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抗衰老_廖万清 主审;范巨峰;赵启明 主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廖万清 主审;范巨峰;赵启明 主编
内容节选
四、透明质酸注射填充 (一)简介 透明质酸是一种可降解的非活性填充材料,由D-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为结构单元构成的高分子黏多糖,具有显著的亲水特性,在应用时可以自周围组织吸收相当于自身体积1000倍的水分,填充时无须过度矫正。透明质酸在所有动物种群中构成相同,所以几乎无抗原性,注射前不需要皮试。有的透明质酸产品是从动物提取的,也有的透明质酸产品是非动物源性的,是由细菌发酵形成的。透明质酸产品可以通过相互交联从而增加在体内的维持时间。 理想的填充材料应该具有用途广泛、生物相容性好、效果肯定、无排异、使用安全、效果持久、价格合理等特性。透明质酸是目前最安全有效、使用最多的填充材料,提供了一种即刻的容积替代,通过不同的交联技术,维持时间可达6~18个月。透明质酸具有亲水性,在注射后可以持续锁水保持容积,改善因容积缺失导致的面部老化。透明质酸的另一个优点是存在有效的逆转剂,如果注射的位置不正确或有移位,罕见的血管闭塞,可以用透明质酸酶来修复,是软组织容积填充最安全有效的材料。 (二)注射方法与技巧 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注射过程中的紧张和疼痛,包括冰敷、局部麻醉、区域阻滞、外周神经阻滞和使用混合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的透明质酸产品。眉间、鼻唇沟和口角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如注射前20~30分钟局部使用倍他卡因、利多卡因和地卡因。不过临床医生要注意这些药物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和接触性皮炎。可以使用外用的麻醉软膏。还可应用冰敷,不仅可以预防疼痛,还可以避免肿胀。 医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注射方法,虽然推荐针头斜面向上,但实际操作中可以朝向任何方向。研究发现,透明质酸总是顺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走,而与针头方向无关。进针深度的选择需要依靠经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在皮下脂肪层注射时可以明显感觉压力比在真皮层注射时小。过于表浅地注射会造成发白、凹陷或者皮肤突起。经典的方法是针头以30°~60°进针,然后边退针边注射。进针的角度因人而异。最常用的注射方式包括连续线性注射和多点注射,而在范围较大的区域,例如颧骨外侧,一般采用扇形注射和网状交叉注射。连续线性注射是在退针时缓慢而平稳地将填充剂注射于整个或主要的注射区域。多点注射与其类似,不过是在线上取多个进针点进行注射。扇形注射同样是要进针后退针注射,不过根据区域的大小,采用更多的不同角度。最后,网状交叉是顺着很多交叉的平行线和垂直线注射。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在针头离开皮肤的时候一定要停止注射,以免造成表面的结节[54]。 (三)颞部填充 颞区内包括颞肌、颞浅筋膜和脂肪,颞区的容积缺失会导致明显的老化外观。填充这个区域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给患者一个年轻、健康的外观。 颞部使用透明质酸类产品时,注射的深度是治疗的关键,正确的注射层次可为皮下层、肌肉层或骨膜浅层。注射后辅助按摩以使产品均匀地扩散。注射层次过浅和按摩不足可导致可触及或可见的局部硬结。注射后可能会发生淤青,但是通过避开浅表血管可以降低发生概率。注射后的按摩和冰敷对于确保注射区域与周围流畅过渡和减轻水肿是很重要的。 (四)眉部填充 眉部区域的容积缺失常常是上面部老化进程的一部分。决定眉位置的关键是眶上缘、眉毛和连接二者间的软组织。在老化的进程中,眶上缘骨骼萎缩、连接眉与眶上缘骨骼之间的软组织萎缩,肌肉老化,韧带拉长等综合因素导致眉下垂。在治疗眉下垂的方法中,注射填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眉部外侧区域的处理通常作为颞部填充治疗的补充治疗。注射方法类似于颞部填充。 (五)眉间填充 眉间是两侧眉中间的区域,由皱眉肌、降眉肌和深面的额骨构成。最常见的眉间老化的表现是反复皱眉引起的眉间皱纹。透明质酸注射至真皮深层可以治疗眉间纹,常用剂量为0.3~0.8ml。联合应用肉毒毒素治疗动力性皱纹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眉间区域注射,需注意避免损伤局部血管以防止发生血管梗塞。 (六)眶下缘区(包括泪沟)填充 眶下缘区是指眼睑与面颊部间的过渡区域,眶下缘的内侧部分常被称为泪沟。下眼睑老化最初表现是由于容积缺失造成眼睛下方出现的阴影(皮肤色泽发黑),早期出现在泪沟部,然后逐渐波及整个眶下缘。这种阴影可能由两种原因造成:泪沟处凹陷和(或)皮肤本身的色素沉着。在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进行正确地评估,判断是否同时存在面中部容积缺失、下眼睑脂肪的假性疝出、皮肤色素沉着和眼睑皱纹;另外,需要向患者讲明注射填充可以解决容积缺失的问题,但不能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着和眼睑皮肤细小皱纹。沿眶下缘填充泪沟处的凹陷可以消除眼睛下方的阴影,重塑眼睑与面颊部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的轮廓。眶下缘的中部、颧部突起的内侧最易发生血管损伤,应格外注意。在眶下缘内侧部的泪沟处,眼轮匝肌与骨膜间存在一较薄的间隙,为注射层次,一般泪沟处需要注射0.2~0.3ml,眶下缘的外侧部位需要注射0.3~0.4ml。需要注意的是,注射层次过浅容......
- 信息
- 编委
- 主编简介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医学抗衰老概述
- 一、抗衰老医学的定义及范畴
- 二、面对的质疑和争论
- 三、抗衰老医学的兴起、发展和现状
- 四、整形美容医学的独特优势和多学科合作
- 五、抗衰老医学的前景预测
- 第二章 细胞技术抗衰老
- 一、概述
- 二、衰老细胞的生物学改变与疾病的关系
- 三、细胞技术在衰老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 四、细胞技术抗衰老临床应用指南
- 第三章 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与抗衰老
- 一、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的概述
- 二、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抗衰老的原理及可能机制
- 三、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的获取技术及在抗衰老医学中的应用
- 四、自体来源细胞活性物质的抗衰老应用展望
- 第四章 基因与抗衰老
- 一、基因的概念
- 二、基因与抗衰老
- 第五章 药物与抗衰老
- 一、概述
- 二、肌肽
- 三、脱氢表雄酮
- 四、生长激素
- 五、辅酶Q10
- 第六章 激素与抗衰老
- 一、激素与男性衰老
- 二、激素与女性衰老
- 第七章 微创整形美容外科与抗衰老
- 一、概述
- 二、微创美容外科手术
- 三、自体脂肪移植
- 四、透明质酸注射填充
- 五、肉毒毒素注射
- 六、埋线美容外科
- 第八章 激光与抗衰老
- 一、概述
- 二、光电治疗原理
- 三、不同类型皮肤疾病的光电治疗
- 四、射频
- 五、超声刀
- 六、禁忌证及并发症
- 第九章 皮肤保养与抗衰老
- 一、概述
- 二、不同皮肤的保养
- 三、皮肤抗衰老
- 第十章 运动医学与抗衰老
- 一、概述
- 二、与运动相关的衰老机制
- 三、机体衰老表观改变
- 四、运动抗衰老机制
- 五、运动抗衰老临床指南
- 第十一章 功能医学与抗衰老
- 一、功能医学的概述
- 二、功能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 三、功能医学抗衰老的方法
- 四、功能医学抗衰老的展望
- 五、功能医学抗衰老技术规范化指南
- 第十二章 毛发抗衰老
- 一、概论
- 二、毛发抗衰的相关概念
- 三、毛囊的正常生理结构
- 四、衰老与毛发的关系
- 五、衰老对毛发外观的影响
- 六、毛发抗衰的手段
- 七、展望
- 八、结论
- 第十三章 营养饮食与抗衰老
- 一、平衡饮食与抗衰老
- 二、不同颜色食物与抗衰老
- 第十四章 中医与抗衰老
- 一、中医对衰老和抗衰老的认识
- 二、中医中药与抗衰老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