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为心理学_雷雳 等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雷雳 等
内容节选
第8节网上做善事,患难见真情 ——网上亲社会行为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所感动,从扶老携幼、义务献血,到见义勇为、救助身处灾难中的人们,甚至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发现网上也存在很多这样的善意行为:在各种平台上回答自己擅长的问题、主动发布一些攻略或为网友提供帮助、通过网络救助弱势群体,甚至帮助执法部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这些网络用户的常见行为都可以被视为网上亲社会行为,即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这一概念包括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源自利他动机的助人行为和能够促进网络社会积极发展的其他行为。 在网络技术尚未普及、大多数人还是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时代,人类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帮助他人、彼此分享、共同合作、情感安慰、捐款捐物、同情关心、互助互利等。但在以符号为主要交流载体的网络环境中,网上亲社会行为有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提供免费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技术和方法指导、以虚拟资源支援他人、共享在线资源、在线表达支持或情感安慰、发起或积极转发社会救助信息,以及开展网络志愿服务等。从实际情况来看,网上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及其产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网络社会中,而与现实生活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网上亲社会行为不仅能对网络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优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社会道德、增进网络用户的社会信任和维护网络人际关系等,还能够降低和抨击欺骗、攻击等消极网络行为。 一、网上亲社会行为的特点 网络时代的在线求助行为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随之发生的亲社会行为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第一,广泛性。网络社会中的亲社会行为比现实生活中的出现频率更高。网络的匿名性特点有助于保护求助者和助人者,求助者可以选择多个平台进行自我信息表露,以更好地获得他人的注意与同情,这也有利于他人更有针对性地施助。此外,网络环境极大程度地扩展了人际交流的时空范围,这一趋势让参与网络交互的群体表现出跨越社会地位、收入、身份、种族差异的特点,这决定了参与网上亲社会行为的个体也具有了跨地域、跨民族的广泛性。 第二,及时性。在网络中,求助信息从发出去到得到反馈的时间被大大缩短。非虚拟世界中,求助信息通常受到时空条件和信息传播途径等因素的限制,但网络交流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和超越时空等特征,可以让求助信息以图文或音视频的方式快速被世界各地的人看到,助人者便可及时做出反应。 第三,开放性。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网上亲社会行为的整个发生过程都可以被记录下来,从而被其他人看到,这为求助者和助人者都提供了方便。 第四,非物质性。网络环境中人们的交流主要通过信息传递来实现,网上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也是如此,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传递的不完全是物质,更多是信息。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即时性特征大大降低了网上亲社会行为的成本。 二、网上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原因 网络中的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较高,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和动物所有的行为最初动力和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亲社会行为也不例外。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可以提高人类种族生存概率、促进人类基因延续下去。 其次,从情绪角度来看,“共情—利他假设”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源泉。“共情”指的是“与某人同感”或“把某人的感受当作自己的感受来体验”,出于共情的亲社会行为特别强调助人者的情绪过程,可以理解为助人者由于同情他人的痛苦而帮助对方。“消极状态缓解假设”认为,助人者选择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是想要通过助人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有研究发现,当个体感觉内疚或羞愧时,更容易觉察他人的求助信息,也更愿意做出助人行为。此外,在灾难发生时,很多人通过网络看到遭难者的痛苦会产生替代性创伤,而网络捐助行为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感受。“移情式快乐假说”认为,助人者可以通过提供帮助让自己感受到积极情绪——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行为可以让助人者感知他们对救助对象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某人目标的积极感觉使他们愿意提供帮助。 再次,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都可以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亲社会行为也不例外。根据这一理论,人们会权衡亲社会行为的潜在收益和成本,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选择继续这种行为。行为的成本不仅包括金钱或物质,还包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而收益也涵盖了乐趣、友谊、陪伴、服务、信息和社会地位等。网上亲社会行为的回报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减轻助人者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他人的赞许、增强助人者的自信和自尊等。 最后,社会规则、规范和期望也会影响网上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例如互惠规范,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因此,当他人处于困境时,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帮助他们。这种机制促使人们产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信息
- 前言
- 网络与个人
- 第1节 网络的虚拟,有什么新奇
- 第2节 网上找自己,现实有距离
- 第3节 人格自画像,网络中亮相
- 第4节 内心男或女,网络中寻觅
- 第5节 网络热词飞,那是因为谁
- 网络与人际
- 第6节 在线热络聊,关系就可靠吗
- 第7节 低头玩手机,关系难亲密
- 第8节 网上做善事,患难见真情
- 第9节 网上易造假,小心被欺诈
- 第10节 污名满网跑,排斥躲不了
- 网络与文化
- 第11节 网上玩游戏,有弊也有利
- 第12节 网上谣言飞,怎么去面对
- 第13节 网络上学习,能否高效率
- 第14节 网络上办公,能否行得通
- 第15节 网上买东西,口碑保护你
- 第16节 难解坏心情,网上可咨询
- 健康上网
- 第17节 网络中沉浸,小心别成瘾
- 第18节 上网时间长,怎么保健康
- 第19节 健康地上网,安全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