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沟通力:沟通就是这么简单(漫画图解版)_峥嵘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峥嵘

内容节选

05 如何巧妙使用DeepSeek提升回话和接话能力 接话和回话虽然是即兴的人与人沟通,但在平时的不同场景下,可以使用AI工具DeepSeek对自己的回话和接话能力进行复盘和训练。 (1)基础沟通能力训练。 ①场景化模拟对话。 具体操作方式为,向DeepSeek输入具体场景(如“同事抱怨工作”怎么接话,“朋友分享趣事”如何接话才能气氛活跃),然后生成多轮对话。 比如在DeepSeek中这样提问: “模拟一个场景:朋友刚失恋找我倾诉,生成5轮对话,包含安慰和开放式提问。” “同事总是来蹭我的车,我有点儿不好拒绝,帮我生成4个场景的对话,让我更好地拒绝同事,但又不伤感情。” 等到DeepSeek生成场景对话后,我们可以分析AI回应的逻辑结构(共情→引导→建议),模仿衔接话术。有的时候生成的话术是比较生硬和冷冰冰的,我们要做适当的调整,使其口语化。 ②关键词延伸练习。 具体操作方式为,随机输入关键词(如“办公室吵架”“项目对接”“部门沟通”),让DeepSeek生成相关话题扩展。 比如,当我们向DeepSeek提问:项目对接沟通不畅。 DeepSeek生成:是什么原因对接不畅的?是你没有表达好,还是对方难以沟通?我可以给你具体建议。 在向DeepSeek提问的过程中,要学习从单一信息点挖掘多个延伸方向(体验感受、专业知识、个人偏好),再向DeepSeek提出更细分的问题,就能逐步找到更好的建议。 (2)高阶技巧提升。 ①话轮转换训练。 所谓的话轮转化标记词,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介词,比如“对了”“其实”“不过”“说起来”等,这些词能有助于我们更自然地引导话题,过渡到下一个讨论点。 在与DeepSeek的互动中,我们可以练习使用这些标记词来转换话轮,从而使得对话听起来更加流畅,逻辑更加连贯。 比如,“其实,关于项目对接的问题,我们是否考虑了沟通的时机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引导话题的能力,让沟通更具有策略性。 比如,我们可以输入指令: “请用‘其实’这个词,将话题从‘工作压力’转向‘时间管理方法’。” DeepSeek会输出类似这样的答案: “压力大确实难熬,其实我最近在尝试番茄工作法,把任务拆解后反而轻松些了……” ②情绪镜像训练。 操作方式为,输入带有情绪的话语,让DeepSeek生成共情回应,对比自己的回答。 比如,我们在项目中,听到对方说:“项目又被领导否决了,好挫败……”我们本能的情绪是安慰,会说:“没事,别灰心。” 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回答,就需要在训练中,多复盘。可以借鉴DeepSeek的回答,如“连续被否定确实让人泄气,上次的方案你已经改了三版了吧?”这样的回答,有几重价值,第一重是情绪确认,深入第二层,则是事实关注,这样对方会觉得你是真心在关心他。 (3)实战应用方法。 ①对话复盘分析。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A. 记录真实对话片段。 B. 将对话输入DeepSeek,指令可以是“分析这段对话的回应质量,给出优化建议。” C. 对比AI建议修改自己的回应。 ②话术库建设。 DeepSeek的使用场景很宽泛,可以给自己建设DeepSeek的话术库。比如,建立分类话术库(赞美/拒绝/安慰),用DeepSeek补充场景案例。自己平时多看看,就能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比如,在DeepSeek中提问“生成10种不尴尬的赞美方式,包含具体场景例句(如同事换新发型)”。等DeepSeek生成后,你再改造成你习惯的话语,作为平时的备用。 (4)专项问题解决。 ①卡点突破练习。 如果遇到冷场,可以用DeepSeek来救急。 比如,遇到新能源汽车的话题,自己不知道怎么接话,又不想冷场。可以在DeepSeek中输入指令:“生成3个自然过渡到新能源汽车子话题的问题(电池技术/充电设施/设计趋势)”,然后可以借鉴DeepSeek的回答。当然,这是模拟练习使用。如果是正常的沟通中,我们并没有这么多时间去询问DeepSeek。 ②文化差异适应。 具体操作方式为,让DeepSeek对比不同语境回应差异,输入指令如“对比中文和英语社交中回应赞美的不同方式,各举3个例子。” DeepSeek会生成具体的答案。当然,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生成的答案并不一定就是拿来直接用的,需要做口语化改造,还需要甄别下真伪。 (5)训练计划建议。 ①每日15分钟训练。 周一/三/五:场景模拟对话 周二/四:话术分析与优化 周末:真实对话复盘+话术库更新 ②效果检测方法。 每月录制模拟对话音频,对比初期与当前表现,关注这样几个方面:回应速度、话题延续轮次、自然过渡次数。 最后,需要重点提醒的是,任何接话和回话,都是70%的倾听理解加上30%的表达技巧,AI并不能替代人与人的即兴沟通,在练习时要始终关注对方需求,注意倾听对方的需求,再作出相应的合适的回......

  1. 信息
  2. 内容提要
  3. 前言
  4. 第一章 接话的艺术
  5. 01 什么是“接话”
  6. 02 接话的核心原则:倾听与共情
  7. 03 如何抓住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
  8. 04 巧妙接话的三种基本方式
  9. 05 避免冷场:接话中的常见误区
  10. 06 如何使用AI工具提升接话能力
  11. 第二章 回话的技巧
  12. 01 回话的目的:表达与连接
  13. 02 如何用“递进式”回话让对话更深入
  14. 03 回答问题时的逻辑与层次感
  15. 04 幽默回话:让对话更轻松有趣
  16. 05 避免“答非所问”的尴尬
  17. 06 适度表达个人观点
  18. 07 拒绝的艺术
  19. 08 如何使用AI工具提升回话能力
  20. 第三章 如何让对方愿意继续聊下去
  21. 01 提问的艺术: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22. 02 如何用“共鸣”拉近距离
  23. 03 适时表达赞美与认同
  24. 04 通过“延展话题”让对话更丰富
  25. 05 识别对方的兴趣点并顺势而为
  26. 第四章 高情商的接话与回话
  27. 01 情绪管理:如何在对话中保持冷静
  28. 02 面对批评或负面情绪如何高情商回应
  29. 03 让对方感到被理解的沟通技巧
  30. 04 高情商沟通的禁忌:避免踩雷
  31. 05 如何巧妙使用DeepSeek提升回话和接话能力
  32. 第五章 不同场景下的接话与回话
  33. 01 职场沟通:如何接话显得专业又得体
  34. 02 朋友聚会:如何成为聊天的“润滑剂”
  35. 03 家庭对话:如何避免争吵与误解
  36. 04 初次见面:如何快速“破冰”
  37. 05 网络聊天:如何避免“冷场”与误解
  38. 第六章 幽默感的培养与运用
  39. 01 幽默的本质:让人放松与愉悦
  40. 02 幽默回话的三种经典套路
  41. 03 避免“冷笑话”与“冒犯”的幽默禁忌
  42. 04 幽默感的日常训练方法
  43. 第七章 如何应对难接的话题
  44. 01 面对尴尬话题的应对策略
  45. 02 如何巧妙化解“刁难”问题
  46. 03 当对方情绪激动时如何接话
  47. 04 面对冷场时的自救技巧
  48. 05 如何优雅地结束一段对话
  49. 第八章 语言、非语言与潜台词的使用技巧
  50. 01 如何通过语气和词汇传递情感
  51. 02 识别对方话语中的隐藏需求
  52. 03 如何用潜台词让对话更有深度
  53. 04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54. 05 空间距离的把握
  55. 第九章 成为对话中的“引导者”
  56. 01 读心术:如何主动引导对话
  57. 02 影响力法则:如何用提问掌控对话节奏
  58. 03 总结强调:通过“总结”让对话更清晰
  59. 04 高效说服:运用心理学原理提升说服力
  60. 第十章 持续提升沟通能力
  61. 01 观察高手:从日常对话中学习
  62. 02 记录与反思:如何总结自己的沟通经验
  63. 03 模拟练习:提升接话与回话的反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