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BE卓越运营:战略蓝图的高效兑现之道_胡荣丰;杜晴川;张美军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胡荣丰;杜晴川;张美军

内容节选

第3章战略解码工具和实操:BSC和BEM 《论语·魏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略解码对于企业战略落地是极其重要的,它的整个流程和内容也是相当复杂的。如果没有一套方法论和工具作为依托,战略解码工作本身就足以令相关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困扰,更遑论中间涉及的深度思考和具体操作。 在华为的实践或SDBE领先模型中,战略解码有丰富的工具箱,其核心是BEM(Business Execution Model,业务执行力模型)和BSC(Balanced ScoreCard,平衡计分卡),它们可以非常好地指引实践。 3.1 战略解码的主流方法和工具 战略解码的核心是站在执行的视角解读战略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管理界形成多种战略解码方法,所有这些方法本质相同,其实质都是基于“目标、指标、行动”三个要素的变种呈现。 我们只有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主流方法,才能具备战略定力,不被各种新潮名词忽悠,最后才能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偏好做出选择。 3.1.1 平衡计分卡:保证企业均衡发展的思想武器 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等教授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和考核的工具,它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平衡计分卡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其广泛应用于商业、企业、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中。通过多年实践,平衡计分卡发展成了一个战略管理工具,帮助企业将战略落实到可操作措施、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 平衡计分卡以战略目标为核心,通过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来实施策略管理。它被频繁地用作绩效考核工具,即把四个层面分别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描述。四个层面的指标通过因果关系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平衡计分卡,充分地把企业的长期战略与企业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层层解码,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 在平衡计分卡推广前,欧美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来评价管理人员。然而随着企业全球化竞争步伐加快,各级管理者越来越发现:即便是最棒的财务体系也无法反映企业绩效的动态,他们开始思考传统的财务性在考评方面的局限性。 第一发展阶段: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时期是平衡计分卡体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1990年开始,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P. 诺顿(David P. Norton),在总结十几家绩效管理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向全世界开始推广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平衡计分卡在该阶段的显著研究特征就是“如何突破单一的财务指标考核”。提出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互为关联的层面来设计考核指标,以综合评定企业的绩效水平。 第二发展阶段: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 该阶段平衡计分卡体系显著的研究特征是:不仅仅关注多层面的考核,更强调运用战略地图来规划战略。这个时期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构成文件主要是“图、卡、表”——“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战略行动计划表”。“战略地图”是对企业进行战略逻辑描述的一个可视化工具;“平衡计分卡”则是对“战略地图”进一步深入解释的表格,它包括战略目标与主题、核心衡量指标、战略指标值(3~5年)、战略行动计划所构成;而“战略行动计划表”则是对“平衡计分卡”中罗列出的一个个战略行动计划(名称)的细化演绎,它将那些“务虚的战略”落实为一步一步可操作的、可监控的、具有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归属、资源安排的工作任务。 第三发展阶段: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战略中心组织 第三代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显著特征是引入战略中心组织的概念与操作,在这一阶段罗伯特·卡普兰与戴维·P. 诺顿认为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与战略规划相比,如何有效地执行战略更显得重要。而执行战略需要企业建立起以战略为中心的流程、制度、组织架构与文化导向,在这个阶段的平衡计分卡体系中,在第二代中的图、卡、表基础上,还包含了全新的战略管控流程、制度设计,战略管理部职能的改造等诸多内容。 平衡计分卡最重要的特点是要和企业的战略、远景结合,并反映了平衡的思想,强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间的平衡、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间的平衡,也强调结果的驱动因素。平衡计分卡分析哪些是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要素以及评价这些关键成功要素的项目,并不断检查审核这一过程,以把握绩效评价,促使企业完成目标。 3.1.2 KPI体系:量化和监控战略目标的管理工具 KPI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做出比较的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成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

  1. 信息
  2. 内容简介
  3. 推荐序
  4. 前言
  5. 第1章 战略和经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6. 第2章 战略解码:将战略分解为经营计划
  7. 第3章 战略解码工具和实操:BSC和BEM
  8. 第4章 组织绩效:经营兑现和能力建设的利器
  9. 第5章 TOPN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管理
  10. 第6章 项目运作:能力原子化的资源高效配置
  11. 第7章 流程:汇聚最佳实践,打造高效运营底盘
  12. 第8章 质量:持续改进,零缺陷的高质量运营
  13. 第9章 三大机制:建构战略执行与运营监管机制
  14. 第10章 卓越运营:运营框架及组织保障
  15. 后记
  1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