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2024年第1期)_《销售与市场》编辑部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销售与市场》编辑部

内容节选

山海千帆盒马全面转型硬折扣,有点太轻率 文|冯华魁 做硬折扣,不能光靠嘴硬! 最近,看到一个创业者写文章,说因为盒马转型做硬折扣超市,自己品牌在盒马货架上的上万库存让尽快拉走,而这根最后的稻草,几乎要压垮这个新消费创业品牌。 我才发现,盒马声称要转型硬折扣零售商,可能很多公司的命运因此被改变或被催着更快地改变。 既然盒马转型硬折扣的声量这么大,我决定去逛一逛,看看它到底要如何转型。 逛完之后,想到盒马的转型决心,2024年春节之前完成全国350多家门店的调整,我有点担心,这个转型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盒马CEO侯毅2022年年底在国外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国外许多大型超市都是折扣店,奥乐齐、开市客、山姆等,在2023年的环境下还取得了不错的增长,而国内线下零售永辉、家乐福、步步高等却是负增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似乎做折扣店、做自有品牌是大势所趋。 不同于临期食品的折扣,硬折扣是零售商直接在工厂做自有品牌定制,提高供应链效率,砍掉中间环节,给消费者省钱,还能把控好品质。但这个硬折扣概念禁不住推敲,因为售价是零售商自己定的,没品牌商什么事儿了,也不存在全国统一指导价,谈何折扣?但这是行业概念问题,暂且不谈。 另外,2023年线下消费疲软,又赶上阿里拆分,盒马被要求独立运营,IPO又未能如愿,积累这么多国内外因素、行业因素、自身因素,盒马急需一场改革拉起一面大旗,重新找到新增长路径。 硬折扣这条路线被侯毅认为是唯一的出路,为了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盒马要把现在的五六千个SKU(最小存量单位)去掉3000个,再引入一大批,整体控制在三四千个SKU,所以开头提到的走品质路线的新消费品牌被清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了尽快清理存货,盒马还开始了一场价格大调整:普遍下调门店里的商品价格,说是会下降20%,店铺内的货架上贴满了“天天低价、件件爆款”的标志。 那么,真实调整情况怎么样呢? 线上线下不同价 据消费者反馈,如果晚上8点以后,可能真的有不少生鲜品会降价处理,但我去的时候是下午5点多,并未看到大规模的低价商品,而且我对比了部分商品价格之后,非但没有低价,反而更高。 以蒙牛特仑苏纯牛奶为例,250毫升,12盒装,盒马线下专享价是43.9元。 但我用京东到家就地搜索,附近京客隆的价格是42.9元,若购买2箱,更是低到39.9元,而且是送到家。 而盒马要是送到家的话,是49.9元一箱。 再对比伊利金典纯牛奶,250毫升,12盒一箱,盒马定价仍然是43.9元。而附近的首航超市则是36.3元。若是盒马送货到家,则是49.9元。 要知道,盒马可是大型超市,京客隆和首航只是便利店,便利店要比超市价格更高,这是行规,但是现在号称要做硬折扣的盒马,比便利店还贵,这还是“双11”期间,盒马下调了20%的价格之后,还比别的门店贵这么多,做硬折扣这是光靠嘴硬吗? 另外,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了一个现象,盒马线上的价格竟然维持原价,比线下门店还要贵,对于这个现象,侯毅说这是他们首创的线上线下不同价。 若不是有侯毅朋友圈截图,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他本人能说出来的话,看完之后就觉得莫名其妙,且不说“线上线下不同价”这种事还需要“首创”的提法很奇怪,就说线上线下不同价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线上有配送成本,这个理由是哄小孩的吗?难道线下没有租金?成本不是更高? 就算线上有配送成本,那你收配送费不就行了?就跟美团和京东到家的即时零售一样,还可以满多少钱免运费,现在把线上的价格提高了算怎么回事?消费者对比价格的时候发现盒马更高,难道不是很不利于培养消费者的低价心智吗?还做什么硬折扣啊? 侯毅想让消费者进店,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吸引消费者进店的方式有很多,通过把自己APP价格做高的方式,有点匪夷所思,难道消费者在线上非你不可? 何况,盒马一直宣称线上订单占比高达2/3,是新零售的典范,如今为了转型硬折扣,竟然活生生地把自己的线上业务破坏掉,这种自断臂膀的做法,是不是太草率了? 当初为了让用户下载和使用APP,盒马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说放弃就放弃,消费者还留这个APP干吗?就只为了结账时用一下? 盒马连会员都不想要了? 更加草率的是,盒马为了转型硬折扣,连会员都不想要了,很多用户反馈说,当初在前台被推荐续费会员,给了很多礼物,现在一去门店发现,会员价还不如门店里的价格,会员权益更是寥寥无几,很多用户被气得不行,想退又退不掉。 会员是比APP用户更珍贵的用户啊,是消费者花了真金白银买了你的服务,说放弃就放弃? 再说了,做会员和做硬折扣并不冲突,山姆、开市客都是会员制,而且它们的利润之源主要是会员费,而不是差价,为什么盒马转型硬折扣就不顾及会员了? 侯毅到底有没有搞清楚硬折扣的本质呢?当然,这样说有点不太对,人家是大型新零售公司的CEO,怎么可能不懂硬折扣,可能他们有更深入的战略布局和节奏安排,......

  1. 信息
  2. 本期文章
  3. 新年寄语
  4.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等
  5. 农夫山泉:以内容为战略,以人心作战场
  6. 跨越山海·新篇章——“和美五粮”第二十届中国营销盛典暨中国企业营销创新奖颁奖典礼
  7. 嘉宾演讲撷萃·总论坛
  8. 嘉宾演讲撷萃·供应链变革分论坛
  9. 嘉宾演讲撷萃·新消费时代分论坛
  10. 获奖名单
  11. 从诚信的底线到向上的曲线
  12. 科技要素传播:国货品牌的危与机
  13. 硬折扣大戏,锣鼓喧天中
  14. 所有零售业态都值得用折扣形式重做一遍
  15. 中国实体零售折扣化改造浪潮开启
  16. 谁来战胜山姆?—本土硬折扣的发展策略
  17. 硬折扣与经销商进化
  18. 量贩零食变天的后续猜想
  19. 硬折扣VS社区团购,谁会走得更远?
  20. 硬折扣与软折扣零售之你问我答
  21. 硬折扣在中国的实践—以比宜德为例
  22. 盒马全面转型硬折扣,有点太轻率
  23. 盒马全面转型硬折扣,有点太轻率
  24. 入局到店和到家,快手谨慎抢蛋糕
  25. 小米和小鹏必有一战
  26. 奔驰转型:“汽车发明者”的自我革命
  27. 8000多家门店估值仅40多亿元,沪上阿姨为何同市不同命?
  28. 元气森林还能再红10年吗?
  29. 超越苹果的小天才电话手表,靠什么拿下千万家庭?
  30. 一个24年老品牌的定位重塑升级之路
  31. 3年GMV10亿元,叮叮懒人菜如何高效起盘?
  32. 华为生态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33. LV也来争做“显眼包”
  34. 潘通发布2024年度流行色
  35. 军大衣、花棉袄成为“御寒顶流”
  36. 天降流量,霸王茶姬火了
  37. 打造史诗级海陆奇观!《地球脉动Ⅲ》震撼来袭
  38. 喜茶被约谈
  39. 五月天陷入假唱风波
  40. 东方甄选因小作文起内讧
  41. “妈见打”涉黄手办泛滥
  42. 淘宝取消“双12”活动,电商“造节潮”消退
  43. 好模式是打磨出来的
  44. 流量IP的孵化运营之道
  45. 在市场顺周期与逆周期时,分别如何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