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增补版)_万维钢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万维钢

内容节选

超强记忆力是邪道功夫 圆周率 π = 3.1415926535……我只能背到小数点后第10位,而很多小孩子都能背到几十甚至上百位。人们用圆周率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圆周率就好像唐诗一样是孩子必背的。我的圆周率背诵成绩拿不出手,但我对此并不感到惭愧。 世界上有很多功夫可以把“简单”积累成“复杂”。比如你研究过很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在你脑子中发生化学反应,让你思考的方式跟解过的每一道题都不完全一样,举一反三甚至上一个档次,正所谓“从量变到质变”。记忆力功夫可没有这样的效果。你背了很多位圆周率……也就仅仅是背了很多位圆周率而已。 但是记忆力可以用来表演。人们一提《最强大脑》,首先想到的就是记忆力。这种表演级别的超强记忆力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我们需要知道三点。 第一,正常人要是愿意练,也可以练成这么神奇的记忆力。 第二,再强的记忆力,也不能——用一句王朔的话说——“把胳肢窝变成海参”。 第三,特别强的记忆力,反而有害。 1.高人 2005年11月,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4岁的研究生吕超,在数台摄像机和众人的共同见证下,用24小时零4分钟,把圆周率背诵到了小数点后67 890位,而且中间没有出过错。这是当时新的世界纪录。吕超,一个非常普通的年轻人,把67 890个完全没有规律的数字,按照顺序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了。我看到新闻,说有个乌克兰医生把圆周率背到了3000万位,但我对此表示强烈怀疑。维基百科显示的纪录就是日本人的10万位。 不过吕超的纪录并没有保持多久,紧接着2006年10月,一个60岁的日本人,心理健康顾问原口秋良,突破了10万位。这种一破纪录就提高3万多位的局面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离人类的记忆力极限还差得很远,如果吕超愿意,也许他可以在几年之后突破20万位 。 他们是怎么背的呢? 记忆数字的一个民间办法是所谓“谐音记忆法”。我国长期流传的一个背诵圆周率的方法就是把3.14159给谐音成“山巅一寺一壶酒”这种半通不通的顺口溜,就好像某些人喜欢把“918”想象成“就要发”一样。用这种方法记忆电话号码和车牌号肯定好使,也许有人能用这种方法把圆周率背诵到100位,但是到1万位,不可能。谐音出来的东西本身并不通顺流畅,背诵谐音诗未必比直接背诵数字容易。 专业选手的技术,是“形象化”。我先说一个最基本的例子。 假设有人用稍慢一点的语速念出如下一份有10种东西的列表,你能不能听一遍就把它记住,并且在5分钟之后还能按照原有顺序回忆出来呢?1. 汽车 2.苹果 3.房子 4.水杯 5.铅笔 6.乞丐 7.电脑 8.气球 9.炉子 10.窗帘 对没经过训练的人来说这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我曾经亲自试过,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你就能学会记忆所有这样的列表! 首先你要把1~10这些数字给形象化,让它们在你心中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比如你可以采用如下这个形象系统:1. 油条 (数字“1”长得像一根油条) 2.傻子 (东北口语“二”) 3.山 (与“3”谐音,以下都是如此) 4.死亡 5.我 6.路 7.妻子 8.发财 9.酒 10.足球 (10号球员最重要) 你可以选择任何最符合自己直觉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要永远不变,固定在你的大脑里。以后每当你看到数字“1”,你脑子里反映出来的形象就是一根油条——这就是“1”的长相。 有了这个形象系统,再记忆任何清单就都简单得多了。你要做的就是编故事。你要把每个数字的固有形象和它对应的物品联系起来。上面那个清单,别人一边念,你一边在脑子里想象如下场景:1. 一边吃油条一边开车,方向盘上全是油 2.苹果电脑,傻子都会用 3.山景房 4.喝杯水中毒而死 5.我用铅笔写字 6.…… 这些场景不追求合理,而且是越不同寻常、画面越刺激、越能带来情感波动越好。比如“7.电脑”,与其想象成“妻子用电脑”,不如想象成“怎么才能说服妻子同意我买个高级电脑”。“5.铅笔”也可以想象成“我用铅笔当武器”……最好是“我被铅笔刺中”。 从计算机的角度讲,形象画面显然比抽象数字占用多得多的内存,但是人脑就是这么一个特别善于记录形象画面的设备。这个方法的功效立竿见影,哪怕再过半小时,有人问你:“2是什么?”你马上就能回答:“苹果。”萨姆布鲁克的Phonographic System of Mnemonics,Summary of Class Tuition一书中讲到了这个记忆法,最早出版于1923年。但有人考证他1889年就已经发明了这个技术。 这个方法当然不是我发明的,它来自古罗马和古希腊人就知道的“轨迹记忆法”(Method of Loci)。其现在的这个形式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可能见于约翰·萨姆布鲁克(John Sambrook)写的一本书中 。 吕超记忆圆周率的方法,以及任何专业记忆大师记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法,......

  1. 信息
  2. 内容简介
  3. 科学作家的理想
  4. 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5. “反常识”思维
  6. 别想说服我!
  7. 真理追求者
  8. 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9. 一颗阴谋论的心
  10. 健康的经济学
  11.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12.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13.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14.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15.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
  16.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17. 用强力研读书
  18.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故事
  19.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20. 夺魁者本色
  21.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22.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23. 超强记忆力是邪道功夫
  24. 忘记是为了更好地记住
  25. “创造性思维”的三个迷信
  26. 到底什么是发散思维
  27. Part Three 在现代生存
  28. 想要提高效率,就得不公平
  29. 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一种理性
  30. 贫困病
  31. 低收入者重视集体,高收入者强调个人
  32. 优等生、奇人和猛人:斯坦福商学院都招什么人?
  33. 哈佛商学院是门特殊生意
  34. 权力带来的脑损伤
  35. Part Four 霍金的答案
  36.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37. 摆脱童稚状态
  38. 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39. 科研的格调
  40.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41.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42.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43. 怎么理解特别大和特别小的数?
  44. 安慰剂效应与对世界的认识
  45. 反安慰剂效应和养生之道
  46. P<0.05:科学家的隐藏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