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攻心术_陈永芳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陈永芳
内容节选
4.销售人员绝对不该说的9类语言 说话,人人都会,但有些话在一些场合却不该说。我们常常看到在销售中因一句话而毁了一笔业务的现象,销售人员如果能避免失言,业务肯定百尺竿头。为此,笔者总结“祸从口出”不该说的9种话,希望销售人员必须回避之。 (1)不说批评性话语。这是许多销售人员的通病,尤其是销售新人,有时讲话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伤了别人,自己还不觉得。常见的例子,见了客户第一句话便说,“你家这楼真难爬!”“这件衣服不好看,一点都不适合你。”“这个茶真难喝。”再不就是“你这张名片真老土!”这些脱口而出的话语里包含批评,虽然我们是无心去批评指责,只是想打一个圆场有一个开场白,而在客户听起来,感觉就不太舒服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谁愿意受人批评?销售人员每天都与人打交道,赞美性话语应多说,但也要注意适量,否则,会让人有种虚伪造作、缺乏真诚之感。 (2)杜绝主观性的议题。在商言商,与你推销没有什么关系的话题,你最好不要参与去议论,比如政治、宗教等涉及主观意识,无论你说的是对是错,这对于你的推销都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弄不好反而触了大忌。 一些新人涉及这个行业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难免缺乏主控客户话题的能力,往往是跟随客户一起去议论一些主观性的议题,最后便产生意见分歧。有的尽管在某些问题上争得面红脖子粗,而取得“占上风”的优势,但争完之后,一笔业务就这么告吹,想想对这种主观性的议题争论,有何意义? 然而,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在处理这类主观性的议题中,起先会随着客户的观点,一起展开一些议论,但争论中适时将话题引向推销的产品上来。总之,与销售无关的东西,应全部放下,特别是主观性的议题,作为销售人员应尽量杜绝,最好是做到避口不谈,对你的销售会有好处的。 (3)少用专业性术语。 李先生从事寿险时间不足两个月,一上阵,就一股脑地向客户炫耀自己是保险业的专家,电话中一大堆专业术语塞向客户,客户听了都感到压力很大。当与客户见面后,李先生又是接二连三地大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什么“豁免保费”“费率”“债权”“债权受益人”等一大堆专业术语让客户头脑发胀如坠入五里雾中,似乎在黑暗里摸索,对方反感心态由此产生,拒绝是顺理成章的了。李先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销售的商机。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觉,销售人员满口都是专业术语,让人怎么能接受?顾客既然听不懂,还谈何购买产品呢?如果你能把这些术语用简单的话语来进行转换,让人听后明明白白,才能有效达到沟通目的,产品销售也才会没有阻碍。 (4)不说夸大不实之词。不要夸大产品的功能!客户在日后享用产品时,终究会清楚你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不能因为要达到一时的销售业绩,你就夸大产品的功能和价值,这势必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纠纷产生,后果将不堪设想。 任何一个产品,都存在着好的一面,以及不足的一面,作为销售人员理应站在客观的角度,清晰地与客户分析产品的优与劣,帮助客户“货比三家”,唯有知已知彼、熟知市场状况,才能让客户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产品。提醒销售人员,任何的欺骗和夸大其辞的谎言是销售的天敌,它会致使你的事业无法长久。 (5)禁用攻击性话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同行业的销售人员用带有攻击性色彩的话语攻击竞争对手,甚至有的人把对方说得一钱不值,致使整个行业形象在人心目中很不理想。 我们多数的销售人员在说出这些攻击性话题时,缺乏理性思考,却不知,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的攻击词句都会造成准客户的反感,因为你说的时候是站在某一个角度看问题,不见得每一个人都与你站在同一个角度。你表现得太过于主观,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你的销售也只能是有害无益。这种不讲商业道德的行为,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加强,绝不可能会大行其道的。 (6)避谈隐私问题。与客户打交道,主要是要把握对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张口就大谈特谈隐私问题,这也是我们销售人员常犯的一个错误。 有些销售人员会说,我谈的都是自己的隐私问题,这有什么关系?就算你只谈自己的隐私问题,不去谈论别人,试问你推心置腹地把你的婚姻、性生活、财务等情况和盘托出,能对你的销售产生实质性的进展?也许你还会说,我们与客户不谈这些,直插主题谈业务难以开展,谈谈无妨。其实,这种“八卦式”的谈论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不说,更浪费了你的推销商机。 (7)少问质疑性话题。销售过程中,你很担心准客户听不懂你所说的一切,而不断地以担心对方不理解你的意思质疑对方。“你懂吗?”“你知道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了解吗?”似乎用一种长者或老师的口吻质疑这些让人反感的话题。众所周知,从销售心理学来讲,销售人员一直质疑客户的理解力,客户会产生不满,这种方式往往让客户感觉得不到起码的尊重,逆反心理也会随之产生,可以说是销售中的一大忌。 如果你实在担心准客户在你很详细的讲解中还不太明白,你......
- 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首先成就自己:绽放最美的自己
- 1. 销售工作并非矮人一等
- 2. 把自己看做商品
- 3. 塑造打动人心的第一印象
- 4. 目标决定高度
- 5. 做真实的自我
- 6. 自我肯定,让自己高大起来
- 7. 展示你灵活聪慧的应变力
- 8. 拥有让自己光芒四射的才华
- 9. 要成交生意,先建立友情
- 10. 诚信让你的推销之路走得更远
- 11. 失败不过是离成功更近一步
- 第二章 心态决定一切:销售精英要懂心理学
- 1.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 2. 自信是推销自己的法宝
- 3. 忍让与业绩成正比
- 4. 用“好脾气”创造好业绩
- 5. 练就时刻都能保持微笑的豁达
- 6. 鼓起勇气,战胜怯场
- 7. 拒绝悲观,坚持到底
- 8. 要执著,不要轻言放弃
- 9. 积极应对“销售低潮”
- 10. 失败时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 第三章 找到打开客户“心门”的钥匙: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 1. 洞悉客户心理
- 2. 切中客户追求的自我重要感
- 3. 顾客对销售人员的警戒心理
- 4. 每位消费者心中都有一个价格
- 5. 人人都想享有“贵宾”待遇
- 6. 客户都有怕被骗的心理
- 7. 客户的“从众”心理
- 8. 顾客们的名牌心理
- 9. 客户都希望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产品
- 10. 积极调动客户的逆反心理
- 11. 客户都有渴望被关怀的需求
- 第四章 客户身体语言背后的心理:从细节上洞察客户的心理变化
- 1. 小动作“出卖”客户大心理
- 2. 读懂客户的手部动作
- 3. 脚部动作泄露出的小秘密
- 4. 坐姿中蕴藏的玄机
- 5. 读懂客户的几种笑语
- 6. 眼睛泄露客户内心的秘密
- 7. 了解对方的眉语
- 8. 从空间距离测量客户的心理距离
- 9. 从吃方面了解客户的个性
- 10. 从喝酒把握客户的心理
- 11. 从吸烟看客户的性格特征
- 第五章 打动客户心理的销售口才:为高效成交打下良好基础
- 1. 用口才展现你的文化修养
- 2. 设计新颖独特的开场白
- 3. 准确把握直言与婉言
- 4. 销售人员绝对不该说的9类语言
- 5. 少说“我”,多说“我们”
- 6. 声东击西,先说产品再说价格
- 7. 多让顾客说肯定的话
- 8. 用有效话题打破冷场
- 9. 不做滔滔不绝的“独白者”
- 第六章 寻找客户的心理突破点:看透不同类型客户的心理弱点
- 1. 专断型客户心理:你要做的是服从
- 2. 随和型客户心理:我需要你的感动
- 3. 爱慕虚荣型客户心理:你足够尊重和重视我么
- 4. 精明型客户心理:我能否得到实在的优惠呢
- 5. 外向型客户心理:喜欢就买,求你不要啰嗦
- 6. 炫耀型客户心理:学会对他们赞美吧
- 7. 内敛型客户心理:我能否真切体会到你的真诚
- 8. 犹豫不决型客户心理:他真的需要你的建议
- 9. 标新立异型客户心理:我需要的就是个性
- 10. 墨守成规型客户心理:我得弄明白到底有何用途
- 11. 分析型客户心理:直到我挑不出毛病为止
- 第七章 销售其实是一场心理博弈:销售中常用的心理学“诡计”
- 1. 适当制造压力,给客户一些“被威胁”的紧迫感
- 2. 把顾客的拒绝当作是一种享受
- 3. 用微笑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 4. 稳中求胜,让客户变主动
- 5. 讨价还价的策略
- 6. 多利用惯性思维引导客户
- 7. 让客户满意自己的购买行为
- 8. 激发客户的兴趣
- 9. 让客户的借口说不出口
- 10. 注意倾听,恰当把握客户的购买需求
- 11. 积极创造让客户无法抗拒的强大气势
- 第八章 在心理上控制客户:销售人员必知的心理学效应
- 1. 焦点效应:把客户的姓名记在心中
- 2. 折中效应:拒绝贪婪,细水才会长流
- 3. 情感效应:用真心来融化客户心中的坚冰
- 4. 互惠効应:先付出一点让客户产生亏欠感
- 5. 权威效应:让客户对你信赖有加
- 6. 稀缺效应:直击客户担心错过的心理
- 7. 老虎钳效应:你再加点生意就成交
- 8. 蚕食效应:一点一点促进生意的成交
- 9. 人性效应:比商品更重要的是人性
- 10. 退让效应:让客户感到内心难安的让步
- 11. 创新效应:逆向思维更能吸引客户
- 第九章 金牌销售员的攻心秘笈:拉近与客户的心理距离才能赢得客户
- 1. 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 2. 用人情留住老客户的心
- 3. 学会倾听,受益无穷
- 4. 真诚地赞美你的客户
- 5. 成功消除客户的疑虑
- 6. 学会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
- 7. 即使客户无理,也不能失礼
- 8. 积极回应并解决客户的抱怨
- 9.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客户的投诉
- 10. 体验会让客户早作决定
- 11. 用心传递价值,让客户没有后顾之忧
- 附录: 销售精英不可不知的10条销售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