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现在的自己_韩卓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韩卓
内容节选
要有拒绝别人的勇气 亲爱的: 有时候,你容易对不好的人心软,拒绝不好的人时,自己还会感到愧疚。 这的确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但请相信我,为这种“复杂心情”烦恼的绝不是“少见的倒霉事”,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烦恼。 根据我的观察,感到难以拒绝他人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不愿意面对冲突,可能是过分担心对方会出现的反应,比如失望、不满等,也可能是拒绝后会触发对自我的负面评价——“我其实并非无所不能,我其实不爱乐于助人”。 在心理学中,我们可能会说,这是缺乏“果敢”的表现。缺乏果敢的表现包括面对部分场合,难以表达心中的想法、感受,甚至最后不得不违背自己原本的心愿,去做一些符合“他人”期望,而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那么,什么是果敢呢?果敢,对应的是英文里的assertiveness,这个词不太好翻译,但是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果敢的人,敢于勇敢地捍卫自己的边界和权益,当然这完全不是说要自私的意思,而是说能够没有负担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并且更加从容坚定地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 如你在信中提到,已经决定想要拒绝这位所谓“不好的人”,那么,就要学会如何从容且坚定地说“不”。从认知的层面来说,拒绝一个人的请求,并不意味着全然否定这个人,更不意味着否定你们两个之间的关系。 具体的实操技巧呢,我的建议是,多在行为的层面练习去说“不”,从一些小事开始练习。我们的态度是真诚的、温柔的,但同时又是坚定不移的,甚至不用做太多的解释。试着放下那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多尝试从容的语气,并且尝试多用第一人称“我”来进行表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例如,“不好意思,我这会儿真的抽不开时间帮你做这个”,而不是“事情真多,不知道怎么帮你呢”这种模糊不清的表述。 练习的时候,在心里默念:“我有权利拒绝我不想做的事情。”这种练习可以先从陌生人或者比较疏远的人开始,比如拒绝同学或者同事那些不合理的或让自己感到很不舒服的请求。到最后最困难的,是对比较重要的或亲密关系对象说不。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复杂。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就正在这种复杂、矛盾的烦恼中。她前段时间还在向我抱怨:“我明明知道前任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并且这些不好的地方在我脑袋里很清晰,但是我还是想要跟他在一起,我这是什么心理啊,纠结得不行。” 这个过程真的非常纠结和辛苦。如果你的烦恼中也包括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首先,请给自己一个接纳的空间,告诉自己,这样的心理在分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实是很正常的。 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有研究告诉我们,分手后,人处于情感极度失落的状态下,大脑中负责感受身体痛苦的区域其实会被“点亮”,就好像真的经历身体疼痛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心痛难耐;同时还会引发戒断症状,和吸毒者脱瘾症状类似,我们会“好像上瘾了一样”“忍不住地”去回忆过去,去想念前任,甚至就像我这位朋友所说,想回去和他在一起。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首先尝试着允许自己难过、煎熬。这个在我们之前的告别分手痛苦那期里也涉及过。 但接下来,想要打断这个“忍不住上瘾”机制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试着真的看见自己,明确自己的需求,并优先满足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关爱”——清楚地意识到你自己值得被爱、值得被珍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学习的所有应对技巧,都是以这个核心——自我关爱的信念为基础的。在每次忍不住回忆过去,想复合的时候,我们也要看见,自己在曾经的这段关系中,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甚至是曾经受到的伤害是什么,然后去看看,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哪怕不顾一切回到之前的关系中,是不是也只是痛苦的再次循环呢?所以想到如果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回到从前,也不过是痛苦的重复,是不是想要复合的冲动就被浇灭了一大半呢? 心理学研究也指出,我们还可以采取的应对技巧包括回想前任的缺点。比如,反复地告诉自己:“前任当时的那些做法和态度,我其实完全没有被尊重,不分手留着过年吗?”或者“他自以为有优越感的评头论足,或者放大我的缺点想要操控我的行为”。类似这种,我们要把“自己”给拎出来,反复问自己,当时经历了什么?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是要尊重心里的感受,还是要在回忆的滤镜下,再回到那段关系中自作自受呢? 当我们足够关爱自己,将自尊维护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并且在关系中看见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能够相信,自己是值得一段更好的关系的。同时,我们也要相信,当下的纠结是正常的,是大多数分手必经的过程,只要再给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当然,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习惯了在关系中把自己的需要压抑住,或者藏起来,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或者维持关系,那么分手后,就更有可能继续重复这种模式,反复思虑对方的感受、替曾经受过的伤害开脱、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或者忽略自我,最终,这些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所以,面对不同的关系对象说“不”、坚定地捍卫自己的自尊,也许并不是......
- 信息
- 把爱自己变成一种习惯
- 放下执念,手里的球也许可以落下一两个
- 01 把爱自己变成一种习惯
- 一键暂停自我否定
- 别再反复咀嚼那些坏情绪
- 早点从有毒的经历中走出来
- 学会快速摆脱抑郁情绪
- “自我慈悲”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 专业反抑郁指南
- “回避型人格障碍”不是你的错
- “冒名顶替综合征”不可怕
- 别担心“社交牛杂症”
- 让你更快乐的“抱抱荷尔蒙”
- 02 现在就开始做更好的你
- 像运动员一样对抗压力
- 激发自己的内驱力
- 躺平不是对抗焦虑的唯一办法
- 别让“替代性创伤”影响你的生活
- 与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
- 要有拒绝别人的勇气
- 不要在意“别人家的孩子”
- 告别身材焦虑
- 打败贪食症
- 03 让自己有更好的亲密关系
- 真爱你的人不需要讨好
- 走出“我并不那么需要你”的困境
- 不必复制父母的爱情
- 回家过年心理指南
- 不要被“焦虑型依恋”困扰
- 别把最糟糕的脾气给最爱的人
- 如何应对冷暴力
- 怎样面对“恋爱脑”
- 如果爱得不到回应
- 异地恋也没那么糟
- 如何看待“恐恋”“恐婚”
- 远离恋爱中的“暗黑三人格”
- 失恋了也没关系
- 像爱最好的朋友一样爱自己
- 后记: 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