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财报(第三版)_肖星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肖星
内容节选
一家公司的营运能力怎么样? 企业的投资回报决定于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效益可以用净利润率和毛利率来表现,效率则可以通过总资产周转率表现。可是,资产有那么多种类型,又怎么会只有总资产周转率? 的确如此,我们其实可以算出每一项资产的周转率。一般来说,用营业收入除以某项资产就得到该资产的周转率。例如,用营业收入除以总资产,就得到了总资产周转率;用营业收入除以应收账款,就得到了应收账款的周转率;用营业收入除以流动资产,就可以算出流动资产的周转率;用营业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就得到了固定资产的周转率…… 看上去,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可就在这个时候,偏偏就有“人”要跳出来唱反调。虽然用以营业收入除以存货的方法计算存货周转率并非不可行,但现实中存在着一种更为常见的方法——用营业成本除以存货。因为在被出售之后,存货就转化成了营业成本,所以人们更习惯用以营业成本除以存货的方式来计算存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企业在一定时期营业收入同平均资产总额(可以用期初与期末资产总额之和除以2得到)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高,说明总资产周转越快,反映出销售能力越强。 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营业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可以用年初与年末应收账款之和除以2得到)的比值,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表示企业从拥有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等于365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分析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流动资产周转得快,可以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企业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该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利用固定资产效果越好。 存货周转率: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也可以用营业收入)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当把这些资产的周转率计算出来之后,我们发现,它们其实相当有用。通过计算周转率,我们可以得知周转的周期。 比如说,用3100万元营业成本除以500万元存货便获得了存货的周转率,为6.2次/年。这说明,存货在一年中要周转6.2次,平均每59天周转一次。也就是说,从采购原材料到卖出产品,这家企业需要59天的时间。 又比如说,用4300万元营业收入除以1300万元应收账款,就获得了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即3.3次/年。既然一年周转了3.3次,应收账款周转一次的时间就大约是4个月,也就是111天。这就意味着,从企业卖出产品,再到收回所有货款,一共需要111天。 再比如说,用4300万元的营业收入除以3670万元的流动资产,就可以算出流动资产的周转率,为1.2次/年。流动资产的周转率其实是由各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权平均决定的,按它们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来加权。 用营业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就得到了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当用4300万元营业收入除以5700万元固定资产之后,我们得出固定资产的周转率为0.8次/年,也就是说花费一年时间还无法周转一次。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根据公式,总资产的周转率也很容易计算。用4300万元除以9520万元,就得到了总资产的不到0.5次一年的周转率。 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营业成本,在计算周转率时都是分子,它们都是来自利润表的数字;而周转率的分母则是各个资产项目,是被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小时候常常碰到这样的应用题,小红从A点到B点需要走10分钟,她一小时能走3公里,问A点离B点有多远。我们得先把速度单位从每小时多少公里换算成每分钟多少公里,才能进一步计算。 同样的道理,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通通是时点数据,而利润表则表现了一段时期的数据,如果用时段数据直接除以时点数据,二者是不匹配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会计们总算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用营业收入或者营业成本除以这项资产在一年当中真正的平均水平,一般用这项资产期初数额与期末数额之和除以2来计算这个平均水平。在本书的举例中,为简便起见,我们统一用各项资产的期末数额,而非各项资产的平均值,计算各项资产的周转率。例如,用全年的营业成本除以年末存货数额计算存货周转率,用全年的营业收入除以年末应收账款数额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但在实际计算中,我们还是用期初与期末数额的平均值来计算更为准确。 这就是周转率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很有效地衡量一家企业的营运......
- 信息
- 再版序
- 推荐序
- 自序
- 引言 会计是什么?
- 资产负债表:企业的照相机
- 在会计眼中,企业都在忙些什么?
- 流动资产包含哪些项目?
- 非流动资产包含哪些项目?
- 孤立的资产怎么组成鲜活的企业?
- 资产如何计价?
- 历史成本有哪些含义?
- 哪些概念容易与资产混淆?
- 有多少负债要还?
- 股东都有些什么权益?
- 资产负债表透露了什么信息?
- 利润表:企业的摄像机
- 获取利润的第一步是什么?
- 获取利润的第二步是什么?
- 获取利润的第三步是什么?
- 获取利润的第四步是什么?
- 获取利润的最后一步是什么?
- 第二张财务报表是什么?
- 财务报表的诞生和内在逻辑
- 成立新公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 生产成本在哪里?
- 为什么会有人做赔本的买卖?
- 固定成本搞出了什么“乱子”?
- 销售活动对财务报表有什么影响?
- 研发支出对财务报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 财务报表是怎样诞生的?
-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有什么关系?
- 解剖现金流量表
- 现金流量表的真相是什么?
- 一家公司的现金是怎样流入和流出的?
- 现金流量表为什么存在?
- 现金流量表是怎样产生的?
- 活用三张报表,打通财务数据经脉
- 为什么每家企业都需要这三张财务报表?
- 银行家和投资人最爱哪张报表?
- 收购一家公司时,资产和负债谁更“危险”?
- 怎么做同型分析?
- 怎样用比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 一家公司的营运能力怎么样?
- 一家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怎么样?
- 一家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怎么样?
- 找出影响财务数据的因素
- 影响财务数据的因素有哪些?
- 行业大环境对企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 造纸行业和家电行业有多大差异?
- 行业差异如何影响造纸企业和彩电生产企业的财务数据?
- 造纸企业的财务数据经历了怎样的动态变化?
- 彩电生产企业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 战略定位和执行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
- 怎样的公司才算是好公司?
- 好公司是什么样的?
- 衡量企业投资资本回报率的及格线是什么?
- 投资资本成本怎么算?
- 什么是赚钱?
- 企业靠什么赚钱?
- 股东提高收益得靠什么?
- 给自己的公司照镜子
- 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 A公司怎样一步步输掉营业成本?
- A公司怎样在三项费用上落了下风?
- A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为什么会被“秒杀”?
- 未来的A公司会变成什么样?
- 控制风险的要诀
- 健康企业的现金流有哪些特征?
- 各种现金流都为正的企业是不是好企业?
- 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的企业要关注什么?
- 只有健康经营活动现金流的企业是好还是坏?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的企业怎么样?
- 三张报表之间有何关联?
- 为什么利润表通常比现金流量表更重要?
- 什么情况下现金流量表比利润表重要?
- 什么样的公司更应该关注现金流?
- 什么样的公司更关注利润?
- 利润和现金流究竟哪个更重要?
- 结语
- 财务分析应用在哪些领域?
- 在企业内部决策中该如何应用财务数据?
- 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如何应用财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