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概论(第五版 全彩版)_彭圣芳 主编;武鹏飞 主编;洪雯雯 编著;廖呢喃 编著;邝慧仪 编著;郑冰 编著;尹定邦 名誉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彭圣芳 主编;武鹏飞 主编;洪雯雯 编著;廖呢喃 编著;邝慧仪 编著;郑冰 编著;尹定邦 名誉主编

内容节选

第二节19世纪的设计 工业革命的开始让19世纪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变革时代,铁路、摄影、电报、汽车、电话和飞机等,无一不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在19世纪兴起的新消费文化中,设计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批量生产产品,以及百货商店、广告招贴板和邮购订货单首次出现之后,设计师的角色和设计的社会功能就成为重要的讨论话题。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正是早期工业发展的力量和信心,使19世纪成为一个富于魅力的研究领域。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并非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发展,而是处于不断的尝试之中:在充满错误和激烈的市场生存竞争的简单规律下,逐步而又几乎恣意地发展起来。只有到了19世纪,标准化和机械化的观念才开始真正地对设计产生作用。 一、工业革命的产物——博览会模式 19世纪30年代,社会评论家和资本家开始分析工业革命的社会和环境效应,许多人发现那些效应非常惊人。一些评论家开始陷入对英国过去充满浪漫田园风光的时代怀旧当中,而那些跟工业生产联系更密切的评论家,则由于各种原因而惊异于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果。他们同意这样一个观点:英国虽然在技术方面领先于别国,但并没有充分注意到产品的设计问题,所以市场对消费商品的大规模需求导致审美标准的降低。问题之严重让国会都开始担心英国的设计水准是否会影响贸易水平,于是,国会于1835年决定任命一个艺术暨工业特别委员会来讨论产品设计问题,制订发展计划。在政府干预下,许多重要的新发明出现了,这些新发明很大程度上是对欧洲其他地区,特别是法国设计发展道路的一种反应。委员会决定投资于设计教育和贸易展销会,作为促进工业设计的主要途径。 举办规模盛大的设计展览是19世纪的一个特征。这些事件的目录表印刷成册,就变成了现代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年表。这一年表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渴望、成就和雄心壮志,即通过展览,展示设计的专业面貌,并提供一个讨论机会,以展示关于质量、款式、品位、教育、工业和商业的主要观点和相关论辩。举办设计作品展览的历史最初是在法国开始的,很快传遍了欧洲的其他地方。法国政府于1798年首次组织贸易展览,定名为“工业博览会”(Exposition de l’Industrie),在后来的五十年中又陆续出现十一个这样的博览会。一般来说,法国后来在19世纪举办的博览会最为突出(图4.2.1)。 法国早期的贸易展销会,促使英国政府举办了也许是19世纪最为著名的设计展览——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这个展览的全称是“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or Great Exhibition),由于该世博会展馆建筑的名声,有时也称之为“水晶宫博览会”(Crystal Pal-ace Exhibition,图4.2.2)。这个展览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是维多利亚女皇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1819—1861)与设计改革者亨利·柯尔努力的结果。对英国而言,这是一次炫耀其强大工业实力的机会。展览会官方目录导言称:“像举办这样一个展览会的大事,在其他任何时代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也不可能在除我们自己以外的任何民族中发生。”可以说,在客观上,这个展览是蒸汽机、铁路、动力纺织机等工业革命的产物给英国带来的礼物。 大型展览会被看作是对工业革命后的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庆贺,迎合大众的设计是自信的、大规模的和华丽的。但当时的批评家对这些产品并不十分感兴趣,他们认为展品审美情趣水准普遍较低,而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水晶宫展览的一1889年巴黎主办了19世纪最盛大的一次国际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用埃菲尔铁塔做中心装饰,并且第一次全部用电来照明。这些事件诱发了全球性的博览会。 ▲图4.2.1 1889年法国博览会海报 ▲图4.2.2 1851年,为万国博览会而建的坐落在海德公园的“水晶宫”。 “水晶宫”由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1803—1865)设计而成,它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金属铁架和玻璃建造的大型建筑。博览会的盛行带动工业设计的发展,水晶宫是19世纪工业设计发展下的产物,被誉为“19世纪英国的建筑奇观之一”,也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物。 个有趣的结果,是在1852年建立了制造业博物馆(the Muse-um of Manufactures)。它本来是作为设计师教学基地而兴建的,后来成为南肯星顿博物馆(the South Kenstington Museum),又于1899年更为现名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现在,这个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设计的收藏。该馆的第一任馆长亨利·柯尔,率先收集了当时的设计作品作为教学材料。该博物馆的这种做法后来被世界多国效仿。1863年,维也纳应用美术博物馆......

  1. 信息
  2. 第四版(全新版)前言
  3. 第五版前言
  4. 第一章 作为学科的设计
  5. 第一节 设计的理论阐述
  6. 第二节 设计研究的现状
  7. 课后回顾
  8. 第二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
  9. 第一节 功能需求的设计
  10. 第二节 心理需求的设计
  11. 第三节 设计附加值
  12. 课后回顾
  13. 第三章 设计溯源
  14. 第一节 史前设计:距今约250万年前—约公元前3500年
  15. 第二节 古代设计(上):公元前3500年—公元16世纪初
  16. 第三节 古代设计(下):古代建筑
  17. 第四节 近代设计:15世纪初期—1769年
  18. 课后回顾
  19. 第四章 现代设计
  20. 第一节 机器革命
  21. 第二节 19世纪的设计
  22. 第三节 现代主义设计
  23.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
  24. 课后回顾
  25. 第五章 设计的现代分类
  26.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
  27. 第二节 产品设计
  28. 第三节 环境设计
  29. 第四节 新媒介设计
  30. 课后回顾
  31. 第六章 设计师
  32.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33. 第二节 设计师的类型
  34. 第三节 设计师的从业指南
  35. 第四节 设计师的业务发展
  36. 课后回顾
  37. 第七章 设计批评
  38. 第一节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39.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40. 第三节 设计批评的特殊方式
  41. 第四节 设计批评的理论
  42. 课后回顾
  43.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