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疗愈的力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_【美】乔恩·卡巴金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乔恩·卡巴金

内容节选

第十七章填满每一个时刻 为了应对头脑中那些通常由瞬间感官印象引起的、让我们扰人又自扰的烦忧,我们倾向于不断地填塞自己所有的时光,这样就不会无所事事或无聊,也不必去应对宁静的生活状态。 即使是在工作,我们也总会从一件事情跳到另一件。这些事情可能是查看即时消息或电子邮件、打电话、发信息、刷朋友圈、分享快照、阅读报纸、翻阅杂志、在电视上浏览频道、在流媒体上观看电影,或是打开冰箱、一上车就打开电台、忙各种杂事,或是强迫性地打扫房间、躺在床上看书、说些和此刻毫无关联的废话,这一切只是反映了不断困扰着我们的胡思乱想。而所有这些以及更多消磨时间的常见方法——至少其中一些是维持生活和处理重要事务所必需的——也让我们永远无法专注于当下,保持完全清醒。 如果我们在这些冲动一出现就注意到它们,那么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实际上(所有双关语都是故意的)沉迷于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们习惯性地掠过每一个瞬间,用活动和事情去填满它们,但并未真正置身其中。 我们填满了时间,然后奇怪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用各种方法来让自己分心,就像分流河水,然后想知道——在某些时刻,我们短暂地对一切抱以更多的关注——我们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为什么我们感觉与目标、与最深处的渴望、与满足感、与平静、与我们内心的真实,以及与他人之间的深厚联系都相隔甚远。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可能想知道生活把我们带到了何处,或者为什么事情没有比现在更好、更令人满足,在几个糟糕的夜晚后,我们的注意力又习以为常地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让我们短期内感觉更好。我们不得不想办法打发时间,否则我们可能会感到时间是那么的冗长、空虚和可怕。 或许,当我们直面问题时会发现,我们实际上害怕拥有时间,即使我们抱怨时间总是不够用。或许,我们害怕如果我们不再打扰自己,或者我们不再把所有的时刻都填满,只是安于当下,即使只是片刻,究竟会发生什么。也许,我们拥有的时间恰到好处,却忘记了如何明智地使用它。 安顿在自己的身体里,简单地感受活着,即使只是片刻,这是种怎样的体验呢?例如睡前五分钟躺在床上或闲坐着,或者可以选在一天开始的时候,甚至在起床之前。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你当然会发现答案,只要顺其自然,不让任何事情填满当下,尤其是对未来和你“应该”完成的一切的焦虑,或者对已经发生但未如你所愿的事情的愤恨。如果这些情绪出现并开始在你的内心蔓延,你可以试着去觉知到它们,特别是那些不耐烦、愤怒、恐惧、担心、怨恨或悲伤的情绪。你可以尝试看看在这种感觉中徘徊是什么感受,沉浸在其中,坚持比你认为可承受的再久一些。这时你可以问问自己,觉知到不适或烦扰是否让你不爽或不安。即使你处在焦躁不安的状态,也可以在洗澡的时候觉知自己是否真的在洗澡,还是说你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别处,被杂事填满,忘记回归此时此地——感受洒落在你皮肤上的水珠。 即使是在假期里,我们也会把所有的时间都填满,拼命地想要玩得开心,最后却奇怪时间怎么都过去了,或者回家后感到隐约的不满。我们有照片证明我们到了某处,但我们真的在场吗?这张“来自边缘的明信片”上写着: 过得很开心。如果我在那儿就好了。 有人曾经在正念减压静修专业培训结束时用这句话来描述他为期7天的经历。人们大笑起来,因为我们都非常清楚大脑通过频繁地离开此刻来填满自己,眼睁睁看着这种分心不停发生,即使在练习冥想时也如此,真是令人羞愧。实际上,这在练习冥想时尤其突出,因为当我们如此仔细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时,我们会更加清楚地看到这种情况。记住松尾芭蕉的这句诗(参见《觉醒: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正念》中的“听”一章): 即使在京都, 听到杜鹃的啼鸣, 我也想念京都。 即使独自一人,即使在原始的荒野,我们也很容易用憧憬、遐想、期盼等关注于事物或用“观光”的渴望来填充时间。这些身心的波动都可能使我们与自然或当下的事情分离开来,让我们去预测未来,或陷入记忆或欲望中。观光者可能无法真正看到感兴趣的或重要的事物,甚至看不到你有幸看到的景色。你总是在寻找更好的时刻、更美的景色、更棒的体验。如果你看到一只小熊,你会嫌离得还不够近;或者你觉得自己只看到了鲸鱼的尾叶,错过了鲸鱼破水而出时的全身。 在满脑这种想法的那一瞬间,我们可能就完全错过了鲸跃时的声响,或一只狐狸的叫声。我们也可能会错过寂静,甚至是原始旷野中的寂静,因为心灵总是被自己发出的噪声所充塞,以至于无法察觉。这样一来,我们就如此轻易地错过了当下的瞬间,越过思考和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前往其他地方,寻求新的刺激,无论我们思想中的渴求有多么强烈,无论在短暂的快乐和难过中我们能合理化多少欲望。 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时刻问道:“是谁需要这些新的刺激?”“刺激到底指的是什么?”“这种刺激会带来什么?” 躺着看云,沐浴在鸟鸣声或荒漠的微风里,感受周身的气流,从峡谷的山壁散发出来的热气,在石头上嬉戏的阳光;或是当你约会迟到,正试图......

  1. 信息
  2. 作者简介
  3. 译者简介
  4. 当代正念大师卡巴金作品
  5. 前言
  6. 第一部分 疗愈的可能性:精神和身体领域
  7. 第一章 感知觉能力
  8. 第二章 与自我无关?但是,拜托……那我们还是我们眼中的自己吗
  9. 第三章 不割裂
  10. 第四章 不分离
  11. 第五章 时间与空间的定位:致吾父的颂歌
  12. 第六章 正交现实:在意识上的旋转
  13. 第七章 正交制度
  14. 第八章 一项关于疗愈和心灵的研究
  15. 第九章 关于幸福的研究:冥想、大脑和免疫系统
  16. 第十章 小矮人
  17. 第十一章 本体感受:身体的体验感觉
  18. 第十二章 神经可塑性与可能性的未知极限
  19. 第二部分 站在自家门口
  20. 第十三章 我听不见自己的想法
  21. 第十四章 我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了
  22. 第十五章 忙碌的不忠
  23. 第十六章 自我打扰
  24. 第十七章 填满每一个时刻
  25. 第十八章 抵达某处
  26. 第十九章 你无法从此处抵达彼处
  27. 第二十章 “压力山大”
  28. 第二十一章 对话与讨论
  29. 第二十二章 正襟危坐
  30. 第二十三章 你疯了
  31. 第二十四章 相变
  32. 第二十五章 自产自留
  33. 第二十六章 理想化的练习只是另类虚构
  34. 第二十七章 你想干吗
  35. 第二十八章 谁赢了超级碗
  36. 第二十九章 傲慢与权力
  37. 第三十章 死亡
  38. 第三十一章 死前的死亡(一)
  39. 第三十二章 死前的死亡(二)
  40. 第三十三章 不知道的心
  41. 第三十四章 爱上我自己
  42. 致谢
  43. 相关阅读
  44. 正念冥想
  45. 静观自我关怀
  46. 积极人生
  47. 心理学大师经典作品
  48. 抑郁&焦虑
  49. 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