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领导力_李云龙;黄景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李云龙;黄景
内容节选
第三章杠杆思维:如何实现10倍速增长 “黑天鹅”与“灰犀牛” “拥抱不确定性又追求确定性”,这种看似相悖的思维是增长型领导者的独特禀赋。在这个逻辑中,理解并应对不确定性是一项关键任务。在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中,有两个概念至关重要,一个是“黑天鹅”,另一个是“灰犀牛”。 黑天鹅,源自塔勒布的著作,用于形容极少发生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未知事件,如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这些事件具有罕见性、不可预测性,而且常常会改变现有的规则和框架。有心之人遇到这种事件不但不慌,还将其当作改变命运的机遇。 而灰犀牛,由米歇尔·渥克提出,代表明显可见、有很大可能发生、影响力巨大但人们往往忽视的事件。与黑天鹅不同,灰犀牛是人们可以预见、参与甚至干预的。 由于黑天鹅事件的剧烈冲击性,它对人们思想和感官的震撼更大,人们对它的关注也往往更明显。但我认为,真正对商业影响更大的、实际可操作的,反而是灰犀牛,灰犀牛是那些明明就在眼前,但人们视而不见的信息。 灰犀牛常常是黑天鹅的预兆,但黑天鹅不总是灰犀牛的预兆。我们可以提前识别和应对灰犀牛,一方面减轻黑天鹅可能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借助灰犀牛更快地达成目标。 杠杆信息就是一种灰犀牛。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信息差”是获利的来源。信息差通常指的是市场参与者之间关于产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不对等,这让一部分人具备了优势。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头脑灵活的人发现,从广东买电子表、牛仔裤这些商品,将其贩卖到北方就能赚钱,他们掌握了信息差。现在,仍有一些人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别人找不到的货,并通过阻止上下游接触让自己获利。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差正在迅速消失,上下游都想绕过那个只靠信息差来赚钱的人。特别是在ChatGPT出现后,获取信息的难度进一步降低。这是否就意味着人们无法再通过信息差来赚钱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的出现无疑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但并不意味着信息差消失了。相反,由于海量信息的出现和信息结构的复杂性,新的信息差出现了,即“信息分析差”和“信息行动差”。 信息分析差是指,虽然有海量信息,人们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但因为还需要足够的技能和认知结构才能理解和分析这些信息,所以人们在对信息的解读和应用上还存在差距。比如普通散户股民与基金经理,面对相同的股市数据,由于分析能力和经验的差异,得出的投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 信息行动差指的是,即使有相同的信息,由于各种资源、风险偏好不同,行动的执行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房地产市场,即使所有的买家都知道某个地区的房价可能会涨,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有资金的人也未必愿意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所以,信息差并没有消失,只是转换成了新的形式。而且,信息的大量出现导致人们对很多信息视而不见,这就是灰犀牛。杠杆信息就是一种灰犀牛,从这个意义上讲,杠杆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把“信息”变成“信号”。我们先要意识到杠杆的存在,才能在众多信息中识别出杠杆信息,然后才能借助杠杆信息。 20世纪90年代初期,马云在杭州西湖边开设了一个小小的翻译公司,他在一个工作项目中做翻译时首次接触了互联网。其实,当时在中国关于互联网的信息已不缺乏,北京有一家公司叫瀛海威,在中关村打出过“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到底有多远”的广告,彼时我在商学院学习,导师就曾以瀛海威为案例组织同学辩论。 这个信息马云肯定接收到了,并把信息变成了信号。当时,马云有机会去美国短期访问,于是他抓住这个机会深入了解互联网。回到中国后,他创办了中国黄页,把中国公司的信息介绍给全世界,这就是后来阿里巴巴的雏形。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什么叫“准备”?在我看来,那就是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查理·芒格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商学院应该多教学生从证券分析师的角度看公司,研究自己公司的股票是否值得买入。管理者学会了从这个角度分析问题,很多管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公司。 增长领导力有个特征,它不仅仅要考虑公司这个系统,还要把视野放大到更大的系统,至少到市场这个系统,再回望公司这个系统,这大概就是芒格所讲的证券分析师的视角。 “杠杆”是一种认知结构 在商业和职场场景,学习的目的性其实很强。有些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找到答案,他们很可能会失望。其实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决策质量,而决策质量又取决于决策背后的认知结构。 我在小学第一次参加奥数比赛时没有经过任何训练,被这样一道题难住了:小明知道笼子里只有鸡和兔子,里面有10个头、28只脚,请问笼子里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兔子? 我在演算纸上用排除法试了半天,才把正确答案填上去,并且只有答案,没有解题过程:6只鸡,4只兔子。 这是一道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为了算出它,我花了不下10分钟。如果重新再出一道题目,鸡和兔子一共有30只,共有74只脚,请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那么我又不会了,还得重新凑......
- 信息
- 各方赞誉
- 推荐序一 人是内容,也是结构
- 推荐序二 领导力是场自我修炼
- 推荐序三 增长是领导力的起点与终点
- 自序一 红利不再,增长从何而来
- 自序二 反人性修自己,顺人性带团队
- 前言 什么是增长领导力
- 第一部分 认知层
- 第一章 价值思维:为什么有的公司根本就不具备增长假设
- 第二章 瓶颈思维:什么是驱动增长的抓手
- 第三章 杠杆思维:如何实现10倍速增长
- 第四章 复利思维:如何构建自增长系统
- 第二部分 理念层
- 第五章 个人禀赋:为什么不同的“领导力”都可以取得成功
- 第六章 企业信念:为什么企业是有“命”的
- 第三部分 系统层
- 第七章 增长指标:如何平衡长期增长与短期业绩
- 第八章 找确定性:如何抓住增长新机会
- 第九章 造能量场:如何打造打胜仗的团队氛围
- 第四部分 行为层
- 第十章 心性成长:怎样才能控制住更大的局面
- 第十一章 习惯落地:如何在企业内部形成“增长的习惯”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