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转化情绪:跨诊断的情绪聚焦疗法指南_【加拿大】莱斯利·S.格林伯格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加拿大】莱斯利·S.格林伯格

内容节选

第5章共情同调 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所介绍的,转化情绪的治疗遵循一个两阶段的方法——抵达和离开情绪体验(Greenberg,2002)。在第一阶段,治疗师倾听来访者的叙述,让故事及其情绪意义浮现。在这个阶段,治疗师要致力于激活核心情绪模式,接触痛苦的非适应性情绪。他们会在各种不同的步骤中完成这一系列任务,其中首要的步骤就是共情同调。这是本章要探讨的主题。 对情绪的共情同调(empathic attunement)是对他人内心世界情绪性、运动感知性的觉察,体会对方的节奏、感觉和体验,以一种想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身体感觉中。感同身受地跟随情感在更大程度上是右脑工作过程而非分析性的左脑工作过程。它是在有意识觉察之下的心理层面运作,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待在一起,而不是对来访者做什么。我们要区分“共情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和“共情同调”之间的不同。两者在治疗上都很重要,但共情同调是在理解之外,超越理解,创造出一种相互的、情感同调的双人体验。它是一种不断地回应所营造出的不间断的联系感,其关注的重点显然是感受,而不是内容的意义。这种类型的联结感使情绪被咨访二人共同调节成为可能。 共情是对感受的反馈这一著名阐述最早是由罗杰斯(Rogers,1957)提出的,只是他所说的“反馈”更主要的是一种对意义的反映。罗杰斯在去世之前曾说,他要是那时候用“检查自己的理解”这个表述就好了。共情理解是要能用想象的通道进入对方的世界,并有能力将这种理解转化为语言。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技能(Watson,2016)。而对情绪做共情同调则要超越共情理解,因为它所关注的不只是传达一种理解,还传递着对情绪的聚焦和镜映。“感到自己的情绪被另一个人感受到”能创造一种心灵得到共鸣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人类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能给人带来愉悦感,且能帮助调节个人的状态。 另一个描述共情同调的比喻是类似音乐家调试乐器的过程和体验。在演奏会开始前先要进行调音,一位歌唱家将要使自己的音调与另一位歌唱家或乐器的音调相匹配。照此比喻,以情感同调的方式倾听来访者就意味着治疗师与来访者当下的情绪体验相匹配;或者我们甚至可以把比喻延伸一下——不只是音调,还要与来访者内部情感体验的整个旋律(或曲调)相协调。也就是说,通过情感同调,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旋律产生共振、共鸣。这些旋律是在治疗接触的当下,在来访者当前的存在状态中即时产生的。治疗师声音的高低、能量、节奏和音调,面部表情和眼神,以及随着时间产生的层层情感轮廓,都应该镜映来访者或疲惫或激动或愤怒或悲伤的情绪体验。这不是靠刻意的方法,而是出于完全在场、保持兴趣和与对方同调的觉知。我希望“兴趣”这个词的含义能对治疗师有启发——因为我写到它时是在强调治疗会谈当中所需要的那种在场的特殊感觉。这个词,在拉丁语中包含的字根就是“est-”(是/成为)和“inter-”(在)。因此,一个人是“在”另一个人“当中”,完全地沉浸和好奇。 “共情”这个词,加上“同调”来做限定,是强调自发地进行协调,对来访者情绪体验的节奏和轮廓感兴趣(Stern,1985)。鉴于在治疗中处理情绪的目标是促进人们处理情绪痛苦的能力,治疗师必须关注来访者每时每刻的情感状态。归结起来,同调的能力其实就是治疗师以何种方式在来访者的情绪状态中存在,以及如何成功地反映这些状态,从而两人之间体验到一种超越语言的联系。这时来访者就会觉得自己的情绪被感受到了。 除了理解来访者表达中的意义和感受,治疗师还需要镜映从来访者身体状态中表现出的心理体验。治疗师需要对来访者的面部表情、坐姿和保持身体姿态的方式、微小动作、呼吸和声调做出反应。治疗师可以通过同调贴近对方的躯体状态而实现与来访者的同步。在步调和互动的节奏上,治疗师应与来访者的状态相匹配;他们的呼吸、心跳节律甚至会变得同步。这些同步会表现在语言的使用、声调、皮肤传导、停顿和其他非言语行为的匹配上(Watson,2019),而且所有这些都是自发产生的。 情感同调是一种具身现象。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同调是一种全身性的体验(Gallese,2009)。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表明,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存在着一种躯体化的模拟运作模式,使人们能够无需语言就在感官运动层面体会到他人的感受、感觉、情绪和意图(Watson,2019)。这种模拟不是刻意或有意识的过程;相反,它是无意识的和未经思考的。正是通过在自己身体内部对他人意图(主要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的模拟,同时合并对语境的理解,人们能够感知和识别他人的情绪。换句话说,大脑运行的是一种模仿,即在上述情况下,按对方一样的行为举止来行动究竟是什么感觉。 在治疗中来访者描述得越生动,治疗师就越能想象其经历,他们的大脑就越能自动运行模拟,让治疗师感受到来访者的感觉。治疗师需要积极想象来访者的故事,......

  1. 信息
  2. 内容提要
  3. 前言 在心理治疗中处理情绪
  4. 第一部分 基本原理
  5. 第1章 情绪理论
  6. 第2章 情绪改变的研究
  7. 第3章 改变的旅程
  8. 第4章 情绪聚焦疗法的核心技能
  9. 第二部分 抵达情绪
  10. 第5章 共情同调
  11. 第6章 身体聚焦:当言语力不能及时
  12. 第7章 自我打断
  13. 第8章 疏通自我打断
  14. 第三部分 离开痛苦情绪
  15. 第9章 处理需求
  16. 第10章 在当下重新体验过去
  17. 第11章 情绪调节
  18. 第12章 叙事与情绪
  19. 展望未来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