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_李本富;李曦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本富;李曦
内容节选
一预防医学与预防医学道德参见黄悦勤主编:《预防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还是先看看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预防医学吧。与护理学一样,预防医学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的发生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群”,而不是“个人”,其目的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病。这种思想实际上也是前面提到的当代大医学模式的体现,它强调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来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以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的影响规律,从而制定群体防制策略和公共卫生措施。 与临床医学不同,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也包括个体,但是它主要着眼于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而且,由于预防医学研究的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探讨的是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它因此也具有了“整体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从个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关系这个整体来看待人,而不是把人当做一个孤立的存在物来看待。 那么,什么又是预防医学道德呢? 顾名思义,它探讨的是在预防医学工作中用来调节预防医学工作者与人群、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预防医学工作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对于预防医学来说,这些道德规范与“预防”的理念本身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相关的工作者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且也是预防医学的发展所需。预防医学工作尽管具有独立性,但是本身内容复杂、工作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到多种学科,而且涉及到各个部门甚至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因此,协调好各方关系对于预防医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否则,仅仅依靠强制、金钱诱惑来进行“合作”,这会带来什么后果是不难想象的。此外,不管是对于民众还是专业人士,预防医学在我国都未受到有效的重视,因此,虽然一系列法律和法规被制订出来保障预防医学工作的开展,道德约束、责任感的约束在很多时候成为无奈而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但是不管怎样,作为一种讨论,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鉴于预防医学工作的一些特征,哪些道德规范出于什么理由被提了出来。 在关于护理伦理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过,即便因为各种难以控制的原因,很多人并不是出于“爱”而从事医学职业的,这个职业的意义本身也足以说服他们为这个事业献身。出于同样的理由,这里需要强调预防医学工作的意义,让相应的医学工作者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以此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即便预防医学并不像给病人开药、动手术的临床医学那样可以直接保护我们的健康,它同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甚至国家的兴旺发达,正如我们通过SARS风波所看到的那样。这样的重要性自然对预防医学工作者的责任感提出了要求。 不仅如此,预防医学的工作条件往往很艰苦,工作也相当复杂。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预防医学工作者自身受到感染的机会就多于其他的医学工作者,仅在SARS风波中,就有不少医务人员因为感染而留下了终身残疾甚至被夺去生命。这样的医疗环境对预防医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是一种考验。或许我们没有理由强求任何一个人为了他人的生命而牺牲自己的健康或者生命,但是对于一门职业而言,既然你选择了它——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当然就应该遵守起码的职业规范,有点职业精神。这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职业来说都是一样的,正如警察和战士没有理由逃避搏斗、消防队员没有理由逃避冒险一样。 除了这种危险之外,大家可能还会注意到,预防医学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健康人群或者健康受到威胁的人,而不是已经患病的人。这些人不像临床病人那样急切地寻求帮助,他们甚至感到就医是件麻烦的事情。比如,当医务工作者对少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留验,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和检疫时,他们常常会觉得不便,感到受了约束、监视。这因此需要预防医学工作者具有一种主动服务的意识,比如通常被提到的,深入到一些基层单位进行卫生监测、环境卫生管理、营养调查等等,或者是宣传普及预防卫生保健知识,开展咨询服务,传授技能,以此取得广大公众的理解与支持。这些要求或许是其他医务工作者不常遇到的,但对于预防医学工行作者而言却至关重要,这大概是预防医学工作的特征所致。 还值得注意的是,预防医学工作的服务效果并不像临床医学那样可以直接迅速地显现出来,而是通过间接甚至长期的努力才能获得胜利,比如人类对天花的控制和消灭就是经过几个世纪的艰苦努力才实现的。因此,预防医学工作常常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当它与其他部门或医疗机构的工作计划发生冲突时,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嫌弃,这增加了预防医学工作的艰巨性。加之该领域的经济收入和名声不及临床医生那么高,因此预防医学工作者往往需要具有一种安于平凡、不计名利的道德品质。 这听起来有点不公平,但我们相信,某种差异并不是不公平的原因,每一个职业都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有其吸引人之处。因此关键可......
- 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第一讲 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
- 一 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
- 二 功利主义的主要特征
- 三 功利主义的划分和功利主义的困难
- 四 行为义务论和准则义务论
- 五 康德的准则义务论
- 六 行动导向的伦理理论的困难
- 七 美德伦理理论
- 第二讲 医学伦理学概述
- 一 医学伦理学的传统
- 二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 三 誓言与规范
- 四 生命的意义
- 五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 六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 第三讲 医患关系
- 一 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 二 理想与现实
- 三 医患关系的模式
- 四 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 五 医患纠纷的起因
- 六 医患纠纷的防患
- 第四讲 医务人员的人际关系
- 一 何谓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 二 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模式
- 三 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历史回顾
- 四 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我们的回答
- 五 医生与护士
- 第五讲 医者与社会
- 一 医者的社会责任
- 二 技术使用的误区
- 三 家庭病床与健康教育
- 四 生命质量控制
- 第六讲 临床诊疗的道德规范
- 一 诊断与检查
- 二 用药与用刀
- 三 精神障碍患者的尊严
- 四 对女性患者的呵护与尊重
- 五 儿童的保护
- 第七讲 护理道德
- 一 护理与护理道德
- 二 护士的角色
- 三 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道德
- 四 门诊护理与急诊护理道德
- 第八讲 预防医学道德
- 一 预防医学与预防医学道德
- 二 环境保护与食品卫生
- 三 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
- 四 传染性疾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
- 五 突发事件处理与社区服务
- 第九讲 医学实验的道德规范
- 一 医学研究与道德规范
- 二 动物实验与动物的权利
- 三 人体实验、知情同意与伦理审查
- 四 尸体解剖与死者的尊严
- 第十讲 医学道德的培育
- 一 道德教育
- 二 道德修养
- 三 道德监督
- 第十一讲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 一 何谓器官移植
- 二 与供体相关的伦理问题
- 三 与受体相关的伦理问题
- 四 器官移植与资源分配
- 五 准则与法律
- 第十二讲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 一 基因与基因性疾病
- 二 基因诊断的伦理争论
- 三 常规基因治疗的道德辩护
- 四 产前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 第十三讲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生殖性人类克隆的伦理问题
- 一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克隆技术
- 二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共同的伦理问题
- 三 人工授精
- 四 试管婴儿
- 五 代理生殖
- 六 生殖性人类克隆
- 第十四讲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
- 一 人类干细胞与人类胚胎干细胞
- 二 医学承诺之间的张力
- 三 胚胎的道德地位与人类尊严
- 四 意图的区分
- 五 手段的差别
- 六 不同的视角
- 第十五讲 人体死亡的伦理问题
- 一 死亡与安乐死
- 二 杀人之恶与爱人之善
- 三 双重效应学说
- 四 杀人与任由死亡
- 五 其他问题
- 六 临终关怀
- 后记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已有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