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_【美】丹尼尔·利伯曼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丹尼尔·利伯曼

内容节选

我的爷爷奶奶来到美国之后没多久,便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安顿了下来。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吸引我去探望他们的,是炎热夏日布鲁克林著名的科尼岛海滩上的人们。在泳衣之下,没有人可以隐藏自己的体形。虽然我家族中的每个人都身材矮小而且缺乏肌肉,但是在纽约最受欢迎的海滩上,每一种你能够想到的体形都有会出现在这里: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有瘦的,有皮肤光滑的、有体毛较多的、有身材欠佳的、有身材火辣的,有皮包骨头的、有肌肉发达的。我一直到长大之后仍然记得那些景象,我希望拥有那种令人赞叹、魅力十足、肌肉发达的身体。欧洲移民乘船抵达纽约时,会先看到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船只随后会停靠在自由岛旁边的埃利斯岛边上,移民们前往设在埃利斯岛上的海关办理各种手续。——译者注Obituary of Charles Atlas, New York Times, Dec. 24, 1972, 40. 但我当时不知道的是,据说,就在同一片沙滩上,美国人对于肌肉发达这一体形的态度发生过一次戏剧性的转变。故事始于1903年,当时只有10岁的安杰洛·西西利亚诺(Angelo Siciliano)走下船,踏上埃利斯岛 。西西利亚诺是众多初来纽约、不会说英语的意大利穷人中的一位。在被父亲抛弃之后,西西利亚诺和母亲寄居在布鲁克林的舅舅家,挣扎着追寻美国梦。少年时代的西西利亚诺显然是个多病柔弱的孩子,屡屡遭受来自粗鲁的舅舅和霸凌混子的殴打。他后来曾经讲述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天我与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一起去了科尼岛。我们坐在沙滩上。我遇到了一个或者是两个高大强壮的救生员,他们把沙子踢到了我的脸上。我无能为力,而那个女孩却觉得很好笑。我告诉她,总有一天,如果我再遇到那个人,我会轻而易举地击败他。” 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以力大著称,在西方建筑中,他的雕像经常被作为支撑物。——译者注Most of these details come from Gaines, C. (1982), Yours in Perfect Manhood: Charles Atla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遭到羞辱的几天之后,刺痛感仍未消退的西西利亚诺在学校组织的布鲁克林博物馆之旅中得到了顿悟。雕像中希腊诸神健壮的肌肉给西西利亚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意识到,如果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身引以为傲的肌肉,就将获得男子汉的气质。西西利亚诺后来说,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卧室里挥汗训练,用了杠铃、绳索和弹力带等器械,却几乎毫无成效。然而,在布朗克斯动物园看到狮子伸懒腰的时候,他获得了第二次顿悟。西西利亚诺看到狮子在不进行负重训练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他对此非常疑惑,但很快便想清楚了,它们一定是“用一块肌肉去对抗另一块肌肉”才使自己变强壮的。他开始实施被自己称为“动态张力”(dynamic tension)的实验,我们今天将这种肌肉训练称为“等长训练”(isometric training,也叫静力训练)。这个方法奏效了。几个月之后,当他在著名的科尼岛海滩上秀出自己的新体形时,据说一个朋友感叹道:“你就像是阿特拉斯 酒店房顶上的阿特拉斯雕像。”没过多久,安杰洛·西西利亚诺改名为查尔斯·阿特拉斯。 查尔斯·阿特拉斯当然不是第一个靠自己发达的肌肉赚钱的健美人士,但他成了自己那个时代最成功的肌肉男,开启了现代身体文化运动。他开始时以肌肉男的形象在科尼岛海滩挣几个小钱——人们可以付费踩他的肚子,后来他成为一名模特,在一场比赛中获胜,并赢得了“世界最完美男性”称号。自那以后,他推出了一门邮购课程,承诺可以帮助美国每一位瘦弱的孩子和虚胖的成年人获得令人羡慕的健美体魄。阿特拉斯不断地在连环漫画、宣传小册子和各种广告中重述自己的故事,一再强化那种典型的不安全感:失去了自己喜欢的姑娘,不够有男子气概,以及对衰弱和衰老的恐惧。实际上,对阳刚之气的渴望算不上新东西,但是阿特拉斯的承诺对于众多男性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这些男人的尊严刚刚在大萧条中遭受重创,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取代了部分人力,他们的不安全感日渐加重。锻炼肌肉在当时成为数百万人重拾自尊的绝佳之选,阿特拉斯也变身为推广阳刚身材的新任“形象大使”。For a history of physical culture in America, I recommend Black, J. (2013), Making the American Body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在阿特拉斯之后,不可胜数的年轻人在这些广告宣传的诱惑中成长,内心深处成为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渴望被激发出来。阿特拉斯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健美大师和以肌肉强健而著称的人,其中包括杰克·拉拉尼(Jack LaLanne)和阿诺德......

  1. 信息
  2. 译者序 我可以热爱体育但是讨厌锻炼吗
  3. 中文版序 锻炼,一种崭新且古怪的行为
  4. 序言 我们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
  5. 第1章 人类是为休息而生,还是为跑而生 以讹传讹的谬误1:我们进化出了锻炼的本能
  6. 为什么有人在不需要跑步的时候跑步
  7. 第一部分 静态下的身体活动
  8. 第2章 静态的意义,懒惰也很重要 以讹传讹的谬误2:懒惰是不正常的行为
  9. “无所事事”的代价
  10. 第3章 坐着等同于吸烟吗 以讹传讹的谬误3:从本质上讲,久坐是不健康的
  11. 我们是怎么坐的以及为什么要坐
  12. 第4章 为什么压力会影响休息 以讹传讹的谬误4:每晚需要睡够8小时
  13. 睡个好觉是为了身体还是大脑
  14. 第二部分 和速度、力量与能量有关的身体活动
  15. 第5章 速度:既非乌龟,也非野兔 以讹传讹的谬误5:普通人无法做到速度和耐力俱佳
  16. 博尔特的速度究竟有多慢
  17. 第6章 力量:从肌肉发达到骨瘦如柴 以讹传讹的谬误6:进化的目标就是把自己变得无比强壮
  18. 不同时代的力量
  19. 第7章 打斗与体育:从尖牙到足球 以讹传讹的谬误7:体育等于锻炼
  20. 人类天生具有攻击性吗
  21. 第三部分 与耐力有关的身体活动
  22. 第8章 步行:人类的日常 以讹传讹的谬误8:仅靠步行,无法减肥
  23. 我们是如何行走的
  24. 第9章 跑步与舞蹈:从一条腿跳到另一条腿 以讹传讹的谬误9:跑步损伤膝盖
  25. 人可以跑赢马
  26. 第10章 耐力与衰老:身体活动对衰老的影响 以讹传讹的谬误10:随着年龄增长,不爱动是正常的
  27. 当衰老之后
  28. 第四部分 现代世界的锻炼
  29. 第11章 动还是不动:如何开始锻炼 以讹传讹的谬误11:想锻炼就只管大胆去做
  30. 强制性的“体育一小时”
  31. 第12章 如何选择运动量与锻炼项目 以讹传讹的谬误12:某个锻炼项目和某种运动量最适合你
  32. 每周锻炼150分钟
  33. 第13章 锻炼与疾病的关系
  34. 肥胖
  35. 后记
  36. 致谢
  37.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