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实战(原书第3版)_【美】阿什·莫瑞亚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阿什·莫瑞亚
内容节选
创业不只是构建尽可能好的解决方案,而是创建完整的商业模式,且使其中的各个部分相互契合。本部分将指导你在创业初期使用精益画布彻底参透自己的商业模式,绘制好自己的产品设计蓝图,并对初始计划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 我们生活的时代为创新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开源软件的出现,打造产品的成本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然而,建立成功的创业公司的概率并没有提高多少,大多数新产品依旧会以失败收场。 更有趣的事实是,在获得成功的创业公司中,有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它们的创业计划在中途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一定是因为它们有着优于其他创业公司的初始计划(或 A 计划),而是因为在资源耗尽之前它们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案。 到目前为止,很多公司能够找到更好的 B 计划、C 计划甚至 Z 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直觉和运气。我们缺乏系统化的过程来对初始计划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而填补这一空白正是《精益创业实战》的目的。本书介绍了系统化的过程,帮助大家在资源耗尽之前从初始计划迭代出行之有效的计划。 在 Vision(愿景)之中有 I(我) 人皆有梦,但多寡不同。夜间做梦的人,日间醒来发现心灵尘灰深处所梦不过是虚华一场;但日间做梦的人则是危险人物,因为他们睁着眼行其所梦,甚至使之可能,而我就是如此。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在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如是说 媒体喜欢报道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业者的故事,喜欢赞美他们看到了未来,为企业制定了路线,并以“开创性”的新产品制胜未来。产品有创见性意味着产品的推出时机精准至极,不太早也不太晚。 虽然这些故事光鲜亮丽,但是每个富有远见的企业背后通常都是累积多年的艰苦工作、持续实验和不断学习。即便是被史蒂夫·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称为“革命性设备”的 iPad,也历经数年酝酿,以至少三代软件和五代硬件作为基础才得以实现。 这些成功故事发生的过程其实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首先,客户采用的曲线并非简单的一条曲线,因为每个客户群体采用解决方案的速度不同,所以客户采用的曲线是多条曲线组成的一系列曲线。在发布产品之前,你需要深刻理解到底谁是你的客户以及他们想要什么(或者将来想要什么)。很可能你会发现你的目标客户根本不需要你要推出的产品。自此,你需要不断迭代,才能满足客户需求,达到产品与市场相契合(product/market fit),这可能会与你最初规划的产品完全不同(需要“转型”)。 理想中富有远见的产品推出都是完美命中目标,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开始的起点要么在客户采用曲线的左边(太早),要么在右边(太迟),但是只要我们了解曲线的走向,并且在迭代机会(现金)耗尽之前让自己的产品进入正轨即可。 创业的一切都始于创意火花点燃的那一刻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灵感总是在不经意间闪现(比如在洗澡的时候、开车的时候,等等)。大部分人不会留意这些灵感,但是创业者们会把这些灵感变为现实。 创业灵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初看之下所有的创意都令人拍案叫绝。在实现自己的创业灵感这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经历过产品推出“太早”“太晚”“完全偏离目标”等各种情况,所以我认为比起行动,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迅速区分好的想法与坏的想法。 要想把一个灵感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你必须要有激情和决心,但如果对这两点不加以限制,创业又会变成对信念的盲目追求。 敲黑板 聪明的人总是对自己的想法非常自信,创业者更是如此。 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对自己的想法特别有信心,还设计了一个用于实现这个想法的所谓“A 计划”。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 A 计划注定失败。 虽然对自己的愿景深信不疑可以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但是你应该努力摆脱信念的影响,更多地依靠事实说话。你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创业之初的理念大部分是建立在未经测试的假设或者猜想之上,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 别再写商业计划书了,使用精益画布吧 让你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的第一步是将你的宏大想法解构为一套明确的假设。传统上,我们使用商业计划书来实现这一目的。 你写过商业计划书吗?你喜欢撰写商业计划书的过程吗?我曾向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创客、创业者和创新者提出这两个问题,我得到的答案是:他们中只有 30% 的人写过商业计划书,只有不到 2% 的人喜欢撰写的过程。 我还向现场的投资人(以及股东)问过这样的问题:“你们会通读别人的商业计划书吗?”结果是,只有不到 2% 的人承认他们会通读商业计划书,理由是他们更喜欢读一页的执行摘要,看 10 页的幻灯片,或者听仅有 30 秒的电梯演讲。 那为什么我们还在强迫别人花费几周的时间去写一份长达 30 页但内容不做更新、鲜有人读的计划书呢? 传统商业计划书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写作时间过长 为了让别人为你的创意亮起绿灯,你通常会被要求撰写一份长达 30 页的商业计划书,......
- 信息
- 声明
- O'Reilly Media, Inc.介绍
- 业界评论
- O'Reilly 在线学习平台(O'Reilly Online Learning)
- 献辞
- 赞誉
- 推荐序
- 前言
- 引言
- 两位创业者的故事
- 一年以前……
- 增长力优先的创业方法是新方向
- 成功与否取决于思维模式而非技能
- 对于创业点子不能静待花开
- 最小化可行产品不是起点
- 创业存在系统性方法
- 关于我自己
- 全书架构
- 本书适合你吗
- 本书对于实体产品和服务有用吗
- 实践出真知
- 第一部分 设计
- 第1章 在精益画布上解构创业点子
- 第2章 对需求性进行压力测试
- 第3章 对发展性进行压力测试
- 第4章 对可行性进行压力测试
- 第5章 清晰简洁地阐述创业点子
- 第二部分 验证
- 第6章 利用90天周期法验证创业点子
- 第7章 启动你的第一个90天周期
- 第8章 比客户更了解他们自己
- 第9章 设计能引发转换的解决方案
- 第10章 提出客户无法拒绝的“黑手党提案”
- 第11章 90天周期复盘
- 第三部分 增长
- 第12章 准备发布产品
- 第13章 创造满意的客户
- 第14章 找到属于你的增长火箭
- 第1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 致谢
-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