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学什么,怎么学_和渊 著;高盈 绘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和渊 著;高盈 绘
内容节选
第3节敢于质疑,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反省的外显化。 ——出自《思辨与立场》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具体来说,在学习课本知识时,我们要仔细阅读书中的每一句话,记住更多的知识点,用下划线、荧光笔标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并用笔记本记下书中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方法,然后再反复地检查笔记和思维导图,确定没有漏掉任何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找到、理解并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可是,如果再这样下去,那将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只是记住了别人要求我们记忆的东西,却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的 AI 是一代又一代迭代的结果,它们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复利增加”的,如果和 AI 比学习,那我们肯定比不过。但是,作为人类,与机器不同的地方是我们能独立思考、能输出自己的观点,也能拥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今天这个人告诉我们要做这件事,明天那个人告诉我们要做那件事,那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如何在不同的意见中做出选择?面对别人的观点,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对此,学术上给出的定义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从而得到具有说服力的、有创造性答案的反思性思维。 这个表述太抽象了,我来给大家拆解一下。“判断性思维”这个短语本身来源于英文的 critical thinking,被翻译成了“批判性思维”,我觉得这个翻译不太好,不仅偏离了这个短语的本意,还不免会让人感受到攻击性。其实,批判在这里是“分析”的意思,它是一个中性词语,是通过一定的标准改善思维,进而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再思考。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 · 博克(Derek Bok)非常推崇批判性思维,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穿透了“无知的确定性”和“有知的混乱性”之后的高阶思维,是细致考虑每一个事实的广度和深度后不断反省的取向和不断试错的实验精神,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培养的一种思维品质。 二、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德里克 · 博克为什么对批判性思维如此推崇呢?因为它真的很有用。 平时,在阅读各种媒体的文章时,你是不是经常会看到“震惊!XX 专家预测 XXX”这样的字眼?那你是否能分辨出哪些是谣言、哪些是真理呢?事实上,即使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专家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甚至会给出完全相反的意见。例如,有的专家认为,经过某个事件之后,房价一定会大涨,而有的专家认为房价一定会大跌。可以看到,对于这样的问题,世界上往往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答案。不像 1 + 1 = 2 这样可以成为一个通用标准,很多问题的是非曲直很难辨识。那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呢?究竟什么样的意见是我们应当听从的?这就是批判性思维要教给我们的内容。 事实上,我们每天所做的各种决策都用到了批判性思维,大到是否买房、在哪里买房,小到是不是要给孩子报钢琴课、奥数课,甚至是该买什么牌子的牙膏、养哪种狗等。在做以上这些决策时,我们需要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不受感情或情绪的主宰、不做谬误和偏见的牺牲品,以及不听信一些所谓的权威人士的一知半解。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如果以这样的带有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层层展开,一步步质疑断言者的立论,你就会发现他的逻辑漏洞,这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独立、更明智。 三、如何正确地质疑 然而,掌握任何一种思考方式和工具都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习惯,而改变已有的轨迹,其实是特别困难的。所以,批判性思维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实践和反思探索才能掌握。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地质疑假设,不停地要求断言者论证他的每个前提是否正确,就像年幼的孩子不停地询问“为什么”一样。 如图 2-11 所示,为了让大家操作起来有“抓手”,我整理了一份“关键问题清单”,通过问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图2-11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问题清单 这份关键问题清单从论题、结论出发,从多个角度来判断理由和逻辑的正确性。如果长期像这样训练思维,那我们就会逐渐变成思考有深度的人。 可是,有些人会认为,如果遇到事情都这么思考问题,那简直太麻烦、太费劲了,这样下来,我们做事的效率岂不是太低了?让自己活得轻松点儿不好吗? 事实上,批判性思维虽然不能加快我们判断与决策的速度,但是能增加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频次。它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质量,让我们去审视自己的思考是否自洽以及所做的决策是否正确。 给大家举一个我在读博士期间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那是在一场学术报告上,一位同学在给大家讲解他们组的实验结果,在讲......
- 信息
- 推荐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推荐序3
- 前言
- 第1章 人工智能重塑教育
- 第1节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 第2节 为什么人工智能一定会重塑教育
- 第2章 AI时代,我们需要具备的八大能力
- 第1节 未来属于那些会提问的孩子
- 第2节 具备创造力,挖掘新的可能性
- 第3节 敢于质疑,有批判性思维
- 第4节 发展个性,成为你自己
- 第5节 拥有高感性力
- 第6节 沟通,沟通,还是沟通
- 第7节 自驱力:学习是为了什么
- 第8节 人类拥有决策权
- 第3章 面向未来,做好准备
- 第1节 既然ChatGPT在标准化考试中表现如此优异,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学习
- 第2节 如何正确地提(念)问(咒)题(语)
- 第3节 既然AI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能编程、会计算、可作画,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学编程、数学和绘画
- 第4节 AI既能阅读、写作,又能翻译,那么我们是不是不用专门学习语文、英语等语言类科目了
- 第5节 在现有考试体制下,如何平衡学业成绩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 第6节 未来学习什么专业才能跟上AI时代的步伐
- 第7节 未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才能不掉队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