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_张萌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萌

内容节选

第一节有多少种朋友,你就有多少种可能 先来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思颖,现在也是我的青创合伙人。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思颖刚刚接触高情商课程,正处于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阶段。一次她在微信上跟我说:“萌姐,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通过这一句话,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很会沟通的姑娘。为什么?因为她的开场白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而不是“我有一些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第一句话的潜台词是:如果我表达得不是很到位,那可能只是我表达的问题,而不是我要表达的内容有问题。你只要再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把问题说得更加清晰、明了。而第二种开场白的潜台词是:我要说的这些话我自己也不太确定到底是不是个好问题,它到底有没有价值。第二种是“授人以柄”的开场白,要不要开启这段对话,主动权完全交到了对方手里。如果对方此时不想谈这个话题,或者不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对方很有可能会按下终止键。思颖的开场白不仅让对方没有封杀的机会,无形当中还为自己多争取了一次修正的机会。这个沟通技巧的巧妙运用,让她为自己争取了不少印象分。 我跟她说:“别担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萌姐就是解决问题的,不会害怕问题。”果然,思颖接下来的讲述真的给我带来了惊喜,她说:“萌姐,我发现不管怎么说,拓展自己的社交资源,其实就是在交朋友。而且我并不觉得跟别人交朋友有多难,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会交朋友的人。可是我只有在面对自己想要认识的人的时候才会觉得轻松自在,而与那些我没什么感觉的人交朋友,就会觉得很别扭。所以我的问题就是,我只想跟自己喜欢的人交朋友,对于其他人我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跟他们交朋友。我这样做、这样想是不是有问题?我也知道可能会有问题,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或者说我想要改变自己这种想法的话,我应该怎么做呢?” “这真的是一个好问题,我应该向你表示感谢。”当思颖说完以后,我这么跟她说。 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既然这是个好问题,那就必须认真对待。要想好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两个事实。第一个就是,不管你是否注意到,也不管你是否把它当成问题,这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跟个体差异无关。第二个就是,这是由人的心理特征决定的,无关其他。遇上这样的情况既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也没有必要刻意隐瞒或者死磕硬扛,而要正视它,接受它,然后才能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认识到这两个事实之后,我们再来看大多数人的两种典型的做法。第一种,觉得这样就挺好。遇上跟自己同一类的人,跟他们相处比较舒适,那就跟他们交朋友好了。至于那些跟自己明显不是同一类的人,既然跟他们在一起感觉很尴尬,还没什么好聊的,那就不接近他们,或者干脆跟他们划清界限。那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你的人脉圈会越来越像你自己,你们兴趣爱好相同,生活习惯相同,就连做事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很多事情你不用问就能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看法。这样确实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但是要想得到不同的意见,听到不同的声音可真是太难了。生活在这样的社交环境中,不仅不会碰撞出好的创意,而且时间久了还会感到孤单;虽然是一大群人在一起,但是这些人就像是复制粘贴版的自己。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有种诡异的感觉?这种顺应本能的做法其实还挺可怕的。 那么另外一种做法呢?一心想让自己走出心理舒适区,敢于跟自己的本能死磕硬扛,看起来对自己非常狠,但是这么做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其实早在很多年之前就有人给出了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西奥多·纽科姆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大学附近租了一幢公寓,然后把不同类型的人放在同一间屋子里住。当然在这之前他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他们的性格、爱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跟学生们说只有服从他的安排才能免费入住。一个学期以后,这些住在同一间屋子里的不同类型的学生不仅没有成为朋友,反倒反目成仇了。与此同时,他还在另外的一些房间里安排了一些明显就是同一类人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之后都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出现这样的结果大家应该不会感到意外,因为我们都有跟不同类型和同类型的人相处过的经历。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顺其自然不行,跟它死磕更不行,那怎样才行呢?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人之所以不愿意跟不像自己的人交朋友,并不是不知道跟互补的人交朋友的好处,而是担心跟他们交朋友会受到伤害或遭到拒绝。在得到足以消除被伤害或者被拒绝风险的保证之后,我们都更加倾向于去结交跟自己不同的人,从而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生活和思想。以前之所以拒绝,是因为我们对那些不像自己的人的生活和思想知之甚少,不知道跟他们接触之后会面临什么。同样的,对方在接触到跟他们不一样的我们时,心中也会有同样的顾虑。身处这种场景下的人就会被“黑暗丛林法则”支配,在无法判断对方意图时都会本能地提防甚至主动出击。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交朋友呢......

  1. 信息
  2. 前言
  3. 第一章 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者的关系跃迁术
  4. 第一节 “受欢迎”还是“被需要”,关键看价值
  5. 第二节 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
  6. 第三节 “我需要帮忙”或“给你一个机会”
  7. 第四节 先讲价值,因为“必有重谢”真的很低端
  8. 第五节 被不被需要,千万别一厢情愿
  9. 第二章 怎么培养成为“红人”的品牌管理能力
  10. 第一节 过硬的品牌来自过硬的本领
  11. 第二节 主角光环就是能成事的感觉
  12. 第三节 讲一个配得起自己的品牌故事
  13. 第四节 好品牌就是有“眼缘儿”
  14. 第五节 送你一张靠谱的数字名片
  15. 第三章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值钱”
  16. 第一节 你的一无所有,只是视角问题
  17. 第二节 跟大咖亲密接触的底气
  18. 第三节 用线绳的觉悟换取珍珠的身价
  19. 第四节 摆脱路人甲困境只需要5步
  20. 第五节 所谓人脉焦虑,不过是种假象
  21. 第四章 跟圈外人交朋友,高情商者的圈层融合法
  22. 第一节 有多少种朋友,你就有多少种可能
  23. 第二节 六度分隔,帮你拆掉圈层的壁垒
  24. 第三节 把认识一个人变成得到一个世界
  25. 第四节 永远不要想着跟所有人交朋友
  26. 第五节 守住边界感,关系处到刚刚好
  27. 第五章 如何有效平衡解决社交和精进
  28. 第一节 我为什么不主张你去死磕
  29. 第二节 避免生活被社交拖垮的算法
  30. 第三节 怎么在关键时刻找到对的人
  31. 第四节 让“变现”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
  32. 第五节 试错是个大成本,越低越好
  33. 第六章 直击痛点,只有高情商者才能解决的6个社交难题
  34. 第一节 没有不能拒绝的事,只有不懂拒绝的人
  35. 第二节 别让安慰变成捅刀子
  36. 第三节 帮忙帮出仇人是怎么回事
  37. 第四节 真的高情商就是敢明目张胆地恭维别人
  38. 第五节 越“骂”越亲近才是真的高手
  39. 第六节 不是谁的“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
  40. 第七章 让闲聊更有价值
  41. 第一节 沟通之前先来点开胃“闲聊”
  42. 第二节 聊得开心,就必须你来我往
  43. 第三节 两幅地图,保证闲聊不翻车
  44. 第四节 聊得来还不够,一起奋斗才有效
  45. 第五节 沟通错题本,复盘让沟通持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