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全四册)_[美] 唐纳德·A·诺曼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 唐纳德·A·诺曼

内容节选

第二部分 实用的设计 第三章 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反思 瓶装水左边和右边的瓶子是在本能层次上取悦消费者;嗯,中间的瓶子是最经济的,它不贵而且实用。左边的瓶子是装沛绿雅(Perrier)矿泉水的,它非常出名,绿色瓶子的形状已经成为它的标志。右边的瓶子是由TyNant生产的,瓶子非常可爱,再配上它的深蓝色,使人们都会把空瓶留下来当作花瓶。透明的塑料瓶是由水晶高山泉水(Crystal Geyser)生产的:当你需要随身携带饮用水时,它显得简单、实用、经济。(作者藏品) 记得有一次我在考虑要不要买爱宝琳娜(Apollinaris)[1]这种德国矿泉水,仅仅因为我觉得将它放在我的架子上会很好看。结果发现那真是一种非常好的水。不过,就算它没有那么好,我还是会买。 绿色的瓶身、棕色和红色的标签搭配起来很好看,品牌所使用的字体让这么多相同产品变成像厨房内的装饰品一样。 ——雨果·巴兰格尔(Hugues Balanger)电子邮件,2002年 正值午饭时间,我和朋友在芝加哥闹市区,我们想去索菲特大酒店(Sofitel Hotel)的建筑师咖啡厅(Café des Architectes)坐坐。当我们来到吧台,映入眼帘的是很漂亮的展示,瓶装水组成了一面墙,这种你能在食品超市买到的东西,被陈列为艺术品了。 整个吧台后面的墙面就像一个艺术馆:磨砂玻璃巧妙地从后面打出灯光来,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板。玻璃墙前面的架子上,每一层都放置了不同牌子的瓶装水。蓝色、绿色、琥珀色都是非常美丽的色彩,由玻璃墙面反射出雅致柔和的光线,将这些色彩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瓶装水成了艺术品。我决心研究这种现象,包装如何使水瓶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走进任何一家美国、加拿大、欧洲或亚洲的食品超市[2],你能看到各种品牌的瓶装水扑面而来。”这是我考虑要放在一家网站上的议题。另一个网站则强调情感:“包装的设计者和品牌经理[3]在探寻让设计超越平面元素,或者说让整体设计来塑造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尽管自来水已经很卫生了,但销售高端瓶装水仍有很大的市场。装瓶销售的饮用水甚至比汽油还昂贵。实际上,花费也成了吸引力的一部分,正如心理的反思层次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它价值不菲,那么它一定很特别”。 有一些瓶子很不一样,极具美感且色彩缤纷。人们会留着空瓶,有时还用来装水,这证实了产品的成功依靠其包装,而非其内容。因此,就像红酒瓶和水瓶被用来当作房间装饰物,这已远远超过它们原来的用途。另一个网站说:“几乎每个喜欢TyNant矿泉水的人[4],都会在家里或办公室保留一两个空瓶用来装饰,当作花瓶或收藏。摄影师也非常满意该水瓶的上镜效果。”(图3.1中,插着花的瓶子就是TyNant。) 如何使一种品牌的水与众不同?答案就是包装。对瓶装水而言,有特色的包装指的是瓶子的设计。不论是玻璃的或塑料的,还是其他材料,它的设计成就了这个产品。正是这个瓶身引出了强烈的本能层次的情绪,引起了直接的本能反应:“哇,是的,我喜欢它,我想要它。”一位设计师曾对我解释“哇”的这个因素。 在这个例子里,反思层次的情感因素也介入其中了。珍藏的瓶子能让人回想起订购或消费这些饮料的情景。因为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购买红酒或昂贵的瓶装水,于是这些瓶子就成了这个特别时刻的回忆物,承载着特殊的情感价值,成为有意义的物品。意义并不来自瓶子本身,而是它们所勾起的回忆。在第二章里我特意指出,回忆能够触发强烈的、持久的情感。 当纯粹只关注外观美时,设计的要素又扮演什么角色呢?这里主要依靠遗传和神经结构的生物过程。这里的设计很容易变成“视觉糖果”,因为视觉的感受就像嘴里品尝到糖果的味道一样。然而,就像甜美的糖果没有营养价值一样,漂亮的外观掩饰了表面之下的空洞。 人们对世界上日常事物的反应非常复杂,它取决于各种不同的因素。有些因素与消费者无关,而是由设计者和生产者掌控,或者被像广告和品牌形象那样的东西影响。有些是内在因素,来自消费者自己的个人经历。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在你的体验里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一层次都像其他层次一样重要,但对于设计师来说,每一层次都有不同的途径去实现。 [1]记得有一次我在考虑要不要买爱宝琳娜”:来自雨格·巴兰格尔回复我的问卷调查的电子邮件,2002年5月6日。如果想要看看这个瓶子,巴兰格尔说道:“请进入以下网页查看图片,http://wwwapollinaris.de/english/index.html(把鼠标放在‘产品’上,然后点击‘爱宝琳娜经典产品’)。” [2]走进任何一家美国、加拿大、欧洲或亚洲的食品超市”:出自网站“瓶装水网站”,http://www.bottledwaterweb.com/indus.html。 [3]包装的设计者和品牌经理”:出自网站“Prepa......

  1.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2. 信息
  3. 增订版自序
  4. 第一章 日用品心理学[1]
  5. 第二章 日常行为心理学
  6. 第三章 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
  7. 第四章 知晓:约束、可视性和反馈
  8. 第五章 人为差错?不,拙劣的设计
  9. 第六章 设计思维
  10. 第七章 全球商业化中的设计
  11. 致谢
  12. 综合阅读和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设计心理学2:如何管理复杂
  15. 信息
  16. 推荐序
  17. 自序
  18. 导读
  19. 第一章 设计复杂生活:为什么复杂是必需的
  20. 第二章 简单只存在于头脑中
  21. 第三章 简单的东西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复杂
  22. 第四章 社会性语义符号
  23. 第五章 善于交际的设计
  24. 第六章 系统和服务
  25. 第七章 对等待的设计
  26. 第八章 管理复杂:设计师和使用者的伙伴关系
  27. 第九章 挑战
  28. 注释
  29. 致谢
  30. 参考书目
  31.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
  32. 信息
  33. [序言]
  34. 第一部分 物品的意义
  35. 第二章 情感的多面性与设计
  36. 第二部分 实用的设计
  37. 第四章 乐趣与游戏
  38. 第五章 人物、地点、事件
  39. 第六章 情感化机器
  40. 第七章 机器人的未来
  41. 后记 我们都是设计师
  42. 个人感想及致谢
  43. 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44. 信息
  45. 第一章 小心翼翼的汽车和难以驾驭的厨房:机器如何主控
  46. 第二章 人类和机器的心理学
  47. 第三章 自然的互动
  48. 第四章 机器的仆人
  49. 第五章 自动化扮演的角色
  50. 第六章 与机器沟通
  51. 第七章 未来的日常用品
  52. 后记 机器的观点
  53. 设计法则摘要
  54. 推荐参考读物
  5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