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课三:长夏养脾_徐文兵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徐文兵
内容节选
第6章(长夏)小暑北方膳 我们说的主食,包括一些君臣佐使,是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的饮食配伍的基本理论,不是很刻板地要求大家到这个季节必须吃这个东西。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就吃米,有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吃面,都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说的主食,包括一些君臣佐使,是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的饮食配伍的基本理论,不是很刻板地要求大家到这个季节必须吃这个东西。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就吃米,有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吃面,不能一概而论。 到了入伏天——长夏,如果按补脾胃走,那就是用甘淡的食物;如果泻脾胃,就把脾胃吸收过多的营养赶出去,用辛香的食物或食材,还得加点儿苦味燥湿的。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吃甘甜的东西多了容易伤肾,要提前吃点儿苦味,预防对肾的损害。这就是我们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就是中医的远见。下棋,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 1 君1:小米饭 以下我们定的主食,就是之前理论课讲过的小米饭。 小米饭,我从小就吃,我还喝过小米带糠熬过的糊糊。分不清是糠里加了小米,还是小米里加了糠,所以对小米很有感情。我也说了我们现在都是喝小米稀饭,其实以前吃小米干饭、小米稠粥或小米粥。 小米跟大米不一样,淘洗干净就行,也不需要提前泡。以前我们用锅蒸小米,大概上锅15分钟,一粒粒的小米就熟了。我们吃大米,很多人爱吃黏米,也不是糯米的黏,就是有点儿黏性的黏大米。我去巴基斯坦访问的时候吃的大米就是一粒一粒的。这是米的特点。 小米干饭蒸熟了以后一粒一粒的。我年轻的时候胃口好,腮帮子咀嚼有力,就喜欢吃点儿硬的、有弹性的,我跟大家说过我吃面包都把它拍扁了吃,所以我小时候吃小米干饭没问题。小米干饭一粒一粒的,然后浇点儿菜汤,吸收非常好,吃起来很香。但我的真正吃法是先拿勺子杵它,杵得黏了,然后盛到碗里一颠,颠起来吃。 小米干饭 现在不用了,基本上都用电饭锅。小米淘洗好了,放进电饭锅里,然后倒冷水进去,没过一指头肚高的水就行了,另外锅和米的比例要大。 很多时候用电饭锅蒸,水太多了会溢出来,到处都是,就不好玩了。 蒸完以后15分钟打开,这就是小米干饭。盛在碗里吃,或者放在盆里杵了吃。 以前我们用铁锅蒸小米饭的时候,经常会煳锅,留底下的叫小米锅巴。我记得陕西有种零食叫小米锅巴,是用花椒和盐,放点儿油炒了做的零食,也很好吃。但偏硬,口感不是太好。 现在电饭锅普及,导致锅里没有锅巴了。大米没有锅巴,小米没有锅巴。所以,人消食化积的能力就弱了一点。 2 君2:水煮牛肉 下面介绍一下本章的君菜——水煮牛肉,我们把牛肉当君,然后用一些麻辣鲜香的佐料反佐它,这是它的特点。如果天气潮湿闷热,大家愿意把麻辣鲜香的东西放得比肉还多,一筷子下去也就几片牛肉,正好从补脾变成了泻脾。 水煮牛肉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道菜,因为喜欢吃,在国外吃不着的时候,自个儿就惦记着要做。为什么喜欢吃这道菜呢?其实还是跟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系。 水煮牛肉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东直门医院,我的很多大学同学为了北京户口,选择了郊区、县的医院或学校工作,有的在顺义,有的在通县(今通州区),有的在房山。基本上那会儿还单身,一到周六周日,他们就会进城玩。我住单身宿舍,他们经常到我那儿借宿。 有的同学那会儿搞兼职,就在酒店里给人做中医按摩。我记得那会儿他们做一次按摩大概能挣15块钱外汇券,算不少的收入,当时我们一个月才挣80块钱。所以这些同学作为回报,一般都是在我这儿住一晚,就请我吃顿饭。东直门医院就在簋街边上,簋街上全是好吃好喝的。 我印象中当年点得最多的菜就是水煮肉片、水煮牛肉。那会儿感觉吃水煮牛肉能下好几碗饭,所以对水煮牛肉特别有感情。后来我就学会了它。 有人说水煮牛肉是川菜,确切地说,应该叫自贡盐帮菜。我介绍盐的时候提到过自贡,自贡出井盐,当时没有机器,从地下打井往外拉卤水基本都靠牛,所以在自贡就形成了使用牛、宰杀牛、吃牛肉的习惯。现在我们吃的很多自贡菜,如酸汤肥牛,其实都是从那儿过来的。退役以后的这些牛,就被用来做菜。 当地有很鲜美的盐,又有花椒、辣椒。基本上辣椒和花椒一炝锅,一煮水,把腌好的肉片往下一放,再配点儿生菜,这道菜就齐了,所以它是盐帮菜。 一般选比较嫩的牛肉,如牛的里脊肉,也有人选牛腿肉、牛腱子肉,我感觉牛腱子肉偏硬,不那么软嫩。 里脊肉选好了以后,就先改刀切片,因为牛肉纤维比较粗,我们都是戗着它的茬儿,横着纹理给它切成片,这样口感会好一点,如果顺着切就拉丝了。 切好了以后,第一道工序是腌制牛肉。就是先洗去它的血水,然后放入盐、黑胡椒粉、料酒,放点儿葱、姜水,把它抓匀。 抓匀的时候有个秘诀,如果想让牛肉更嫩滑,放点儿小苏打粉。现在饭馆用的全是嫩肉粉,具体配料不知道是什么。抓匀了以后再弄点儿植物油给它锁住水分,让它在那儿腌着。 接着就准备配菜,根据季节有时用黄豆芽,有时用点儿生菜叶子,有时还放点儿黑木耳,或者用点儿其他绿叶菜,如娃娃菜......
- 信息
- 第1章 五谷为养:补益脾胃的谷类
- 第2章 血肉有情之品:牛肉、带鱼、鲫鱼、鳝鱼、泥鳅
- 第3章 姜:芳香化湿的鼻祖
- 第4章 教你应用姜科药:砂仁、益智仁、草果、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
- 第5章 化湿好食材:胡椒、荜茇、花椒
- 第6章 (长夏)小暑北方膳
- 第7章 小暑南方膳
- 第8章 大暑北方膳
- 第9章 大暑南方膳
- 第10章 立秋北方膳
- 第11章 立秋南方膳
- 第12章 处暑北方膳
- 第13章 处暑南方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