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_【美】埃尔南·迪亚斯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埃尔南·迪亚斯
内容节选
一 祖先 我是金融家统治的城市里的金融家。我的父亲是实业家统治的城市里的金融家。他的父亲是商人统治的城市里的金融家。他父亲的父亲是一个与大多数外省贵族类似的、关系密切、懒散而自负的社会团体统治的城市里的金融家。这四个城市是同一个城市,纽约。 尽管纽约是未来之都,但这里的居民却生性怀旧。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关于“旧纽约”的概念,并声称自己是其合法继承人。结果当然是对过去反反复复的再创造,也意味着总会有新的老纽约人的不断诞生。 我们这批早期荷兰和英国殖民者的后裔以本地贵族自居,不愿与后来成为猎人、毛皮贸易商,最终成为房地产大亨的德国移民有任何干系。而他们又对后来摇身一变成为航运和铁路大亨的斯塔滕岛摆渡人嗤之以鼻。然而,一旦这些贸易商和建筑商进入上层社会后,他们又瞧不起那些来自匹兹堡和克利夫兰的新贵,讥笑他们的财富是黑乎乎、油滋滋的。因为这些新贵的财富超过了以往的想象,所以他们遭到蔑视,甚至被称为强盗。尽管如此,在接管这座城市之后,这些实业家又反过来唾弃正在重塑美国金融格局并开创繁荣新时代的银行家,将他们视为投机者和赌徒。 今日的绅士是昔日的暴发户。但是在这些不断转变的角色背后,始终有一个恒定的存在:金融家。无论生产和销售什么,投资、借贷,或更广泛地说,有效的资本管理,在每个时代中都是这座城市的支撑力量。尽管如此,正如这座城市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发生了变化,“金融家”这个词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我不是历史学家,无意提供美国金融演变的学术报告。我也不是系谱学家,不打算挖掘我的家族过去的每一个细节。相反,本书仅局限于探究在这两个领域的交汇点上出现的事件和人物。 威廉 在我们国家真正建立起银行业之前,我的祖辈在很多方面都是个体银行家。家族中的这种商人血统可以追溯到独立宣言后不久,当时除了在1791年获得特许的美国第一银行只有四家私人金融机构。我很荣幸能够追随祖先的脚步,谦卑地承担起维护他们名字的责任。 我的曾祖父威廉·特雷弗·贝维尔为了扩大家族企业,离开他的家乡弗吉尼亚前往纽约。他的父亲拥有一个规模适中的烟草种植园,过着富裕的生活,然而,威廉认为这项经营还有更大的潜力。为什么局限于出口美国生产的商品呢?为什么不同时满足富庶的当地地主表现出的对进口欧洲商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呢? 威廉的计划在托马斯·杰斐逊1807年实施禁运后暂时受挫。禁运导致我们的经济陷于瘫痪,而非它所针对的英国经济。在与法国的战争中,英国诉诸扣押美国商船,没收其货物,并强迫其船员为英国海军服务。作为回应,杰斐逊决定发动一场商业战,禁止英国商品进口到美国。更重要的是,任何美国商品都不得离开我们的海岸前往英国的海岸。此举是为了削弱英国工业,因为他们高度依赖我们的原材料。然而适得其反,受害更深的是我国。整个收成都浪费了,种植园主被迫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在仓库里积攒灰尘。 这种粗暴的政府干预形式显然不受欢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家家户户受其影响。威廉清楚这种局面无法持续下去。他知道禁运一定会在1808年总统大选之前解除。然而,这还需要一年的时间。因此,他设计出一个方案。 威廉用父亲的财产作为抵押获得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贷款,然后他又用这笔贷款借到更多的资金。他高筑债台,计划从那些像他的父母一样无法出售商品的人那里购买商品。但因为他无法妥善储存,他没有购买烟草,而是购买不易腐烂的商品,尤其是来自南部的棉花和来自美国新近买下的路易斯安那的糖。这项冒险计划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一旦禁运解除,他将能够将商品销往欧洲,清偿债务并同时获利。 各地的生产者都在为了保住家产而苦苦挣扎。年仅二十六岁的威廉受到救世主般的欢迎。种植园主们争相与他达成交易,导致价格急剧下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尽最大努力帮助他能帮助的人,给无数家庭带来迫切需要的救助。 这一切都发生得很快,几个月后就不再是好生意了。其他买家效仿他的做法,很快就没有更多的便宜货物可买。但到那时,威廉已经拥有大量存货。不久之后,禁运结束。他在欧洲卖掉所有的存货,获得了可观的资本积累。 几乎在一夜之间,我的曾祖父摇身一变,成了金融权威。人们纷纷前来寻求建议和贷款。他提供的贷款利率总是远低于当时为数不多几家银行的利率。随着贷款的成倍增长,他决定开始进行交易,从而几乎凭一己之力创造出一个繁荣的二级市场。由此,涌现出新的营利和投资机会。 他是一位具有创新者思维和远见的人。举例来说,他在欧洲的交易中的货币实验就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他率先推出期货合同,这是一种独特的金融工具,为了避免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买卖双方为尚未存在的商品,如尚未播种的农作物,设定价格。当时很少有人尝试过这样的方法。为了他本人和国家的巨大利益,他大力支持资助1812年战争所发行的国库券。这次国库券的发行促成了我们国家在1815年首次推出纸币的流通。 他的商业头脑更多的例子。 展示他的开拓精神。 当时的......
- 信息
- 《纽带》,哈罗德·范纳
- 第一部
- 第二部
- 第三部
- 第四部
- 《我的一生》,安德鲁·贝维尔
- 目录
- 前言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关于回忆录的回忆》,艾达·帕尔坦扎
- 第一部
- 第二部
- 第三部
- 第四部
- 《未来》,米尔德丽德·贝维尔
-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