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人人都能学的职场规划术_刘捷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刘捷
内容节选
评估你的行当 很多企业都有一个岗位叫“舆情监控”,在以前的国企中叫政策研究室。广义来说,这个岗位首先要研究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政策导向,不能让企业跑偏,因为如果没跟紧形势,很多事情做得越多反而越不好。然后要研究企业外部的动态,尤其是竞争对手和行业上下游的动态。这些要提供给企业管理者做参考,进行决策。 但是以前的国企不太考虑市场,他们认为用户的想法不是太重要,这是因为之前用户都是上级计划安排好的,不用自己考虑;等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这也是很多国企一下子垮下来的原因,尤其是对于那些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国企。 现在企业的舆情监控岗位,就包括了政策研究、竞争环境和市场态势三大方面。 我在本书的前言里就说过,每个职场人都要学会把自己当成企业去经营;那么在这个企业中你是唯一的甲方!你这个供应商就靠这一个客户生活,难道你不应该好好判断一下客户面对的都是什么状况吗?如果客户看错了市场,或者忽视了竞争,你要不要提醒他?不提醒你很可能就收不到款。要是客户做的事情违背了政策或者法规,你除了快点跑掉还能怎样? 这些事情不重要吗? 有人说,我也知道重要啊,但是我不懂,我也一点都不知道这个行当的事情。那只能说明你是个最初级的原料或者最边缘服务的供应商,所以甲方的事情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过来讲,也真的就是甲方赏了你一口饭吃,如果甲方要换其他供应商,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你要和你的企业、你的甲方站到一起去,才是真正职业人士的风范。 先看政策。政策不是看那些字面上的说法,官方政策对任何符合法律法规的行当都是“积极鼓励、大力扶持”的。就算对电厂、钢厂和煤矿也从来都没有反对过,但是当环保风暴到来,该关的关、该停的停,原来的很多标准和对策都可能会失效。 所以任何一个政策导向的变动,对于合规性高的企业,可能都是一个争夺市场、并购弱小的机会;对于合规性差的企业,就是一个调整生产经营格局、筹措资金求得生存的挑战。而那些鼓励性的扶持政策,对有的企业来说是重大的利好机会,对竞争性的企业来说就是不利因素,而对周边的相关企业来说就是选择发展方向的课题。 政策对你的企业有什么影响,职场人就需要考虑相应的对策。2018 年对影视行业的税收检查造成的影响很大。原来一些已成惯例的做法,可认为符合地方园区的一些优惠政策,很多人以为自己只是避税,没想到现在也需要补税。于是不仅是明星、名人,很多不算大腕儿的导演和演员也都人人自危,投资方有撤资的,也有暂停项目的。且不论应该如何处理为好,也不去猜事情的最终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是一名影视行业的职场人,你只要明白两件事: (1)影视行业的天价时代也许过去了,未来可能没有那么多大腕占住所有的资源,剧组拒绝高成本对新人的未来可能是个机会; (2)影视这个行当不会消失,观众的审美只会提高不会降低,所以无论未来有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影视制作总要继续下去,而你的职业能力决定了你在这段时间以后处于怎样的职场地位。 我见过很多影视行业从业者因为没太多活儿就匆忙转型的,有公司职工改写网络小说的,也有编剧去企业做文案的,还听说各种演员转行做兼职。我只想劝一句:别耽误正经修炼就好,别到时候回不来了。而另外几位朋友干脆先歇业一阵,把以前老忙着拍戏没时间学又一直很想学的东西学起来,还有就是索性集中在一起好好磨一下剧本。我对熬过这一段日子的影视人充满期待。 在改革开放早期,有人曾采访一个先富起来的人,问他的经验是什么。他嘿嘿一笑,说看《人民日报》。现在已经不是当年了,但是政策导向对于很多行当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资本也在看政策、行当里的大佬也在看政策,当他们整理完了对策,就基本决定了这个行当的态势。作为职场人,能看懂几分且不说,多少要有点感觉和应对的准备。 再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国家对新能源车和光伏产业密集出台优惠政策的时候,有一个会务公司的销售顾问默默地把那些企业放到了自己的征集客户名单里。而他的同伴连这些产业对应着哪些公司都没有搞清楚。最终前者的销售业绩一直领先,这难道是运气吗? 而假设你是影视公司的一名职员,2018年6月初发生的阴阳合同事件,要是到了11月份公司表示受资本影响难以为继,很多项目中止,让你回家休息,你却表示全然懵懂、无法置信,而你的同事们早都已经该学习的学习,该转型的转型了。你说这能怪谁呢?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你一点都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吗? 第二件事,要看竞争环境。除了政策面,会对企业带来直接影响的就是竞争对手,有时候,还会有外来的搅局者推翻一切,留下一句“你死了,但我不是故意的”。 你所在企业的同行们都有什么新的举措、新的产品、新的模式?有没有那些不小心“闯入”的家伙影响到了你们的业务?就像多家出租车公司正互相竞争,突然来了优步,让所有同行都傻眼。还有,你的同行有没有服务到其他行业?不要忘记哦,我定义的行业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不是你们这个......
- 信息
- 前言 请把自己当成企业来经营
- 第一章 先有一份职业规划
- 准备一份自我认知单
- 职业规划9要素
- 9要素之于“凛冬”的意义
- 第二章 抬头看大环境
- 宏观世界之于微观世界的影响
- 为什么说冬天来了?
- 凛冬中的三条出路
- 第三章 分析你的小环境
- 重新定义行业
- 评估你的行当
- 给所在企业做个尽职调查
- 给你的职业内容评分
- 第四章 跳槽
- 关于跳槽这件事
- 关于降薪和裁员
- 第五章 留下
- 管好个人职业周期
- 行动起来才有出路
- 不同岗位的过冬准备
- 第六章 职场理财——冬天里的一把火
- 股市、楼市、汇市
- 没财可理,怎么办?
- 日常薪资管理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