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全传:更翔实、更精彩、更丰富的马云传记_张燕 编著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燕 编著

内容节选

迎战“非典”,将危机变成业绩 2003年4月的某一天,马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气定神闲,而是不停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到底要不要去参加广交会呢?”马云低声问自己。 犹豫了许久,马云意识到,这件事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便立刻召集阿里巴巴的高管们开会。 一开始,马云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都知道,这次的广交会很快就要开始了。由于今年广州情况特殊,所以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还去不去参展。” 此语一出,在座的所有高管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经过短暂的沉默,有人说话了:“广交会是广州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行的贸易会,可以说是一场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盛会。与其他贸易会相比,广交会历史长、规模大、效果好,我们不能错过。” 另一个人反对说:“没错,广交会是宣传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客户的绝佳机会。但是,现在广州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那可是SARS病毒的疫区和重灾区。” 很快,大家的立场就鲜明地展现了出来。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在企业使命感与员工人身安全问题上争论不休,反复讨论了几个小时。 最终,大家一致将目光投向了马云。 马云总结道:“今年的广州不比往常,但为客户参展是我们阿里巴巴的义务。这次,一定要去!” 看到马云拍板,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很快,负责广交会事宜的员工就赶赴广州。会场上除了参展企业和人员骤减外,并没有其他特殊的事情发生。 广交会结束后,阿里巴巴的员工纷纷回到了杭州,马云算是松了口气。这样一来,阿里巴巴的使命感和员工的健康问题就都解决了。 然而,广交会结束没几天,马云就听到了一个消息:当初赴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员工中,有一个名叫宋洁的女孩被确诊为“非典疑似病例”。 马云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说:“这不可能!”当时,整个浙江省只有3例“非典病例”。然而,不管马云相不相信,事实就是如此。 从广州回来后,宋洁就出现了感冒迹象。由于有些工作亟待处理,宋洁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回公司工作。 虽然吃了药,但毫不见效。看到自己高烧不止,宋洁担心这种状态会影响到工作,这才正式就医,结果被诊断为“非典疑似病例”,后又转为“非典临床诊断病例”。 理清了思路后,马云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道歉邮件,将当前公司的状况开诚布公地说了出来。 虽然马云的心情很沉重,虽然他对所有人都感觉很抱歉,但是他相信,当前不是互相埋怨指责的时候,而是应该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所以,在邮件中,马云呼吁阿里巴巴的所有成员在为生病的同事祈祷的同时,一起迎接挑战。 宋洁生病的消息一经公布,整个华星大厦都沸腾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马云和阿里巴巴。面对他们,不是怒目相视,就是唯恐避之不及。 马云当然理解大家的这种心情。在威胁到生命安全的“非典”面前,大家都变得异常紧张。面对带回“非典”的人,他们自然意见很大。 “真是对不起,我们会采取措施的……”马云不停地拜访华星大厦里的其他公司,鞠躬、赔礼道歉、承诺采取措施。即便如此,还是不断地遭人白眼。 对马云而言,受到其他公司的指责并没有什么,让他难过的是,阿里巴巴的员工以及他们的亲人都私下里指责整个管理层,尤其是马云。 “明明知道在广州‘非典’闹得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让员工去?” “那个广交会有多了不起,竟然比人命还重要?” “现在的公司,真是不管员工死活!” 一时间,马云似乎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这样的问题和指责。马云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不应该拍板让员工去广州。 但是,马云又想到,越是在这样困难的时期,阿里巴巴更要为电子商务做出贡献,这样才是对企业负责。 通过这次的事情,马云也认识到,以后阿里巴巴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在维护客户利益的同时,也要想好社会责任。 即使当初为了应对“非典”,阿里巴巴做了非常细致充分的预防工作,但是在疫情面前,再谨慎也不为过。 就在不久前,杭州市茅临生市长还考察了阿里巴巴,肯定了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的重要作用,让大家备受鼓舞。 然而几天后,一切都变了。 5月6日下午4点,马云戴着大口罩,向大家宣布:“我接到了市政府的正式通知,我们整个华星大厦都会被封锁,而我们阿里巴巴的所有人都要接受隔离。” 就在马云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华星科技大厦其他公司的员工早已打包好办公用品,匆匆奔跑,一副乱糟糟的样子,仿佛逃难一般。 阿里巴巴的员工也露出恐慌的神态,但仍旧努力镇定下来,在马云和高管们的指挥下,一部分人快速将办公用品打包,另一部分人则整理通讯录,协助电信公司和阿里巴巴工程部的技术人员安装宽带、调试通信设备,设置好工作所需的必备装置。 在将所有的业务电话分配到各个员工家里后,阿里巴巴的500多名员工无须任何仪式,就成了特殊的“SOHO”一族。 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隔离”不同于“SOHO”。隔离,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员工要和家人一起“囚于”定时消毒的家中,不能外出,三餐也由专门人员配送。 此时,比起阿里巴巴的前途,马云更担心员工的人身......

  1. 信息
  2. 第一章 野蛮生长,从淘气孩子到优秀毕业生
  3. 西子湖畔,马云出生
  4. 让人头疼的打架王
  5. 英语口语是这样练成的
  6. 三次高考,直接改变命运
  7. 不一样的大学时光
  8. 第二章 不安现状,从大学讲师到艰难创业
  9. 不一样的6年教书生涯
  10. 创业的一次拉练:海博翻译社
  11. 一次惊险刺激的美国行
  12. 因祸得福,第一次体验“互联网”
  13. 创业!仅一人支持也不放弃
  14. 第三章 投身商海,为第一次创业南征北战
  15. 从亲朋入手,艰难展开业务
  16. 进京宣传“中国黄页”的苦与乐
  17. 南归,等待的是创业失败
  18. 第一次体验商场的残忍
  19. 再次北上,是开始也是结束
  20. 第四章 再次扬帆,辛苦迎来第一缕曙光
  21. 南归,筹集“闲钱”创业
  22. 阿里巴巴是个好名字
  23. 重金购买阿里巴巴域名
  24. 艰苦创业,月薪500元也快乐
  25. 拒访,踏实做好阿里巴巴
  26. 第五章 激情燃烧,打造不一样的阿里巴巴
  27. “错过”的38次投资
  28. 弃6位数年薪的蔡崇信
  29. 来自高盛的“天使基金”
  30. 6分钟融来2000万美元
  31. 阿里搬家,一个全新的开始
  32. 招揽“搜索器之王”
  33. 第六章 寒冬危机,走出互联网泡沫带来的逆境
  34. 全力以赴的海外扩张
  35. 马云的好时光
  36. 震惊业界的“西湖论剑”
  37. 挽救阿里巴巴的“西湖会议”
  38. “杀”到骨头里的裁员
  39. 三大运动过好冬
  40. 第七章 开拓疆土,打造“两宝”与“一剑”
  41. 迎战“非典”,将危机变成业绩
  42. “秘密小组”打造淘宝
  43. 洗手间里融资8200万美元
  44. “游击战”,应对eBay的“大封杀”
  45. 见偶像,大战中的充电
  46. 撼动大树,战胜易趣eBay
  47. 《天下无贼》与支付宝
  48. 从“独孤九剑”到“六脉神剑”
  49. 第八章 世纪并购,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
  50. 高尔夫球场上的一次笑谈
  51. “闭门会议”达成交易
  52. 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
  53. 开会、谈话,留住雅虎中国的核心
  54. 包子+牛奶,抚慰雅虎人心
  55. 打造雅虎中国新局面
  56. 第九章 上市之后,更要坚持价值观
  57. 阿里软件公司正式成立
  58. 阿里巴巴B2B启动上市程序
  59. 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
  60. 圣诞前夕的高层人员变动
  61. 援助灾区,个人捐助100万元
  62. 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
  63. 支付宝年会变“反省会”
  64. 阿里巴巴爆发“诚信门”危机
  65. 太极哲学与阿里巴巴
  66. 第十章 问题重重,阿里巴巴何去何从
  67. 一个“不完美”但“正确”的决定
  68. “双十一”与淘宝商城改革
  69. 淘宝商城走了,天猫来了
  70. 新派团购平台——聚划算
  71. 聚划算的腐败风波
  72. 第十一章 退而不休,马云进军互联网金融
  73. 马云辞去阿里巴巴CEO一职
  74. 菜鸟网络,物流业的一盘大棋
  75. 余额宝,会赚钱的支付宝
  76. 积极投身公益,影响更多的人
  77. 12亿元入股恒大
  78. 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成功上市
  79. 马云的“新王牌”
  80. 不见不散,办离职员工大会
  81. 第十二章 回归本心,从马总到马老师
  82. 湖畔大学,培养企业家的大学
  83. 重回课堂,马云的乡村教师计划
  84. 新零售元年,线上线下一起发力
  85. 辞职计划,一个关于教师节的约定
  86. 1美元年薪,马云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