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_朱启星;傅华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朱启星;傅华 主编
内容节选
第十章自然灾害卫生防病 在人类发展史上,赖以生存的“环境”与危及人类生存的“灾害”同时存在。基于世界范围内“天灾人祸”日益频繁,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特拉华州大学灾害研究所就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灾害环境进行了阐述,并认为灾害的发生类似战时状况,灾害对社会脆弱群体的危害程度比其他阶层大,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灾害以及应对措施是无法预测的。人类不可能避免灾害,但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灾害,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构筑强有力的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体系,能够使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影响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损失严重。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生存条件破坏,而且还可造成各种灾害源性疾病的发生。 灾后卫生应急工作重点是:医疗救援治伤者病痛、卫生防病保生者安康,需要采取快速而有效的行动来挽救生命、保护健康,尽量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影响。 自然灾害卫生防病的思路与环节要点: 1.对灾害的状况和卫生需求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工作目标。 3.基于工作目标,实施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卫生防病工作关键点: (1)积极组织抢救和治疗病人,减少人员伤亡。 (2)迅速收集分析灾区信息,做好灾害快速评估。 (3)加强疫情监测,控制传染病。 (4)做好饮用水卫生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 (5)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6)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灾区环境卫生工作。 (7)做好灾区人群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工作。 自然灾害造成的公共卫生问题 (1)社会反应。 (2)食品危机:食物短缺现象、食品卫生质量问题。 (3)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 (4)疾病流行。 (5)环境卫生条件恶化。 (6)生态平衡破坏。 (7)医疗卫生机构破坏。 (8)不良气候暴露。 (9)人群迁移。 (10)精神卫生问题。 2007年6月3日凌晨5时34分57秒,PE市NE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01°07′,北纬23°00′,震源深度5km。震中位于NE县同心乡,距离NE县城15km,距离PE市27千米。此次地震震感强烈,波及NE县所有乡(镇)。 灾害发生后,省卫生厅立即派出一名副厅长于当日8:00时到达灾害现场指挥现场医疗救援工作。随后,组织卫生行政、医疗救援和疾病控制人员组成现场工作组,携带了50件消毒灵于当日乘机赶赴PE市,当日14:30时乘车到达灾害现场,开展灾后防病工作。省级医疗救援人员专业组成员为:急救、骨科、脑外科、外伤科、呼吸外科等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专业组成员为:现场流行病学、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和疟疾防控等人员。在工作组乘车前往NE县的路途中发现,通往NE县的公路出现了断裂,工程人员正在抢修,车辆只能缓慢通行。 地震灾情发生后,PE市疾控中心派出专业人员7人携带部分消杀药品和设备,于当日9:40时到达灾区,携带物资包括:2个电动喷雾器,100件DDT,10件敌敌畏,2件大功达(高效氯氰菊酯)。 一、自然灾害卫生防病重点 【问题1】 自然灾害如何分类、分级?此次事件为哪类?哪级? 思路1:按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分类 1.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和洪水 2.由水圈变异活动引起的海洋灾害与海岸带灾害 3.由岩石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地震及地质灾害 4.由生物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农、林病虫害 5.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人为自然灾害 思路2:按自然灾害的性质分类 1.气象性灾害 干旱、雨涝、暴雨、热带气候、寒潮、冷害、冻害、寒害、风灾、雹灾、暴风雨、龙卷风、干热风、雷暴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气象灾害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海洋性灾害 海啸、风暴潮、海浪、海冰、海水入侵、赤潮、潮灾、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海水地盐渍化和海水倒灌等。 3.洪水灾害 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火山爆发、瓦斯爆炸、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5.地震灾害 地震直接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设施毁坏、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6.农作物、森林灾害 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 思路3:按自然灾害形成过程分类 1.突发性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子的变化超过一定的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造成灾害形成,如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属于突发性自然灾害。一般而言,突发性自然灾害容易使人猝不及防,通常造成伤亡事件和很大的经济损失。 2.缓发性自然灾害 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子长期作用下,逐渐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故称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 信息
- 出版说明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教材目录
- 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教材 评审委员会名单
- 主编简介
- 副主编简介
- 前言
- 第一篇 循证公共卫生与循证医学
- 第一章 疾病病因分析与推断
- 第二章 诊断试验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疾病预后分析与临床试验
- 第四章 循证临床医学
- 第五章 社区健康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
- 第二篇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 第六章 传染病流行的识别、调查与控制
- 第七章 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与控制
- 第八章 结核病与艾滋病的发现与管理
- 第三篇 环境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第九章 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识别、调查与控制
- 第十章 自然灾害卫生防病
- 第十一章 职业病识别、诊断与职业人群健康管理
- 第十二章 医源性电离辐射防护
- 第十三章 食物中毒的识别、调查与控制
- 第四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 第十四章 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维护计划
- 第十五章 吸烟的干预
- 第十六章 酒精依赖和药物滥用干预
- 第十七章 身体活动咨询与指导
- 第十八章 健康体重与体重管理
- 第十九章 临床营养支持
- 第二十章 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 第二十一章 高血压社区管理
-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