安全感如此重要
  405. 第一部分 安全的假象:生存习惯的养成
  406. 第1章 安全感意味着什么
  407. 第二部分 借助智能神经系统获得内在安全感
  408. 第2章 导致不安全感的因素
  409. 第3章 智能的神经系统
  410. 第三部分 树木疗法
  411. 第4章 树木的智慧
  412. 第5章 回归我们的根
  413. 第四部分 建立内在安全感的25个练习
  414. 第6章 创造更多的资源
  415. 第7章 让土壤呼吸
  416. 第8章 回归身体
  417. 第9章 我可以展示真实的自我吗
  418. 第10章 加强大脑的积极偏好
  419. 第11章 在关系中找到安全感
  420. 第12章 疗愈被削弱的根
  421. 后记 回家的路
  422. 松弛感:成为内心有力量的人
  423. 信息
  424. 友情推荐
  425. 自序
  426. 第1章 告别“紧绷感”,拥抱“松弛感”
  427. 紧绷,是当代年轻人的通病
  428. 你所有的情绪问题,都源自缺乏内在力量
  429. 你耗尽了全力生活,却被生活耗尽了自己
  430. 松弛感,是内卷的紧绷与躺平的摆烂的中间状态
  431. 放过自己比强迫自己更不容易
  432. 少点自我否定,谨防能力的陷阱
  433. 第2章 内心拥有力量的人,活得有多松弛
  434. 一个人的松弛力,取决于成长的情绪环境
  435. 习惯指责别人,是因为对自我不够接纳
  436. 强势的深层心理原因
  437. 不敢哭、不敢示弱、不敢表达需要的你,掩藏了多少愤怒
  438. 你讨好了全世界,却让自己崩了盘
  439. 习惯回避的人内心营造的假象
  440. 委曲求全,换来的多是得寸进尺
  441. 一有风吹草动就好不淡定,是安全感在作祟
  442. 第3章 提升松弛力,由内而外养出松弛感
  443. 做内心的橡皮擦,擦掉让自己紧绷的内在剧本
  444. 重建自由的内在角色,时刻给心理蓄能
  445. 你的内部语言,决定了你的能量级频道
  446. 撕掉讨厌的标签,解除童年对你的封印
  447. 终止耗能的关系模式,探索服务于自己的爱与关系
  448. 第4章 生活的美好,需要你卸掉刚强,柔软体验
  449. 不讨好外界,不被外界定义
  450. 不排斥意外,接纳世界的不确定性
  451. 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不知道
  452. 未来还很长,允许自己短暂地躺平
  453. 你要学会暂别职场,紧急下班
  454. 界限内放过自己,界限外放过别人
  455. 读懂“自我”这本书,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456. 致谢
  457. 附录1 内在力量自测表
  458. 附录2 内在力量提升表
  459. 附录3 内在力量消耗监控表
  460. 内在觉醒:做一个不再自我消耗的成年人
  461. 信息
  462. 自序 认识规律,唤醒生命的智慧
  463. 第一部分 我在生活,但对此我一无所知
  464. 第一章 自知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465. 第二章 有意识和无意识
  466. 第二部分 生命的逻辑,我们从未清晰理解
  467. 第三章 感受的逻辑
  468. 第四章 行为的逻辑
  469. 第五章 认知的逻辑
  470. 第六章 注意的逻辑
  471. 第七章 记忆的逻辑
  472. 第八章 资源的逻辑
  473. 第九章 决策的逻辑
  474. 第三部分 揭开无名之力的面纱
  475. 第十章 一切生命逻辑,都离不开大脑活动
  476. 第十一章 一切生命逻辑,都离不开激素与神经递质
  477. 后记 智慧无法外求,它建立在我们个人的实践和体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