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中国原创_段传敏;柴文静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段传敏;柴文静
内容节选
2012加速扩张 拿到了上市融资来的11.8亿元宝贵资金,索菲亚开始大规模投入基地建设、信息化升级和产品开发中。在生产基地方面,上市后的索菲亚先后在广州增城、四川成都(2012年3月收购成立成都子公司)、浙江嘉善(2012年10月设立子公司)、河北廊坊(2012年11月设立子公司)、湖北黄冈(2014年开工建设)、黑龙江齐齐哈尔(2017年与华鹤合资)、河南兰考(2017年开工建设)建设了七大生产基地,完成了全国的布局。其中2012年就有西南、华东、华北三大基地同时推进,显示其强烈的扩张欲望。 2012年,索菲亚全国专卖店达到1000家,经销商479位,年销售额12.22亿元,此后5年间其规模增长了5倍,上演了火箭般的增长速度。 当然,这样的发展也离不开索菲亚对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有媒体统计,在2015—2019年的5年间,索菲亚在信息化及软件方面的投入高达10亿元,其中仅2015年就有4.79亿元。当年该公司信息与数字化中心做到了六七百人的团队规模,占企业员工总数的1/10。 事实上,制约定制家居成长的最大瓶颈一直是产能问题,而提升产能的关键则是信息化能力和资金能力——这种所谓“大规模定制”生产系统在当时属于世界性难题,并非仅仅花钱购买设备就能解决的,它要求把销售端和生产端的软件打通,并且要高效率运转,因此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调整、磨合。为什么玛格为了解决信息化和产能问题连吃了3顿散伙饭?为什么诺维家老板周伟明曾很长时间不管理公司事务?根本原因就是不解决这一难题公司就很难发展,但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赌上所有——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生于制造却长于复杂的市场需求上,定制家居行业从诞生之初就面对着客户千差万别的需求,这种个性化的需求与家具的工业化生产有着根本的矛盾。行业诞生之初并没有信息化系统,需要人手动分拆订单、分拣板件,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错。前端订单爆炸式增长,但后端的生产交付能力难以支撑。信息化之于定制家居行业来说,几乎是决定生死的龙门之跃。 关于这方面,尚品宅配在创业第二年就意识到了。它发现这一行根本没法进行OEM模式,必须自己建厂,而要建厂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尚品宅配2006年便在广东佛山南海建立了自己的工厂,成功打造基于数字条形码管理的生产流程控制系统,而且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断升级换代,打通关键设备的电脑化控制,进而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化。2011年,尚品宅配获“广东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行业标杆企业”称号,其工厂通过了工信部全流程信息化技改项目审核答辩。这一年,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在一个新商业文明论坛上发起了关于尚品宅配模式的探讨。2012年,曾鸣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其中用一整版篇幅介绍尚品宅配,称其为“C2B模式的中国样本”。 虽然在资本运作上尚品宅配拔了头筹,但7000万元融资相比索菲亚的11.8亿元还是有着根本区别,必须精打细算。不过,尚品宅配还是用这笔钱投资建设了更为智能化的南海三厂。至于华东(无锡)和西南(成都)的生产基地建设则是2017年以后的事了。 尽管在资金上不占优势,但尚品宅配靠着自身卓越的软件开发能力大大降低了建造工厂的成本,靠着优秀的经营能力攻城略地,依然获得了与索菲亚一样的发展高速度:2012年它与索菲亚的营收相差5个亿,2017年相差则为7.4亿元,可见即使只在佛山南海建厂,依然没能阻挡尚品宅配成长的脚步。 定制家居行业诞生最早的卡诺亚完整吸收了系统家具的理念精髓,即将个性化定制服务与整体性装修实现有机融合。创始人程国标显然对生产相当内行,2002年和2005年建立并扩大了生产基地,支持了其全国渠道建设的启动;2007年第二期生产基地落成投产;2008年乔迁并再次扩大生产基地,有力支撑了其在央视开启的广告宣传和全方位的品牌战略。这恐怕也是其在2010年荣膺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衣柜专委会执行会长单位的实力基础所在。 诗尼曼历史上的两次高速发展都源于对生产的投入: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它选择逆流而上扩大产能,将占地2亩的工厂搬到22亩的地方,此后的诗尼曼就以凌厉之势席卷南粤、剑指全国;另一次是2013年,它斥资建成150亩的广州番禺生产基地,引进了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扩大了数倍,带来的结果是随后的4年间,该公司年增长率在70%以上,经销商数量发展至上千家。 同时,它也重视和加强人才建设。2012年,辛福民挖来了一位叫黄伟国的人担任副总裁兼全屋定制事业部总经理,此人原在东鹏陶瓷工作12年,担任营销总监,他带来了规模企业的先进营销打法,在定制家居行业开创了明星线下营销模式,在未来的11年中为诗尼曼的高速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0年,面对日益无法交付的订单,劳卡决心进行信息化建设,引入德国豪迈公司、加拿大2020公司等企业的先进设备和软件,启动智能化生产基地。据劳卡全屋定制家居......
- 信息
- 序言
- 序一 凌风斗雪 无限风光在顶峰
- 序二 制家居仍然是未来趋势
- 序三 中国定制家居20年:超越巅峰
- 序四 世界定制看中国,中国定制是未来
- 序五 有幸见证历史,更待放眼未来
- 序六 定制家居行业发展史上的一面镜子
- 前言
- 上篇 创世纪 2002—2011
- 2002 源起
- 2003 危中寻机
- 2004 广东效应
- 2005 人生定向
- 2006 展会营销
- 2007 潜流融合
- 2008 定制共识
- 2009 初露峥嵘
- 2010 建立组织
- 2011 上市效应
- 中篇 扩张边界 2012—2022
- 2012 加速扩张
- 2013 大家居
- 2014 板材升级
- 2015 O2O变革
- 2016 全屋进化
- 2017 上市效应
- 2018 整装试水
- 2019 定制之变
- 2020 高定风潮
- 2021 剑指千亿
- 2022 大定制
- 下篇 数据智能
- “拦路虎”
- 圆方的“牺牲”
- 大规模个性化模式
- 基础设施来了
- 半个软件企业
- 谁更先进
- 数智时代
- 家居终结者?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