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养育:不控制的妈妈,不内耗的孩子_【美】沙法丽·萨巴瑞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沙法丽·萨巴瑞
内容节选
激活智慧之我,开启疗愈之旅 治愈内在小孩的关键是理解它为何存在。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能够滋养我们,愿意接纳真实的我们的觉醒的父母。所以要治愈内在小孩,我们就得激活心底那个养育力满满的内在的家长。你准备好了吗?我将告诉你如何重新养育自己,以及如何以改变最彻底、效果最明显的方式疗愈自己。这一步讲的就是如何培育内心的慈爱家长,我称之为第三个我,或者智慧之我。 当你的内在小孩开始感受到智慧之我释放出的慈爱能量时,它就会发生深远的改变。它将开始感到被滋养和肯定,从而获得疗愈。随着疗愈的进行,你的内在小孩将感受不到拒绝和否定,也不再需要召唤我执来保护自己。它将被你看见和认可。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 你的我执会慢慢退出。当然,它不会在一夜间消失。首先,它会考验我们,确保我们真的走上了疗愈之路。我执非常执拗,毕竟已经保护了我们几十年,所以不会草率退出。它还要考验(甚至破坏)第三个我的力量,直到知道我们是安全的才会放手。一旦看到这个滋养我们的第三个我的力量,它就会悄悄退到幕后,让第三个我去安抚我们的内在小孩。 你的第三个我是你应该在童年时从父母那里内化来的自我,是擅长安慰和滋养的自己,也是无条件爱你、接纳你的真实本性的父母在自己身上的映像。我们大多由缺乏觉知的父母带大,他们要处理自己的愤怒和焦虑,无法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把自己的焦虑和缺失投射到了我们身上,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所做的那样。 我将告诉你如何培育这个新的自己。你可以重新养育自己的这一面——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和新的觉知。你需要通过实践来强化你的这一面。你的孩子需要你发展这一面,这样你才能掌控你的内在小孩和我执假面之间的互动。如果你的内在小孩得到了安抚,你的我执就会平静下来。 安抚我执所需的步骤对所有我执假面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来概述一下: 1. 觉知你的内在小孩和我执假面之间的互动模式 理解你的我执会根据内在小孩的恐惧来做出反应,这是关键。到目前为止,你一直处于我执的模式中。你现在已经开始明白,我执只是在对担惊受怕的内在小孩做出反应。要想开启疗愈之旅,你就得把这一觉知印刻在你的意识当中。对于不同的我执假面,你的觉知也会有所不同。 战斗型 修补型 伪装型 封闭型 逃跑型 意识到你的我执总是对恐惧的内在小孩做出反应,这是疗愈之旅的关键步骤。它能让你看到,真正的威胁来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外部世界。下一步就是在恐惧流遍你的身体时抓住它。身体信号的感知是关键。还记得前面介绍过的五大情绪模式吗?只要及时发现这些情绪在身体里涌动,你就能让这一切停下来。 2. 感知与五大情绪模式相关的身体信号,及时喊停 时刻关注你的身体状态是关键。情绪会通过你的身体表现出来。比起你的显意识,你的身体对潜意识的变化更敏感。每天问自己以下问题,是关注身体状态的有效方式: 我的身体有没有感受到愤怒或焦虑?是不是需要获得关注,或是想要从当下逃离?如果是这样,我能否及时喊停,去关注内心深处的感受? 我怎样才能尊重和关照我的感受,而不是戴上我执的假面? 及时喊停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这样我们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出不同的选择。从前,我们的我执会自动反应,但现在,我们能停下来分辨内心的真实感受。 一旦我们真切地触及内在小孩的需要和恐惧,我们就能进入新的生命状态,产生新的觉知,然后迎来第三个我的诞生。 3. 激活智慧之我 智慧之我发出的声音是平静、舒缓并充满爱意的。它会倾听内在小孩的恐惧,给它抚慰。 接下来,我将通过我的来访者琳达的个案来说明这一点。 琳达有个17岁的女儿特蕾西,两人的关系已经搞僵了。特蕾西想在上大学前休息一年,尝试独立工作和生活。这个想法把琳达吓坏了。她担心特蕾西中断学业后,就再也不想回到学校了。琳达没上过大学,因为她的父母负担不起她的学费,她也没有资格申请学生贷款。想到女儿可能步上自己的后尘,琳达感到非常害怕。她了解没有大学文凭的切肤之痛,所以不希望女儿也陷入同样的境地。琳达的内在小孩渴望获得大学文凭带来的认可,没有它就深感不安、陷入恐慌。她因不安、怀疑和恐惧而情绪失控。而她的内在小孩越是喊叫,她的修补型我执就越是凸显。她开始恳求、哄骗特蕾西。她说她可以帮忙请辅导老师,帮忙填写入学申请表,并且会为特蕾西选择的任何一所大学支付学费。可不论特蕾西多么努力,女儿都表示拒绝,甚至变得更执拗了。持续几周的努力失败后,琳达戴上了她的战斗型假面。她开始大发脾气,一有机会就责骂特蕾西,把所有焦虑的情绪都发泄到女儿身上。特蕾西也随之反击,两个人吵得昏天黑地,直到最后每个人都筋疲力尽、痛苦又绝望。 当我告诉琳达,让她做出如此反应的其实不是女儿特蕾西,而是她的内在小孩时,她感到十分震惊。我解释说:“让你感到恐惧的是你过去的经历。没有大学文凭给你带来太多痛苦,让你羞愧不安。这些感受仍然积存在你的心......
- 信息
- 前言
- 引言
- 第一阶段 从灰心失望到豁然开朗
- 第1步 找到问题的焦点
- 亲子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孩子,不如说是你和你的童年创伤
- 把养育的焦点放在自己,而不是孩子身上
- 不重新养育自己,就不会真正有能力去养育孩子
- 你的童年创伤疗愈得越充分,你就越是能带着觉知回应孩子
- 觉醒实践
- 第2步 打破幻想
- 每个父母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
- 我们的内在越是缺乏价值感,就越是会向外去寻求控制和完美
- 只有父母放下幻想,孩子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 觉醒实践
- 第3步 停止控制
- 你对孩子的爱,本质上是一种控制
- 停止控制,开始共情,亲子关系才会开始改善
- 觉醒实践
- 第4步 停止追逐快乐和成功
- 希望孩子快乐和成功,是养育最大的陷阱
- 与其追逐快乐和成功,不如关注当下和体验
- 觉醒实践
- 第5步 抛弃救世主情结
- 放下救世主情结,把孩子培养成不再需要父母的人
- 与孩子并肩同行,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占据孩子的路
- 觉醒实践
- 第6步 丢掉标签
- 你给孩子贴的标签,塑造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
- 你给孩子贴的标签,带有很大的偏见
- 孩子理应得到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而不应承受标签的负累
- 觉醒实践
- 第二阶段 从病态模式到主动选择
- 第7步 发现你的两个“我”
- 缺乏觉知的养育方式,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病态模式
- 认识第一个“我”——内在小孩
- 认识第二个“我”——假冒我们的我执
- 觉醒实践
- 第8步 发现你的我执假面
- 我执的存在,只是为了保护你的内在小孩
- 五大我执类型,帮你辨识你的假面
- 认清我执假面,是打破病态模式的关键步骤
- 觉醒实践
- 第9步 识别你的情绪爆发点
- 所有沟通怪圈背后,都有一个情绪爆发点
- 让一件事成为情绪爆发点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解读和认知
- 我执越强大,情绪的爆发就越猛烈
- 觉醒实践
- 第10步 打破沟通怪圈
- 每一种我执假面,都会在亲子间形成特定的沟通怪圈
- 认清五种沟通怪圈
- 改变破坏性的情绪模式,打破病态因果循环
- 觉醒实践
- 第11步 激活第三个我
- 只有照顾好你的内在小孩,我执才能平静下来
- 激活智慧之我,开启疗愈之旅
- 觉醒实践
- 第三阶段 从冲突到亲密
- 第12步 学点儿童心理学
- 父母的我执越强大,孩子的我执就越强大
- 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亲子关系就会出现裂痕
- 理解孩子的真实本性,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
- 只有顺应孩子的天性,才能养育出拥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
- 觉醒实践
- 第13步 发现孩子的我执
- 父母的我执,造就了孩子的我执
- 看清孩子的我执假面,打破亲子沟通怪圈
- 觉醒实践
- 第14步 如何与孩子说话
- 读懂孩子的表面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 用共情和理解,安抚和肯定我执假面背后的孩子
- 觉醒实践
- 第15步 不惩罚的话,要怎样做?
- 传统管教方式基本上是制造恐惧、欺负孩子
- 真正的教育,并非来自强迫或操纵,而是来自孩子内在认知的自发成长
- 觉醒式养育的基本原则:先改善关系,再矫正行为
- 觉醒式养育的三大支柱:协商、设定规矩、结果教育
- 觉醒实践
- 第16步 重新看待犯错
- 害怕孩子犯错的背后,是父母对控制和完美的需求
- 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犯错
- 把每一次犯错,都当作成长的契机
- 觉醒实践
- 第17步 深入理解孩子
- 巧用沟通四大步骤,深入理解孩子
- 觉醒实践
- 第18步 说“好!”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大多源自大人和孩子的本质差异
- 对孩子说“好”,不是屈服或退让,而是理解与肯定
- 用说“好”的方式来关注和尊重孩子的需要
- 保持开放的心态,给孩子做梦的空间
- 觉醒实践
- 第19步 现在就开始
- 活在当下是养育孩子的关键
- 三种妨碍我们活在当下的思维模式:内疚、指责和后悔
- 你现在的智慧,大多来自那些缺乏觉知的时刻
- 重新开始,永远都不晚
- 觉醒实践
- 第20步 拥抱全新的自己
- 现代养育模式,都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
- 弃旧迎新,准备好脱胎换骨
- 觉醒实践
- 致身为父母的你
-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