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学通识课_【英】马库斯·乔恩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英】马库斯·乔恩
内容节选
第10章 狭义相对论 光是追不上的。 光速在我们的物理理论中扮演着无限大速度的角色。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M].范岱年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0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5年) 光是追不上的。年仅16岁的爱因斯坦在想象和一束光齐头并进的情形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之所以能够想象这一情形,是因为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所提出的一个理论。1863年,这位苏格兰物理学家发现电、磁和光之间存在一种出乎意料且令人震惊的联系:光是在散布于整个空间中的无形的电磁场中传播的一种波(参见第2章)。爱因斯坦认为,如果真的能追上这样一种电磁波并与之齐头并进,那么它看起来就会变成静止的,就像冰冻海面上的海浪一样。然而,麦克斯韦的理论并不允许这种静止的波存在。由于追上光意味着会产生一种不能存在的东西,因此爱因斯坦认为光一定是不可能被追上的。 真空中的光速不可超越,这一结论对我们最珍视的时空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将会由爱因斯坦在他“奇迹般的”1905年提出。 如果光是追不上的,那么它实质上就在我们的宇宙中扮演着无限大速度的角色,即在定义上是大于所有数字的,因此是不可能达到的。不仅是以无限大速度运动的物体无法被追上,而且我们无论以多大的速度运动,都应该认为光速是无限大的,因为我们的速度和光速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光速对任何人来说都应当是恒定不变的,无论光源以及观察者以多大的速度运动。 速度的定义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因此如果所有人观测到的光速都相同,那一定是大家对距离和时间的观测出了问题。假设你站在铁轨旁边观察一辆匀速驶过的列车。列车上有一个简单的时钟,它由地板上的激光发射器和天花板上的反射器构成,激光束从地板竖直向上发射然后被天花板反射回来,我们将激光上下来回一次的时间当作这个时钟的一秒。假设列车是透明的,你可以站在铁轨旁边从侧面看到列车里的这个时钟。还要假设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对于光速来说足够快,以便让结果更明显。(这只是一个思想实验,并不直接反映真实情况,但它可以用来揭示大自然的底层原理。) 从铁轨旁边观察,你看到的光束不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一种不同的运动轨迹。当光束射向天花板时,列车也在同时向前运动,因此从铁轨旁边观察,光束是向斜上方发射的。类似地,当光束反射回地板时,列车继续向前运动,从铁轨旁边观察,光束是向斜下方反射的。于是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光并不是直上直下运动的,相比从车上乘客的视角观察,光走过了更长的距离,换句话说,站在列车外面的你,所看到的“一秒”时间变得更长了(见图10-1)。 图10-1 思想实验:列车上的时钟 说明:将在列车地板和天花板之间来回反射的光看作“时钟”:铁轨旁边的观察者(图中下半部分)相比列车上的乘客(图中上半部分)看到光走了更长的距离,因此他所看到的时间比车上乘客所看到的时间要慢。 尽管这个思想实验看起来有点儿不现实,但它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如果某人以匀速从你身边经过,那么他的时间相对于你来说就会变慢。此外,他在空间中的距离也会在其运动方向上缩小,但这一点比较难以用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我的时间和你的时间不一样,我的空间也和你的空间不一样。通过这个巨大的宇宙阴谋,大自然确保宇宙中的所有人都能观测到相同的光速。宇宙中并没有“绝对”时间,即没有一个全局背景下的时钟;也没有“绝对”空间,即没有一个全局的画布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一切都取决于观察者的相对速度,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使用“相对”这个词来描述爱因斯坦的理论。光速是宇宙的基石,而空间和时间只是流沙。关于此处提到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某人身上有些部分距离你较远,有些部分距离你较近,对于距离你较远的部分,光到达你的眼睛需要走更长的距离,这导致它们看起来在轮转。因此,如果这个人的脸朝向你,你会看到他的一部分后脑勺。这种奇妙的效应称为“相对论性光行差”或“相对论性射束”。 当某人以匀速经过你身边时,他的时间看起来变慢了,这称为“时间膨胀”,而其空间的收缩被称为“洛伦兹收缩”。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确实还有其他因素),如果某人以相当快的速度(相对于光速不可忽略的速度)经过你身边时,他看起来就像是在黏稠的液体里艰难地行走,而且会在其运动方向上被挤压成一张薄饼。 列车上的时钟的思想实验还反映出另一个事实。在伽利略的时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发现,对于所有以匀速运动的观察者来说,运动定律是完全相同的。毕竟,两个在行使的列车上的人互相扔球,和两个站在轨道旁边的人互相扔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完全相同的。爱因斯坦发现,对于所有以匀速运动的观察者来说,并不只是运动定律相同,而是所有定律都相同,尤其是支配光速的光学定律。 爱因斯坦的理论被称为“狭义”相对论,他后来又对其进行了推广,这一理论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例如,1971年,美......
- 信息
- 前言
- 第1章 引力
- 第2章 电
- 第3章 全球变暖
- 第4章 太阳为什么是热的
- 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 第6章 板块构造
- 第7章 量子理论
- 第8章 原子
- 第9章 演化
- 第10章 狭义相对论
- 第11章 脑
- 第12章 广义相对论
- 第13章 人类演化
- 第14章 黑洞
- 第15章 标准模型
- 第16章 量子计算机
- 第17章 引力波
- 第18章 希格斯场
- 第19章 反物质
- 第20章 中微子
- 第21章 宇宙大爆炸
-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