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史学(第28辑):近现代城乡经济与社会专号_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内容节选
本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青年项目“新中国供销合作社与国家商业体制变迁研究(1949~1962)”(项目编号:23YJC770017)阶段性成果。 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合作社思想的源流与转向 李玉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玉蓉 摘要 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取法列宁的合作社思想与苏俄革命中的合作社经验,将合作社作为一种革命手段,首先致力于在工人运动中推行工人消费合作社,通过消费合作来改善工人生活,但单纯的经济合作社随着工人运动受挫而式微;继而在转向农村革命的过程中,开始探索符合农村革命的合作社模式。1920年代中共的合作社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发生重要转向,即从学习苏俄的城市工人消费合作社转向农村合作社,开始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农村合作社路径,对三四十年代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合作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合作运动 工人消费合作社 农村革命为论述方便,以下简称“苏俄合作社”。陈婉玲:《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博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2008;赵泉民:《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合作主义思潮论析》,《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John Fitzgerald,“Warlords,Bullies,and State Building in Nationalist China:The Guangdong Cooperative Movement,1932-1936,” Modern China 23.4(1997):420-458。田有煌:《合作运动中的苏维埃政府和民众的选择——以中央苏区消费合作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熊吉陵、黄诚:《论中央苏区时期的农村合作制经济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刘宝联:《闽西第一个消费合作社》,《福建党史通讯》1985年第5期;黄伟英:《中央苏区合作社建立的原因及其功能探析》,《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毋翔宇:《中央革命根据地消费合作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3;刘维菱:《中央苏区合作制经济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合作”,在1920年代成为一个集合了诸多政治理念与经济构想的综合概念;“合作社”,则在1920年代成为国共两党争相组织经济与集合民众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在1920年代宣传合作社理念与建立合作社组织,受到苏俄(联)合作社 的影响,但在推行合作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并非完全照搬苏俄合作社模式,而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开始探索其特有的合作社道路。有关1920年代中国合作思想与合作运动的论著侧重于研究西方合作主义思潮、国民党合作社政策、乡村建设运动; 或侧重于关注中国共产党在进入苏区之初发展合作社的背景、功能与意义。 但对于中共合作社思想来源及演变过程的研究比较缺乏,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工人消费合作社转向农村合作社这一问题仍值得进一步论述。本文在综合爬梳1920年代的相关史料和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具体思想传播、路径选择与历史实践中,经历了从城市合作社到农村合作社的转向,并且在合作社实践中对苏俄合作社模式进行了扬弃,在1920年代后期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时,逐渐开启中国共产党的合作社道路。 一 苏俄合作社理论的输入与传播 传统中国社会中始终存在互帮互助的习惯和传统,宗族、乡邻、同行等组成各类地缘、血缘或者综合性的共同体与经济组织。然而,20世纪初期中国合作思想的兴起与传播,虽有源于传统社会内在精神的部分力量推动,总体来说却是取法于外,主要有两种思想来源:一种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导致的贫富差距引发的合作主义思想,另一种是苏俄合作社思想。这两种思想由于其孕育土壤不同、传播者侧重点不同,对于中国1920年代合作社的路径选择与历史实践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陈登皞:《消费合作问题》,《现代评论》第6卷第146期,1927年9月24日,第9页。 20世纪初期合作思想的讨论者,最初大多为新型知识分子。他们在接触西方的合作主义思想之后,将首发于欧洲资本主义土壤中的合作主义思想看作中国社会改良的一剂新药,希冀其具有改良社会之效果,因而将西方合作主义思想引入中国并进行传播。经过知识分子的早期推广与改良,20世纪初期形成了一种温和的合作思想传播和发展模式。不过,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在1920年代初仍然是零散的,一些人认为民众的不合作、不合群观念严重,犹如一盘散沙,难以发展社会事业,一般民众没有认识到消费合作社利己利他的好处,“纵使一旦召集起来也是乌合之众,逆料不能保持久远”。同时,也有人将消费合作社与“托拉斯混为一谈”,因此“他们畏畏葸葸地趔趄不敢近前,只怕给人们骗去,上了当了”, 影响了合作社发展......
- 信息
- 导语
- 专题研究
- 清末民初城乡变动下士绅的新角色
- 民国初期新疆省政府整顿财政税收的历史考察
- 民国时期金城银行工矿企业放款投资研究
- 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合作社思想的源流与转向
- 建设工业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选择(1949~1957)
-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建设力量配置的异位与优化
- 上海小三线建设支农工研究
- 美国工程师与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在中亚的灌溉工程建设
- 学术评论
- 近代企业史研究的另一种图景
- 读史札记
- 西南联大时期北大史学系主任考
-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