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走出独角兽:学术创业纪事_李卫锋;郭绍增;张湧 编著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卫锋;郭绍增;张湧 编著
内容节选
是皮克斯初创员工,也是百亿软件公司开拓者——记Tableau创始人帕特里克·汉拉汉 帕特里克·汉拉汉(Patrick Hanrahan),曾任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1994年加入斯坦福大学,现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图形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电机工程学教授,主要研究渲染算法、图形处理器及科学插画与可视化。汉拉汉教授是Tableau软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员,2019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M. 图灵奖获得者。汉拉汉教授曾获SIGGRAPH计算机图形成就奖、ACM SIGGRAPH Steven A.Coons奖等奖项,并3次因渲染和计算机图形研究获得奥斯卡科技成果奖。 童年,科学,皮克斯 帕特里克·汉拉汉于1955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汉拉汉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8岁那一年的暑假,汉拉汉的奶奶带他去了一家叫元素科学(Elemental Scientific)的商店,年幼的汉拉汉拿着他攒了很久的钱走进了商店,出来时抱着一大箱蒸馏瓶、烧瓶等各式各样做实验的器材。那一年暑假剩下的时间里,汉拉汉都在与这些新奇的化学仪器打交道,反复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科学世界最吸引汉拉汉的也许不是烦琐的理论,而是实验中的奇思妙想。跳出书本,去尝试那些脑海中的新奇实验,是汉拉汉童年喜欢的事情。 高中毕业后,汉拉汉来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学习,攻读了核工程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于1985年获得该校的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在求学过程中,汉拉汉有过一段在纽约理工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的实习经历,所以在1985年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之前的工作经验鼓励他作为创始员工加入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 Film)电影特效组,而没有选择在生物物理学领域进行学术研究。1986年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以1000万美元从卢卡斯电影公司收购汉拉汉所在的特效组,后来发展为现在大名鼎鼎的电影动画公司皮克斯。 汉拉汉在皮克斯任职新型图形系统首席架构师。这个系统是一个允许使用真实材质和照明来渲染弯曲形状的系统,后来被称为RenderMan。1986—1989年,汉拉汉参与了RenderMan界面规范和RenderMan着色语言设计。1993年,汉拉汉和同事因RenderMan获得了科技成果奖。皮克斯利用这项技术制作了《玩具总动员》(1995年),制作了全球首部完全使用计算机动画技术的长篇动画。后来,皮克斯将RenderMan技术授权给其他电影公司。如今,获得提名奥斯卡视觉效果类金像奖的47部电影作品中有44部都运用了RenderMan技术,这一项技术已成为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网关接口)视觉效果的标准工作流程。 学术回归,技术转移 1989年,汉拉汉离开了皮克斯,回归学术界,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老师。6年后的1995年,汉拉汉加入了斯坦福大学,担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教授,将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教学与科研上。汉拉汉与学生共同着手扩展RenderMan着色语言,使其可以在功能强大的GPU上实时工作。同时,汉拉汉的团队还开发了Brook——一种用于GPU的语言,也是NVIDIA可以开发出计算更快、效率更高的并行新计算架构CUDA的基础。这一系列技术颠覆了电子游戏的图形编程方法,促进电子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 汉拉汉说:“我是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利用知识创造实用的东西。”事实上,许多数据可视化研究是在制作精美的图片,通常是用一张图片来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想知道最畅销的产品是什么,可以拍摄一张销售量最高的产品的照片;如果一个人想知道地理上的空间分布,可以绘制地图。这些技术被称为视觉分析——类似于用数据和图像回答问题。而汉拉汉想通过图片来为那些想知道自己各项财务指标的企业解答疑惑。这便是汉拉汉创立Tableau的初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践行我们的使命,即帮助人们查看并理解数据,因此我们在设计产品时总是将用户放在第一位,无论他们是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学生、教师、高管还是业务用户。” Tableau起源于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计算机科学项目,该项目为了改善分析流程并让人们能够通过可视化技术更轻松地使用数据而成立。汉拉汉与同在斯坦福大学的克里斯蒂安·查博特(Christian Chabot)和克里斯·斯托尔特(Chris Stolte)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他们一起开发出了Tableau的基础专利技术VizQL。使用者可以通过直观界面将拖放操作转化为数据查询,从而实现数据可视化。斯坦福大学对于信息可视化的重视与深入研究使得其在2005年2月被美国国土安全部提名为首个致力于信息可视化的区域可视化和分析中心。 Tablea......
- 信息
- 内容提要
- 本书编辑委员会
- 前言
- Ⅰ. 中国篇
- 自动驾驶领域的天才少年——记飞步科技创始人何晓飞
- 强调“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导师——记大疆创新和固高科技创始人李泽湘
- 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和探路者——记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
- 心怀母校、年轻有为的电子学界璀璨新星——记深鉴科技创始人汪玉
- 生物医学领域的杰出代表——记丹序生物创始人谢晓亮
- 坚持“产学研”融合的机器人学科带头人——记迦智科技创始人熊蓉
- 清华园走出的声纹识别技术公司——记得意音通公司创始人郑方
- Ⅱ. 美国篇
- 让大众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MOOC先驱——记edX平台创始人阿南特·阿加瓦尔
- 从发明家到首席执行官:天才科学家的成长——记reCAPTCHA公司创始人路易斯·冯·安
- 被400美元“买”来的会计系教授——记Compensation Valuation、RJA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里克·安特尔
- 局域网商业化第一人——记思科公司创始人莱昂纳多·波萨克
- 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产业奠基人——记基因泰克公司创始人赫伯特·韦恩·博伊尔
- 打破世俗限制的AI和机器人领域开拓者——记Rethink Robotics、iRobot等公司创始人罗德尼·A. 布鲁克斯
- 助力谷歌创立,科创商业传奇——记Arista Networks公司联合创始人大卫·切里顿
- 用纳米材料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与创业者——记安普瑞斯、4C Air创始人崔屹
- 发现“完美镜子”的织物革命引领者——记OmniGuide公司创始人约尔·芬克
- 让全世界所有人都喝上优质饮用水——记Fluidic Energy和Zero Mass Water公司创始人科迪·弗里森
- 从白手起家到商业教育领袖——记L2、Section4公司创始人斯科特·加洛韦
- 是皮克斯初创员工,也是百亿软件公司开拓者——记Tableau创始人帕特里克·汉拉汉
- “硅谷教父”与斯坦福大学校长——记MIPS科技公司创始人约翰·轩尼诗
- 掀起技术浪潮的半导体领域专家——记Rambus公司创始人马克·艾伦·霍洛维茨
- 使通信公司年增长261%的数字无线技术先驱——记美国高通公司创始人欧文·马克·雅各布斯
- 执着于运用机器学习解决人类问题的科学家——记Coursera、Insitro公司创始人达芙妮·科勒
- 不专注于理论的工程师不是好的创业者——记MathWorks公司创始人克里夫·巴里·莫勒尔
- 成为医疗行业巨擘的三院院士——记Moderna公司创始人罗伯特·兰格尔
- 光场摄影技术的先行者——记Lytro公司创始人吴义仁
- 宽带数字通信领域先驱——记博通公司创始人亨利·萨缪里
- 致力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冶金学家——记Desktop Metal公司创始人克里斯托弗·舒赫
- 智能投资顾问行业中的诺贝尔奖得主——记资产定价模型奠基者、Financial Engines创始人威廉·福赛斯·夏普
- 商业经验丰富的生物学家——记LeukoSite、Scholar Rock、Morphic Therapeutic公司创始人蒂莫西·斯普林格
- 实践“机器人汽车”梦想的德国计算机科学家——记Udacity、Kitty Hawk公司创始人塞巴斯蒂安·特伦
- 沃顿商学院的创新创业领头人——Terrapass公司创始人卡尔·乌尔里希
- 贯通生物化学的创业家——记Illumina和Quanterix Corp创始人大卫·沃尔特
- “智”行新时代的领跑者——AutoX创始人肖健雄
- Ⅲ. 其他国家和地区篇
- 印度学术创业第一人——记Strand Life Sciences、PicoPeta Simputers公司创始人维杰·钱德鲁
- 打造石墨烯“生态系统”的实干学者——记Graphene Square公司创始人洪炳熙
- 走在技术前沿的微生物学专家——记Microba Life Sciences公司创始人菲尔·胡根霍尔茨
- 引领石墨烯产业化发展的“石墨烯教父”——记2D Materials创始人安东尼奥·卡斯特罗·内托
- 德国新冠疫苗先锋——记Ganymed、BioNTech公司创始人吴沙忻
- 重新定义道路安全的人工智能专家——记Mobileye、OrCam公司创始人阿姆农·舒阿
- 深耕通信领域的技术大咖——记Tejas Networks公司创始人库马尔·西瓦拉詹
- 打破饮食神话的营养学专家——记ZOE公司创始人蒂姆·斯佩克特
- 挪威纳米光电子学科技创业引领者——记CrayoNano AS公司创始人海尔格·韦曼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