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神话_【法】阿尔贝·加缪 著;李怡锐 译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法】阿尔贝·加缪 著;李怡锐 译

内容节选

唐璜主义 凡事有爱足矣,未免过于简单。爱愈多,荒谬则愈强烈。唐璜并非由于缺爱而流连于女人丛中。将其刻画为追求完美爱情的情痴,实属荒唐可笑。不过,正因为他每次都以同样的热情与全部的自我去爱她们,所以他才必须重复爱的天赋与深切的追求。每个女人都希望带给他其他女人未曾给予之物。但每一次,她们都大错特错,只不过让他再次感受到追求的需要。其中一个女人喊道:“最后,我给了你爱。”唐璜嗔笑道:“最后?不,是再一次而已。”我们对此还会感到讶异吗?为何爱得深切,就必须爱得少呢? 唐璜悲伤吗?不太可能。我无须借助传闻便能证实,他的笑声、作为胜利者的狂妄、他的欢欣雀跃和对戏剧的热爱,皆明朗愉快。任何心智健全之人都倾向于多多益善,唐璜也不例外。更何况,悲伤的成因有两个:或因无知,或因希望。唐璜并非无知,却也无甚希望。他使人联想到那些知晓自身极限但从不超越极限的艺术家,精神游走于动荡不安的极限边缘,如大师般悠然自得。这便是天才之处:知晓边界所在的智慧。直到肉体死亡来临,唐璜都不曾感到悲伤。当他知道大限将至时,便放声大笑,一切皆已释怀。他曾在满怀希望时感到悲伤。如今,在那朱唇之上,他又品尝到这苦涩但抚慰人心的滋味。苦涩?倒也未必:那是彰显幸福的必要缺憾!莫利纳是西班牙剧作家,其创作的剧本《塞维利亚骗子与石像客人》,成为最早期的唐璜故事蓝本。此处的“骗子”指的就是唐璜。 将唐璜视为受《传道书》滋养之人,实在是大错特错。因为在他看来,最为虚妄之事莫过于期盼来世,用生命来对抗上天这点便是明证。在享乐中丧失欲望之悔恨,此为无能之辈的通病,唐璜实不属之。把它放在浮士德身上则更为贴切,因其如此信仰上帝,以至于将自己出卖给魔鬼。对唐璜来说,事情则简单许多。莫利纳笔下的“骗子” 在面对地狱的威胁时回应道:“你留给我的期限也太久了!”对于懂得如何活着之人来说,身后事都是徒劳,生前的日子才叫漫长!浮士德觊觎世间的财富:这位可怜之人只消伸手去拿。当他无法取悦灵魂时,就已经等同于出卖灵魂了。相反的,唐璜要的是满足感。倘若他离开某位女人,绝非因为不再渴求她——美丽的女人总是令人垂涎,而是因为他倾心于别的女人。这可不是一回事。 此生充实圆满,再没有比失去它更糟糕的了。这位登徒子是极慧之人。然而,这样的世界并不适合那些依靠希望而活之人,因为在这里,善良让位于慷慨,缱绻的柔情让位于豪横的沉默,群情的共鸣让位于孤独的勇气。世人无不言:“他是懦夫,他是理想主义者,或他是圣徒。”无论如何,必须贬低此种屈辱的崇高。 世人对唐璜的言论和他对所有女人的惯用伎俩(或是对仰慕之物的轻笑)感到愤慨。对于追求无尽欢愉之人来说,唯一重要的是效率。何苦将那些行之有效的惯用伎俩复杂化呢?更何况,无论男女,都不会注意说话的内容,只会在意说话的声音。这些惯奥斯卡·米洛什是法语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他于1913年创作了以西班牙贵族米格尔·马拿哈为主角的同名剧目,该主角长期以来被视作唐璜的原型。唐璜半夜溜进骑士长女儿唐安娜的闺房,企图非礼她。骑士长赶来制止,在决斗中被唐璜杀死。真正意义上的“诱惑者”有其缺点。任何正常的态度都包含若干缺点。——原注 用伎俩是规则、惯例和风度。招数尽出,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唐璜已经蓄势待发,他何必自设道德问题呢?他不像米洛什笔下的马拿哈 ,因渴望成为圣徒而甘愿下地狱。地狱于他而言是自找的。面对神的震怒,他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人的荣誉:“我崇尚荣誉,”他对骑士长 说,我信守诺言,因为我是一名骑士。然而,将唐璜视为非道德主义者也是大错特错。在这方面,他“如同所有人”,有同情或厌恶的道德标尺。要想真正理解唐璜,唯有时刻参照他所象征的世俗形象:一个普通的诱惑者,一个爱拈花惹草的男人。一个普通的诱惑者 ,因为他意识到这一点,因而他是荒谬之人。一个清醒的诱惑者并不会就此改变,诱惑是他的常态。他只有在小说中才会一反常态,变成更好的人。但同时也可以说,一切都没有改变,一切都在转变。唐璜的行为表明“量”的伦理,这与圣徒注重“质”的准则截然相反。不相信事物的深层意义,正是荒谬之人的特征。他逐张检阅那些热情或惊艳的面孔,藏之于心,并付之一炬。时间与他齐头并进。荒谬之人活在时间之中。唐璜无意“收集”女人,他在阅女无数的同时也耗尽生命的可能。收集,意味着能够与过去共存。然而,他拒绝悔恨,因为那是希望的另一种形式。他从不凝视女人们的肖像画。 这是否意味着他很自私呢?从他对待女人的方式来看,的确如此。不过,须先对自私的概念达成共识。有人为生而生,有人为爱而生。至少唐璜会乐意这么说。但这只是他所能选择的捷径。因为此处谈及的爱,装点着永恒的虚幻。所有的爱情专家都教导我们,只有受挫的爱才是永恒之爱,没有挣扎就没有激情。这种爱只有在终极矛盾——死亡到来之际,才能画上句点。要么成为少年维特,要么变成无名之辈。还有几种自杀方式,其......

  1. 信息
  2. 作者简介
  3. 译者简介
  4. 荒谬的推理
  5. 荒谬与自杀
  6. 荒谬的高墙
  7. 哲学性自杀
  8. 荒谬的自由
  9. 荒谬之人
  10. 唐璜主义
  11. 戏剧
  12. 征服
  13. 荒谬的创作
  14. 哲学与小说
  15. 基里洛夫
  16. 稍纵即逝的创作
  17. 西西弗神话
  18. 附录
  19. 弗朗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与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