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律硕士联考一本通·法律法规解读:刑法_韩祥波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韩祥波

内容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调整对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命题分析 1.本条确立了民事主体的三分法,即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2.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若双方属于行政隶属关系,则不属于民法调整。 3.不是所有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均归民法调整,情谊行为和道德宗教等行为不属于民法调整对象。例如情侣恋爱、朋友相处、师生交往、请客吃饭、相约旅行、剃度出家、求神拜佛、志愿服务等。 第三条 〔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命题分析 理解平等原则的角度:权利能力平等、平等机会参与法律关系、参与法律关系时平等协商、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受损害时平等保护。 第五条 〔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命题分析 具体体现:合同自由、婚姻自由、过错原则、个人责任等。 第六条 〔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命题分析 是自愿原则的补充,矫正表面自愿原则下的实质不公。具体体现:如侵权责任编的公平补偿损失、法律行为的可撤销制度等。 第七条 〔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命题分析 1.当事人行为要求诚信。如合同法的通知协助、保密、告知等义务。 2.禁止权利滥用。行使权利要体现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3.指导解释法律、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 第八条 〔合法及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命题分析 1.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2.公共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经济秩序、伦理秩序等。善良风俗,具有较强地方特点。 3.无具体法律规范时,在侵权中,可以作为认定行为违法的标准。 第九条 〔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 〔法源〕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命题分析 交易习惯的认定: 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7条,下列情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同法所称“交易习惯”: 1.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 2.当事人双方经常使用的习惯做法。 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一条 〔特别规定优先〕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三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 〔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条 〔出生与死亡时间确定标准〕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命题分析 任何证明均不是最终标准,任何记载均可能被证据证明推翻。 第十六条 〔胎儿权利能力〕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命题分析 1.只要与胎儿利益保护有关,胎儿视为有权利能力。 2.视为有权利能力即可以享有权利,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如接受赠与、获得继承等; 3.娩出为死体的,视为权利能力不存在。 第十七条 〔成年与未成年的界限〕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的行为能力〕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命题分析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必须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才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九条 〔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

  1. 信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