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崩裂:霍妮谈这个时代的基本焦虑与自我挣扎_张蔚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蔚
内容节选
神经症病人的自我冲突 神经症病人内心存在两种冲突,一个是真实自我与自负系统的冲突,另一个是自负系统内部的冲突(如图2)。真实自我与自负系统间的冲突在更深的层次,也会更晚才被意识到,属于核心的内在冲突,是健康的、建设性的力量与神经症的、破坏性的力量之间的冲突。而自负系统内部的冲突是两种强迫性驱力之间的潜在冲突,即扩张型驱力和自谦型驱力之间的冲突。在人际关系出现紊乱时,是选择抗争以让对方屈服,还是服从?扩张型驱力的人会选择前者,自谦型驱力的人却选择了服从以维系关系。 图2 神经症病人的自我冲突 真实自我会问自己“我是谁”,理想自我关心的是“我要成为谁”,而神经症病人对现实自我怒斥道:“你怎么是这个样子的?” 可以看出,神经症病人对真实自我的态度是接纳、客观和中立的,允许自己是任何可能的样子。而理想自我是他想象中“神”的样子,完美又高不可攀。最可怜的是现实自我,在理想自我光环的映衬下,只是一只生活在阴沟里的灰老鼠。因为现实自我具有人的局限性,这是理想自我无法容忍的,他想把这只老鼠藏起来,不幸的是两者密不可分,而且理想自我必须依赖现实自我,就像灵魂需要依附肉身一样,因此憎恨和蔑视不可避免地滋生,神经症病人恨自己被这副躯壳所束缚。虽然客观上他不得不接受现实自我,但主观上他拒绝为此拉低自己的标准,他要和现实自我划清界线。因此,他与自己疏离,对自己冷酷无情。 认识现实自我后,神经症病人在潜意识里感到讨厌、愤怒、鄙视自己,并想远离这样的自己;在意识层面,他则通过外化作用的防御来处理。外化作用就是把自己内部的矛盾变成自己与外部世界或他人的矛盾,它分为主动外化和被动外化。主动外化是将自我的憎恨指向外部,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命运的不公平或者将之归为体制的束缚,等等。被动外化仍将憎恨指向自己,但这种憎恨是由外部的人或物施加的。偏执型人格的病人会把自己对别人的敌意转化成别人对他的,如一个因自己没有儿子而感到终身缺憾的男人,看到别人带着儿子出现在他面前,就认为这是别人故意为了伤害他而做的炫耀行为。 为了解决神经症自负内部必然存在的内心冲突,神经症病人要想出解决方案,遵循精简化的模式,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矛盾驱力的一方永久压抑成为另一个——压抑自谦成为扩张型,或者压抑扩张成为自谦型;另一种是直接放弃对冲突的兴趣。由此,可以根据神经症病人对自负系统冲突的解决方式,将他们分成三种类型:扩张型、自谦型和放弃型。 扩张型的神经症病人认同了美化的自我,并把自己的这部分当成了全部。对他们而言,生活的意义在于对生活的掌控,他追求一切能掌控的东西,因此要求自己和周围的一切优秀和优越。因为最能让他产生恐惧的是对事物的无助感,所以他恨在自己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点无助的痕迹。在人际交往中,他要成为控制者,讨厌自己顺从、让步和依赖他人。他最无法忍受的是被愚弄,将之看作最严重的羞辱。这种类型往往是早年得到赞赏但却在严苛要求下长大,或是幼年时被严厉对待所致。 虽然同样强调对事物的掌控感,但这种类型的病人在享受生活和对他人产生积极情感的能力上有所差异,为了消除意识到的“不完美”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提出要求的性质、辩解的理由和坚持的方式各异,因此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自恋型、完美主义型和傲慢-报复型。自恋型通过自我赞美和魅力来获得掌控感,完美主义型通过高标准来掌控命运,傲慢-报复型则用报复性的胜利来“征服”生活。霍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邹一祎,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183. DSM-5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是这样的: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要求过度的赞美,有一种权力感,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缺乏共情,常妒忌他人或认为被妒忌,高傲的行为和态度。霍妮认为,自恋型的人内心与其他人是没有连接的 ,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与他自己的不一致或是他们对他有所期待,都会让他感到被羞辱,从而导致关系破裂。在工作中,他的过高期待轻易就导致了失败。这些打击出现时,静候在一边的自我憎恨和自我蔑视会扑过来把他撕碎,让他陷入抑郁、精神障碍、自杀等状况。他对生活的感受是现实与理想的巨大鸿沟,一个自恋型男孩的妈妈愤怒地说:“他觉得自己很好,谁都配不上他,老师不配教他,同学不屑交往,父母也不配做他的父母!”生活在幻想中的他一进入现实就处处受挫。 完美主义型在DSM-5里的名称是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沉湎于细节、规则、条目、次序、组织或日程以至忽略了活动的要点;表现为妨碍任务完成的完美主义;过度投入工作或追求绩效,以至于无法顾及娱乐活动和朋友关系;对道德、伦理或价值观念过度在意、小心谨慎和缺乏弹性;不情愿丢弃用坏的或无价值的物品;不情愿将任务托给他人或与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人能精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对自己和他人都采取吝啬的消......
- 信息
- 导言 霍妮生平及理论发展
- 原生家庭
- 走出抑郁
- 迈向成熟
- 淡出视野
- 再次回归
- 第一章 神经症与文化
- 什么是神经症
- 僵硬的人
- 神经症的代际传递
- 第二章 基本焦虑
- 什么是焦虑
- 基本焦虑
- 应对基本焦虑
- 第三章 神经症的自我挣扎
- 神经症病人自我意识的发展
- 神经症自负
- 自我憎恨与自我蔑视
- 神经症病人的自我冲突
- 自我疏离
- 第四章 神经症的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的共性
- 亲密关系中的神经症困扰
- 扩张型神经症病人的人际关系
- 自谦型神经症病人的人际关系
- 放弃型神经症病人的人际关系
- 几种人格类型间的互动
- 第五章 自我分析
- 克莱尔的案例
- 自我分析的风险
- 对自我分析的需求
- 自我分析是如何开展的
- 第六章 霍妮的女性观
- 阴茎嫉妒还是子宫嫉妒
- 女性的性功能失调
- 两性性心理的发展
- 两性关系
- 超越女性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