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构建_王雪峰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雪峰
内容节选
第五章领导环境 本章首先讨论为何要研究领导环境而不是领导情境,并对领导环境进行科学的界定,理清其要素,分清其种类。然后对领导环境中两项最重要的内容——内部环境各种要素中的“被领导者”要素和各种环境总体状态中的“组织亚健康”状态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 第一节 领导环境辨析 在现有的涉及领导环境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使用“领导情境”这个概念。本书作者认为这个概念影响了对领导环境的深度探讨,因而,本书使用“领导环境”概念专门研究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本节首先交代使用“领导环境”概念的意义,然后从要素分析和总体分析两个方面对领导环境进行深入辨析,最后讨论领导者与领导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领导环境概念的使用意义 管理学领域中的领导研究从领导特质研究开始,试图从领导者个人的内在素质中寻找领导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基本失败后,学者们转入领导行为研究,想从领导者的外在表现中寻找这种本质特征,然而结果也不理想。至此,学者们才发现领导活动深受环境的影响,从而想到把环境因素引入领导研究。于是出现了领导权变理论,并提出“领导情境”这个概念。这是一种从“树木思维”逐渐向“森林思维”转变的过程,但这种转变至今还远远没有到位,思维的系统性程度还很低,因而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也十分有限。Fiedler F. E.,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1967. 弗雷德·菲德勒首先指出领导方式必须与情境相匹配,否则就不可能获得好的效果 。此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提出变革型领导理论、罗伯特·豪斯提出魅力型领导理论和目标—路径理论、保罗·赫西(Paul Hersey)和肯尼斯·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提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后更名为情境领导理论)、葛伦(George Graeo)等人提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等一批理论,“领导情境”这个概念也因此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学者们提出“领导情境”的本意是强调环境因素对领导活动的影响,但这个概念本身所含的领导主体与领导环境交织、互动的语义以及这种语义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自然展现,弱化了对环境本身的研究力度。从弗雷德·菲德勒对领导情境的经典界定看(他认为领导情境有三个因素: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任务结构是指工作任务的结构化程度,即任务的明确性、规范性和程序化的程度,职位权力是指职位所提供的权力是否明确而充分,即领导者实际拥有权力的强弱):其中,成员(即被领导者)是环境因素,对领导活动影响很大;任务结构也是环境因素,但对领导而言意义不大,因为领导者应该把结构程度高的任务(常规性工作)交给下属去做,自己侧重于结构程度低的任务(详见第八章第九到十二节),也就是说称职的领导者所面对的都是低结构化的任务;职位权力则不是环境因素,而是领导的特征属性(领导者就是握有领导权的人),第六章第三节将指出在正常情况下领导者应该掌握全部领导权,不存在权力强弱的问题。由此可见,菲德勒的三个情境因素中只有半个是有意义的环境因素。其他学者对领导情境的界定也大同小异。 从已有的研究看,学者们对领导活动中环境影响的研究都集中于被领导者。这种倾向是合理的,因为被领导者确实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环境要素对领导活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被领导者这个要素的影响要比所有学者讨论的还要复杂得多。现有研究对被领导者影响的描述及因素选取过于简单,致使研究成果仅仅对组织基层的管理者或小型任务团队有参考价值,而对处于组织顶层的真正的领导主体而言参考作用不大,更缺乏指导意义。 为了矫正上述情况,本书不使用“领导情境”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中“领导主体与领导环境交织、互动”的语义,是整个领导学研究必须始终关注的,完全不是一个“领导情境”的简单概念能够概括得了、研究得透的。而要重视环境对领导活动影响的话,直接使用“领导环境”这个概念会更加清晰,也更容易深度开掘。因此,本书作者认为领导学不需要“领导情境”这个概念,应该直接使用“领导环境”概念来深入研究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 二、领导环境的要素分析 1. 要素界定 环视每个组织的领导主体周围,可以看到三种要素影响着领导活动:人、物、规矩。人就是组织内外与组织运行有关的各个个人和各种群体,物就是组织内外与组织运行有关的各种物质资源,规矩就是组织内外与组织运行有关的各种规则、习惯、体制、机制。所以,人、物、规矩是领导环境的三大要素。 或许有人会说,除了人、物、规矩之外,信息也对领导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信息依附于人、物、规矩和由它们产生的事。信息可以被单独处理,却无法单独存在,所以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这与规矩的情况不同,规矩虽然也必定会涉及人、物和事,但它却可以独立于具体的人和物而存在,而且还经......
- 信息
- 序言
-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 前言:构建领导学
- 第一篇 领导学基础理论
- 本篇概览
- 第一章 基础理论
- 第二篇 领导思维
- 本篇概览
- 第二章 领导思维方法
- 第三章 领导理念
- 第三篇 领导过程
- 本篇概览
- 第四章 领导职能
- 第五章 领导环境
- 第四篇 领导制度
- 本篇概览
- 第六章 领导体制
- 第七章 领导机制
- 第五篇 领导手段
- 本篇概览
- 第八章 战略型领导方法
- 第九章 战术型领导方法
- 第十章 程序型领导方法
- 第十一章 领导处事艺术
- 第十二章 领导待人艺术
- 第六篇 领导素质与利益
- 本篇概览
- 第十三章 领导利益
- 第十四章 领导素质
- 第十五章 领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