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创业_宗毅 小泽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宗毅 小泽

内容节选

不存在能力强但没有钱投资的人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路易·巴斯德 99%的年轻人没有投资能力 传统企业学习组织裂变通常会遇到一个困惑,公司内部虽然有能力很强的员工但就是没钱投资,连几十万元都拿不出来。在芬尼,一般员工入职至少三年后才能参加裂变大赛,因为不管在哪个岗位,你都需要时间去树立威信。正常的情况下,3~5年攒20万元绰绰有余,如果这些钱对于一个年轻人都是天文数字,要么是这个公司收入很低。收入很低的公司不要启用裂变创业,因为收入低的企业养不起人才。要么是这个年轻人不会理财,挥霍无度。如果选一个连个人理财都出问题的人当总经理本身就存在巨大财务风险。 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这个年轻人要买房,手里的现金被固定资产占用,所以没有钱投资。我认为通过买房也可以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具备创业素质和投资能力。 成为一个企业老板的前提是首先要分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资产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在钱的问题上挣扎是因为大部分的人把负债当作资产。负债和资产唯一的分界线是流动性,也就是资产变现的容易程度:流动性好的东西,例如现金、存款、股票、余额宝;流动性不好的东西,例如房产、汽车。一旦资产变现出现困难,就会形成负债。 如果你想变富,就不断地买入资产。如果你想变穷,那就不断地买入负债,但是绝大部分年轻人把负债当成了资产,例如买房。 房子是资产吗? 房子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负债。那如何利用房地产赚钱?例如2009年,你大学毕业25岁,想买套房子,好不容易老爹支持50万元付个首付,结果从此之后就变成一个房奴。 如表一所示,通常情况下,年轻人选择买房,大多数人会选择买郊区的大房子,几乎很少的人会选择买市区40平方米的小房子。如果这是一次投资,同样都是花60万元,五年后的差距有多大!首先是市区的房子比郊区的房子总价值高了39万元。如果房子用来出租,五年内市区房子比郊区房子多产生了39万元的现金流。都是60万元的投入,资金回报率相差近一倍。 表一 市郊区房子收益对比(2009—2015) 仔细观察表二的差距就更大,以芬尼为例,办公地址在郊区,住宿舍的花费为每月100元。如表二所示,买房自己住的人都是负债。凡是出租出去的都是资产,收益最大的方式是自己住宿舍,把市区的房子租出去。 我认为年轻人正确的买房选择是:选择位置好,容易转让出租的房子购买;自己住在离公司近的地方;钱不够的时候,能贷款就贷款;千万不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金饭碗是拿来挣钱的,别自己坐在里面。 年轻人最常见的错误:(1)借款买个大房子,事业还没开始先背上了负债,心里压力很大,生活很苦;(2)认为自己的房子才是家,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年轻人总是因为一套房子在啃老和当房奴中间徘徊;(3)一工作就准备买房子,占用现金流,遇到机会没有钱投资。 表二 市郊区买房自己住与出租的收益对比(2009-2015) 中国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五年后就能分出层次,十年后总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因为他们穷得不好意思,而这本质的区别就是在开始的时候会不会使用资金。市区买房子出租、自己住宿舍和自己在市区买房、自己住的月收入差距5000多元,这就相当于多赚了一份收入,最关键的是,五年后遇到机会可以变现100万元投资自己做老板,所以资产一定要保持流动性,这样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把握机会。而买房自己住的人是很难变现的,一旦遇到机会却无法卖掉自己的住处,大多数人迫于家庭的压力而选择放弃机会。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样一步步拉开的。 所以我时常告诫身边的年轻人,买房子要看现金流,现金流少的人不适合买房。如果要买房,就要买好的地段,越好的地段越容易变现,入住率不高的地段即使再便宜也不要买,因为租售都很难,买了就是负债。生孩子晚点好,因为孩子最耗费精力和现金流。如果工作的地点是市中心,一定要在附近租房子,不要图便宜在郊区买个房子,每天花两个小时在地铁里度过。每天的两个小时非常珍贵,如果每天比别人多两个小时,人生就等于多活了十年,可以干很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房地产总会遇到低潮,有理想的年轻人不应把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房产。 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 在万科年会的讲演上,我告诉万科的年轻人,如果手里有一笔钱千万不要去买房,如果有理想、有激情,就用这个钱去创业;如果不是创业的料,就跟着能创业的人投一点到自己的事业中,那样就会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搞房地产的朋友也不要恨我,其实当我们创业成功后,发现除了房子,其实也没什么好买的,花钱买得最多的东西基本上还是房子…… 年轻人之间财富的差距在于会不会用钱。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自己啃老还穷了一辈子?因为他不会用钱。不会用钱的人怎么能当一个好的公司带头人呢,这种人即使再努力也成不了一个好老板。 还有一种年轻人会喜欢把金钱和精力投资在社会关系上,例如在很年轻的时......

  1. 信息
  2. 推荐序一 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此生最好的投资
  3. 推荐序二 谁将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颠覆者?
  4. 引言 从一百平方米开始
  5. 第一部分 裂变式创业
  6. 把员工变为合作伙伴
  7. 50万元可以创造伟大的公司
  8. 第二章 第二次裂变——换心
  9. 钱可以选出德才兼备的总经理
  10. 用真心换员工的信心
  11. 创业成功不是因为你厉害
  12. 员工的钱也是钱
  13. 芬尼基本法
  14. 第三章 第三次裂变——选人
  15. 不存在能力强但没有钱投资的人
  16. 创业型员工的招聘秘密
  17. 厉害的将军都是杀出来的
  18. 用钱买来的团队是靠不住的
  19. 第四章 第四次裂变——失控
  20. 共享经济中商业模式的创新
  21. 企业“自我生长”的秘密
  22. 组织为什么要失控?
  23. 突破企业边界
  24. 借助互联网的草根力量
  25. 第二部分 无边界疯狂
  26. 第六章 疯狂的布道——互联网大篷车
  27. 后记 站在时代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