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逗了,费曼先生!_【美】理查德·费曼;拉尔夫·莱顿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理查德·费曼;拉尔夫·莱顿
内容节选
根据1975年在圣巴巴拉市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关于科学与社会的第一次圣巴巴年度讲座”中的一次讲话改编。“从低处看洛斯阿拉莫斯”是《洛斯阿拉莫斯忆事》(Reminiscence of Los Alamos)中的九篇演讲中的一篇。(Reminiscence of Los Alamos,1943—1945,edited by L.Badash et al.,pp.105~132.Copyright(c)1980 by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 Holland.)——原注 从低处看洛斯阿拉莫斯 当我说“从低处看洛斯阿拉莫斯”的时候,我是实话实说。在目前,在我的专业领域里,尽管我是个有点儿名气的人,可在当时,我完全不是个有名气的人。我开始参加“曼哈顿计划”的时候,甚至连个学位也没有。对你讲洛斯阿拉莫斯的故事的许多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对某些军国大计都忧心忡忡。没什么军国大计让我忧心忡忡。我总在下层扑腾。 有一天,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我的房间里工作,鲍勃·威尔逊(Bob Wilson)进来了,说他已经得到资金,要做一项秘密工作。他本不该对任何人提起这个,但他要告诉我,因为他知道,一旦我知道他要干的是什么,我就会明白我非得入伙儿不可。因此,他告诉我,把铀的几种同位素分离开,最终为了造一个炸弹。他有一种办法,可以把铀的同位素分离开(和最终用来造炸弹的那一种不同),他想发展这种方法。他把这个告诉了我,说:“有个会……” 我说,我不想干这个。 他说:“那好吧,三点有个会。会上见。” 我说:“你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我,没关系,因为我不会告诉任何人,但我不干。” 因此我就回头去忙我的学位论文了——忙了大约3分钟。然后,我在地板上来回踱步,想这事儿。德国人有希特勒,他发展原子弹的可能性是明摆着的。他们在我们之前发展起这东西,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决定三点去开会。 到四点,我已经在一个屋子里伏案工作了。我在忙着计算,看这个特别的办法,是不是会受到从离子束中得到的电流总量的牵制,等等。我就不说得过细了。但我得在那儿工作,我得写论文。我尽可能卖力地工作,尽可能快地工作,好让那些在那儿建造设备的人马上进行实验。 这像是那种电影,你看到一台设备在“嘟、嘟、嘟”地响。我每次去看这设备,它就变大了些。当然,实际上发生的事情,是所有的伙计都决定为此工作,都把他们的科研停了下来。在战争期间,全部的科研工作都停了,除了洛斯阿拉莫斯做的这一小块儿。这也不算什么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它属于工程。 来自各种科研项目的全部设备,都凑一块儿,弄成了这么一个新设备,好做实验——分离铀的同位素。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也把自己的工作停了,尽管过了一阵子之后,我确实休了6个星期的假,把学位论文写完了,刚好在到洛斯阿拉莫斯之前,拿到了学位——因此,我的地位并不像我让你相信的那样,低到那么个程度。阿瑟·霍利·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1962),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康普顿效应而与他人共获1927年诺贝尔奖。哈罗德·克莱顿·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1893—1981),美国化学家,因发现氘(重氢)获得1934年诺贝尔奖。伊西多尔·伊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1898—1988),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物理学家,曾获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尤里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2—1967),美国物理学家,他于1942—1945年间在第一颗原子弹的研究过程中,指导了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的实验室工作。 我在普林斯顿见到了许多大人物,这是我参加这个项目较早时候的有趣经历之一。我以前没见过几个大人物。但是,有个评估委员会,不得不一直帮我们的忙,并且帮我们在最后决定我们将用什么办法来分离铀的同位素。这个委员会有像康普顿 、塔尔曼(Tolman)、史密斯(Smyth)、尤里 、拉比 、奥本海默 这些人。我参加这个委员会,是因为我懂分离铀同位素的方法的理论,因此他们要问我问题,跟我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一个人先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比方说,康普顿会解释一个不同的论点。他会说,那个事儿会是这个样子,而他完全对。另一个家伙会说,那好,也许吧,但存在另一种与它相左的可能性,我们不得不加以考虑。 因此,满桌子的人,意见不一,众说纷纭。康普顿不重复也不强调自己的论点,这叫我既吃惊,又不安。最后,塔尔曼,他是主席,会说:“好了,听了这么多论点,我猜康普顿的论点是最好的,现在我们必须开始干了。” 委员们可以提出一大堆想法,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还得记住别的伙计们说的是什么,因此,到最后,决定是根据最好的看法做出的——把一切做了归纳——不需要说......
- 信息
- Richard P. Feynman
- 诺顿平装本手记
- 前言
- 导言
- 第1部分 从法洛克维到麻省理工学院
- 他动动脑袋瓜子就能修好收音机!
- 菜豆
- 谁偷了门
- 拉丁语还是意大利语?
- 总想逃避
- 米特普拉斯特公司的首席化学家
- 第2部分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岁月
- “别逗了,费曼先生!”
- 我——!
- 猫地图?
- 魔鬼头脑
- 搅和油漆
- 别具一格的工具箱
- 测心术
- 业余科学家
- 第3部分 费曼,炸弹和军队
- 嘶嘶的信管
- 考验猎犬
- 从低处看洛斯阿拉莫斯
- 撬锁贼碰到了撬锁贼
- 山姆大叔不要你了
- 第4部分 从康奈尔大学到加州工学院,接触巴西
- 讲派头的教授
- 有问题吗?
- 我要我的一块钱!
- 你就这样问她们?
- 幸运数字
- 又是这个美国人!
- 什么话都会说
- 照您吩咐的,老大!
- 盛情难承
- 第5部分 一个物理学家的世界
- 你解狄拉克方程吗?
- 百分之七的答案
- 十三次
- “鸡母牛,鸡母牛!”
- 但那是艺术吗?
- 电是火吗?
- 书好书坏,看看封面
- 诺贝尔的另一个错误
- 把文化带给物理学家
- 巴黎见分晓
- 另类状态
- 野狐禅科学
-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