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全传:更翔实、更精彩、更丰富的马云传记_张燕 编著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燕 编著
内容节选
迎战“非典”,将危机变成业绩 2003年4月的某一天,马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气定神闲,而是不停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到底要不要去参加广交会呢?”马云低声问自己。 犹豫了许久,马云意识到,这件事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便立刻召集阿里巴巴的高管们开会。 一开始,马云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都知道,这次的广交会很快就要开始了。由于今年广州情况特殊,所以想和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还去不去参展。” 此语一出,在座的所有高管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经过短暂的沉默,有人说话了:“广交会是广州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行的贸易会,可以说是一场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盛会。与其他贸易会相比,广交会历史长、规模大、效果好,我们不能错过。” 另一个人反对说:“没错,广交会是宣传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客户的绝佳机会。但是,现在广州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那可是SARS病毒的疫区和重灾区。” 很快,大家的立场就鲜明地展现了出来。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在企业使命感与员工人身安全问题上争论不休,反复讨论了几个小时。 最终,大家一致将目光投向了马云。 马云总结道:“今年的广州不比往常,但为客户参展是我们阿里巴巴的义务。这次,一定要去!” 看到马云拍板,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很快,负责广交会事宜的员工就赶赴广州。会场上除了参展企业和人员骤减外,并没有其他特殊的事情发生。 广交会结束后,阿里巴巴的员工纷纷回到了杭州,马云算是松了口气。这样一来,阿里巴巴的使命感和员工的健康问题就都解决了。 然而,广交会结束没几天,马云就听到了一个消息:当初赴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员工中,有一个名叫宋洁的女孩被确诊为“非典疑似病例”。 马云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说:“这不可能!”当时,整个浙江省只有3例“非典病例”。然而,不管马云相不相信,事实就是如此。 从广州回来后,宋洁就出现了感冒迹象。由于有些工作亟待处理,宋洁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回公司工作。 虽然吃了药,但毫不见效。看到自己高烧不止,宋洁担心这种状态会影响到工作,这才正式就医,结果被诊断为“非典疑似病例”,后又转为“非典临床诊断病例”。 理清了思路后,马云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道歉邮件,将当前公司的状况开诚布公地说了出来。 虽然马云的心情很沉重,虽然他对所有人都感觉很抱歉,但是他相信,当前不是互相埋怨指责的时候,而是应该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所以,在邮件中,马云呼吁阿里巴巴的所有成员在为生病的同事祈祷的同时,一起迎接挑战。 宋洁生病的消息一经公布,整个华星大厦都沸腾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马云和阿里巴巴。面对他们,不是怒目相视,就是唯恐避之不及。 马云当然理解大家的这种心情。在威胁到生命安全的“非典”面前,大家都变得异常紧张。面对带回“非典”的人,他们自然意见很大。 “真是对不起,我们会采取措施的……”马云不停地拜访华星大厦里的其他公司,鞠躬、赔礼道歉、承诺采取措施。即便如此,还是不断地遭人白眼。 对马云而言,受到其他公司的指责并没有什么,让他难过的是,阿里巴巴的员工以及他们的亲人都私下里指责整个管理层,尤其是马云。 “明明知道在广州‘非典’闹得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让员工去?” “那个广交会有多了不起,竟然比人命还重要?” “现在的公司,真是不管员工死活!” 一时间,马云似乎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这样的问题和指责。马云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不应该拍板让员工去广州。 但是,马云又想到,越是在这样困难的时期,阿里巴巴更要为电子商务做出贡献,这样才是对企业负责。 通过这次的事情,马云也认识到,以后阿里巴巴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在维护客户利益的同时,也要想好社会责任。 即使当初为了应对“非典”,阿里巴巴做了非常细致充分的预防工作,但是在疫情面前,再谨慎也不为过。 就在不久前,杭州市茅临生市长还考察了阿里巴巴,肯定了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的重要作用,让大家备受鼓舞。 然而几天后,一切都变了。 5月6日下午4点,马云戴着大口罩,向大家宣布:“我接到了市政府的正式通知,我们整个华星大厦都会被封锁,而我们阿里巴巴的所有人都要接受隔离。” 就在马云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华星科技大厦其他公司的员工早已打包好办公用品,匆匆奔跑,一副乱糟糟的样子,仿佛逃难一般。 阿里巴巴的员工也露出恐慌的神态,但仍旧努力镇定下来,在马云和高管们的指挥下,一部分人快速将办公用品打包,另一部分人则整理通讯录,协助电信公司和阿里巴巴工程部的技术人员安装宽带、调试通信设备,设置好工作所需的必备装置。 在将所有的业务电话分配到各个员工家里后,阿里巴巴的500多名员工无须任何仪式,就成了特殊的“SOHO”一族。 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隔离”不同于“SOHO”。隔离,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员工要和家人一起“囚于”定时消毒的家中,不能外出,三餐也由专门人员配送。 此时,比起阿里巴巴的前途,马云更担心员工的人身......
- 信息
- 序
- 第一章 野蛮生长,从淘气孩子到优秀毕业生
- 西子湖畔,马云出生
- 让人头疼的打架王
- 英语口语是这样练成的
- 三次高考,直接改变命运
- 不一样的大学时光
- 第二章 不安现状,从大学讲师到艰难创业
- 不一样的6年教书生涯
- 创业的一次拉练:海博翻译社
- 一次惊险刺激的美国行
- 因祸得福,第一次体验“互联网”
- 创业!仅一人支持也不放弃
- 第三章 投身商海,为第一次创业南征北战
- 从亲朋入手,艰难展开业务
- 进京宣传“中国黄页”的苦与乐
- 南归,等待的是创业失败
- 第一次体验商场的残忍
- 再次北上,是开始也是结束
- 第四章 再次扬帆,辛苦迎来第一缕曙光
- 南归,筹集“闲钱”创业
- 阿里巴巴是个好名字
- 重金购买阿里巴巴域名
- 艰苦创业,月薪500元也快乐
- 拒访,踏实做好阿里巴巴
- 第五章 激情燃烧,打造不一样的阿里巴巴
- “错过”的38次投资
- 弃6位数年薪的蔡崇信
- 来自高盛的“天使基金”
- 6分钟融来2000万美元
- 阿里搬家,一个全新的开始
- 招揽“搜索器之王”
- 第六章 寒冬危机,走出互联网泡沫带来的逆境
- 全力以赴的海外扩张
- 马云的好时光
- 震惊业界的“西湖论剑”
- 挽救阿里巴巴的“西湖会议”
- “杀”到骨头里的裁员
- 三大运动过好冬
- 第七章 开拓疆土,打造“两宝”与“一剑”
- 迎战“非典”,将危机变成业绩
- “秘密小组”打造淘宝
- 洗手间里融资8200万美元
- “游击战”,应对eBay的“大封杀”
- 见偶像,大战中的充电
- 撼动大树,战胜易趣eBay
- 《天下无贼》与支付宝
- 从“独孤九剑”到“六脉神剑”
- 第八章 世纪并购,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
- 高尔夫球场上的一次笑谈
- “闭门会议”达成交易
- 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
- 开会、谈话,留住雅虎中国的核心
- 包子+牛奶,抚慰雅虎人心
- 打造雅虎中国新局面
- 第九章 上市之后,更要坚持价值观
- 阿里软件公司正式成立
- 阿里巴巴B2B启动上市程序
- 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
- 圣诞前夕的高层人员变动
- 援助灾区,个人捐助100万元
- 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
- 支付宝年会变“反省会”
- 阿里巴巴爆发“诚信门”危机
- 太极哲学与阿里巴巴
- 第十章 问题重重,阿里巴巴何去何从
- 一个“不完美”但“正确”的决定
- “双十一”与淘宝商城改革
- 淘宝商城走了,天猫来了
- 新派团购平台——聚划算
- 聚划算的腐败风波
- 第十一章 退而不休,马云进军互联网金融
- 马云辞去阿里巴巴CEO一职
- 菜鸟网络,物流业的一盘大棋
- 余额宝,会赚钱的支付宝
- 积极投身公益,影响更多的人
- 12亿元入股恒大
- 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成功上市
- 马云的“新王牌”
- 不见不散,办离职员工大会
- 第十二章 回归本心,从马总到马老师
- 湖畔大学,培养企业家的大学
- 重回课堂,马云的乡村教师计划
- 新零售元年,线上线下一起发力
- 辞职计划,一个关于教师节的约定
- 1美元年薪,马云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