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实践_邹和建 主编 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邹和建 主编
内容节选
第一节隐私权和患者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是指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私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私人活动,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私人空间。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1月公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其中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这项规定实际上是采取变通的方法,给予隐私权以间接保护,以适应社会对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急迫需要。 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明确地将隐私权纳入民事权益,纳入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该法第62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患者的隐私权 患者隐私权是指患者对于其不为或者不愿为他人知悉的包括其疾病、身体隐秘部位在内的个人信息、个人秘密享有的不被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患者隐私权相对于一般隐私权而言,更加侧重于患者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病历资料、身体私密部位及医疗自主等方面权利的保护。 患者隐私权主要包括四项权利内容:①隐瞒权或称保密权:指权利主体对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他人所知,也不允许他人窃取和披露的权利。②维护权: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所享有的维护其不受侵害,以及在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寻求司法保护的权利。③支配权:指权利主体对于个人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可以公开隐私、准许他人对个人活动和个人领域进行察知、准许他人利用自己的隐私。④利用权:指权利主体对个人隐私进行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患者隐私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患者的私人信息、患者的私人活动和患者的私人空间三大方面。 患者的私人信息包括:①患者所患疾病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患者所患疾病的名称和为什么患有该种疾病,尤其患有那些为社会习俗所不能容忍、容易引起人们对其进行道德评价的疾病,如吸毒、性病、精神异常等。②病历资料方面的信息: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具体指住院记录、手术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检查结果等。③身体、生理方面的信息:主要指患者身体的隐秘部位、先天生理畸形或生理缺陷等。④经济状况方面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经济收入和其他财产状况等。⑤有关病史方面的信息:如患者的家族疾病史、既往患病史、遗传病史、特殊经历、婚姻生育史等信息。⑥有关性生活方面的信息。 患者的私人活动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时所从事的与他人无关的私人行为,如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起居等。 患者的私人空间,主要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因诊疗所需而暴露个人信息的空间场所。如门诊就诊室、检查室、手术室、住院病房等。在患者的私人空间,除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外,其他与诊治无关的任何医务人员都无权介入,否则就是对患者隐私权的侵害。 三、患者隐私权的限制 引导案例1 某患者因尿道口有脓液渗出到皮科门诊就诊。医生对尿道口脓液进行淋病双球菌涂片检查,结果阳性。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医生应将该病例作为乙类传染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但患者以维护隐私和声誉为由,强烈要求医生保守秘密,不将病例上报。他的要求使医生处在是否保密的两难境地。 引导案例2 在上一个案例中,该淋病患者又以维护家庭和睦为由,要求医生对其家属保密。淋病是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极易传染其性伴侣。从维护其爱人健康出发,应对其爱人陈述病情并进行及时、必要的检查、预防或治疗,而这与该患者保密要求相冲突,仍将医生推到是否保密的两难境地。 对隐私权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它还受到相关权力的冲突和限制,如同任何权力的行使一样,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及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首先,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在本质上是要保护纯粹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事情,此时个人的事仅仅是他(她)自己的事。但某些时候,属于个人空间的隐私往往和公众空间发生交叉或融合,即个人事情与公共事务之间并不存在截然明显的界限,这时个人的事也就是他人的事。 其次,不能为了保护隐私权而剥夺公民合法的知情权。所谓知情权是指公民有权知道其应该知道的信息资料。当个人隐私不被披露就会对公众利益或他人利益产生不利影响时隐私拥有者就不能以隐私权来抵抗公众或相对人的知情权。 第三,对隐私的保护不得有违国家法律。一般认为,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开他人隐私或为维护......
- 信息
- 出版说明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 教材目录
- 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教材
- 主编简介
- 副主编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医学伦理学
-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的价值和作用
- 第二章 伦理委员会与伦理审查
- 第一节 伦理委员会
- 第二节 伦理审查概述
- 第三节 伦理审查项目的主要类型
- 第三章 临床诊疗中的知情同意
- 第一节 知情同意的历史、伦理特征和条件
- 第二节 临床诊疗工作中的知情同意
- 第三节 临床诊疗知情同意书的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 临床诊疗中的隐私保护
- 第一节 隐私权和患者隐私权
- 第二节 侵害患者隐私权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加强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 第五章 医疗新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
- 第一节 一般医疗新技术伦理
- 第二节 特殊医疗新技术伦理
- 第六章 涉及人体的医学研究伦理
- 第一节 人体医学研究的价值冲突与平衡
- 第二节 人体医学研究中的主要伦理问题
- 第三节 人体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
- 第四节 人体医学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护
- 第七章 脑死亡与死亡控制伦理
- 第一节 脑死亡与死亡标准
- 第二节 死亡控制和安乐死的伦理问题
-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
- 第八章 器官移植伦理
- 第一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依据
- 第二节 关于器官移植供体的伦理问题
- 第三节 器官移植受体伦理
- 第四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