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创业路_姚泽敏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姚泽敏

内容节选

第八节 企业能够走多远取决于文化 1990年,我们还在探讨CI战略(企业识别战略),而至1995年,企业文化就成了企业管理的主题词之一,并一直蔓延至今。大多数经营者愈来愈相信,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和发展与企业文化是否具有活力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是由创业者的哲学思想所决定的。思想和哲学的高度与深度决定了企业的力量和潜质,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思想和高度是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一个决定因素。企业要做大做强,走得远,就必须要有一些自己的坚持在里面,这样企业在未来面向挑战和危机时,才能同心同德去战胜困难。 什么是企业文化?在公司经营中,也许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两个企业,他们拥有的资源相同,员工的学历、工作能力也相似,但在绩效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企业文化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即在制度、策略、组织之外,企业内部还存在着一种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它能使员工工作心情愉快,或使员工个性充分发展,从而取得成功。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每个创业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压力可以变成动力,通过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我们的心性和能力才得到了磨炼和提高。如果没有任何信念和理念支撑,企业是很脆弱的,也是走不远的。 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 文化因素无处不在。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行为,企业中有关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在实践中,落实到每个企业的具体行为上,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企业中不成文的习惯、员工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生活上的关怀,以及公司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员工活动等。 我理解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创业者处理事情采取的取舍以及奖惩的标准。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就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时刻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做好企业品牌,诚信经营思想,以及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从创业开始,我们就基本形成了以董事长的思想为导向,推行求实、至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向优秀企业学习。特别是我们与美国公司合资以后,学习的目标更为清晰了,即吸取美国方集团公司适用的管理方法,不断壮大自己。 我们的企业文化是推崇“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员工坚持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做行业内先进技术的产品,追求进步,让企业能持续发展;核心价值就是,诚信经营、坚持产品质量第一、做好客户服务、让客户满意。 企业就像一个磁场,如果创业者以及公司的环境充满了正能量,落后的员工也会慢慢被带动追求进步;如果公司的环境磁场充满了负能量,再好的员工也会慢慢被腐蚀,变为不守规矩的员工,这时员工就会做出相应的选择,要么改变自己,要么离开这个磁场。这个磁场就是企业的文化。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公司有部分骨干员工一直跟随我们,即使我们遇到任何困难也不离不弃,这是什么力量能让他们留下来呢?我们企业文化的魅力功不可没。这部分骨干员工,始终对我们保持信任的态度,勇担责任,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公司在创业最初几年,提供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不高,特别是在创业的头两年,非常的艰难,工作量大,要经常加班才能完成工作,但是大家秉持和企业共成长的原则,相信领头的创始人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未来,骨干员工们坚持了下来,公司也一路走到了今天。 所以,企业文化非常重要,能长期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一定是公司文化在起着影响。好的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一方面能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另一方面给员工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为什么要重视企业文化 西方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有一个关键因素: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样板,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体现本企业文化的精髓,把抽象层面的文化内涵具体化,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强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不是拿来装点门面,老板文化也不是企业文化。它必须是符合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是最科学、最合理、具有适合本企业风格的文化。它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目标是什么。成为企业文化中“英雄人物”的,应该是每个员工。 一个公司规范的管理和制度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公司员工从进入大门便有正规的保安迎接和打卡入内,虽是一项小的制度,却给人以正规的印象和安全感;在不同季节,员工按规定穿工作服,也有助于员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在工作方面,我们是非常强调计划性的。公司有全年预算、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还有按小时计算产出的计划。总之,各部门、各车间、各班组负责人都会按计划管理,员工也非常认同并坚持执行。我发现,越是管理得严格,计划性越是强,越能受到员工的支持。因为它会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考核更显公平和透明,对有责任心和努力工作的员工是一种奖励,这样员工在学习和工作上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企业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很清晰,要让各级员工知道,自己未来会在一个什么样的企业里工作,能学习到什么?自己要掌握多少技能,才能与之相匹配......

  1. 信息
  2. 推荐序1
  3. 推荐序2
  4. 前言
  5. 第一部分 打基础:创业的第一个10年
  6. 第一章 公司定位
  7. 第二章 创业初期的反思
  8. 第三章 公司的商业模式
  9. 第四章 产品设计及先进管理
  10. 第五章 团队管理与企业文化
  11. 第六章 危机处理与决策原则
  12. 第二部分 大升级:二次创业的第二个10年
  13. 第七章 寻找第二曲线
  14. 第八章 多元化投入与核心竞争力
  15. 第九章 聚焦合资合作模式,带动企业升级
  16. 第三部分 做传承:未尽事业的思考与传承
  17. 第十章 坚持与不放弃
  18. 第十一章 传承,成就美好未来
  1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