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绩效领导力:使用OKR成就超出期望的未来组织_杨瑞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杨瑞

内容节选

第4章OKR对齐:上下同欲和网状协同 4.1 对齐方法 关于对齐,有句话我特别喜欢,叫作“上下同欲,左右同源”。OKR对齐基本上以年度和季度为单位开展,不仅包括垂直对齐和水平对齐,这一过程还交织了目标的制订和协作。在对齐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主动性,从而制订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OKR的对齐过程非常复杂,传统的基于个人经验的分解和通过会议的协商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我在实践中使用了很多可视化方法、引导技术、教练技术辅助目标对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章和后续章节将对这些方法与技术逐一进行介绍。 OKR对齐是OKR的一个应用难点。对齐不只针对目标和关键结果,还要讨论和确定对应的实现过程、解决方案。OKR在对齐的过程中基本遵循层级的逻辑,以使命和愿景为依据,先做组织OKR的对齐,其次是团队OKR的对齐,最后是个人OKR的对齐。 OKR的制订和对齐基本都遵循“拟订—沟通—修正—确认—公示”的流程,其中存在大量沟通和等待。 4.1.1 组织OKR 组织OKR的目标来源于公司管理层,是由CEO带领高层管理者在制订公司的整体规划时产生的年度/季度目标。这个目标主要用来向下对齐,即保证团队层级的目标与之对齐。如果非要向上对齐,那么主要是与使命、愿景、战略对齐,即让年度/季度目标对其给予支撑。这些目标主要是基于业务和发展制订的,当然,组织OKR不存在水平对齐。 在组织OKR的目标草拟并确定后,接下来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制订各自团队OKR的目标,待各中高层管理者完成对齐后,再修正形成正式的组织OKR。上述步骤均完成后,就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向整个组织公布正式的组织OKR。 4.1.2 团队OKR 在组织OKR确定后,各团队就要开始拟订自己的团队OKR了。团队OKR要进行垂直对齐和水平对齐。团队OKR是有层级的,既有大团队(如企业的中心或部门),也有小团队(3~10人),团队之间要按照层级关系依次进行OKR对齐。 团队OKR在进行垂直对齐时,首先是继承和支撑上级OKR,同时提出团队想要实现的OKR目标;其次向下级团队或个人进行向下的OKR对齐,通过这一过程将好的目标纳入团队OKR,同时确保团队OKR可以被实现和满足。通过垂直对齐,团队OKR实现了层级之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 团队OKR有时也需要进行水平对齐,可以通过制订的目标找到有依赖关系和协作关系的团队,或者找到有兴趣主动承担其他团队的目标、存在依赖关系的团队进行水平对齐。 在拟订好团队OKR后,团队领导者依次和上级管理者进行一对一确认,确定正式的团队OKR,并向团队成员公布。 4.1.3 个人OKR 个人OKR同样存在垂直对齐和水平对齐。 个人OKR是OKR体系的最终端节点,这里说的垂直对齐主要是指向团队目标看齐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双向的,不但要继承团队目标,还要提出自己的具有想法的目标。 个人OKR也存在水平方向的对齐,除了正常协作,也有受兴趣和关系驱动的协同工作。在草拟好个人OKR后,还要和团队管理者进行一对一沟通,确定最终的个人OKR。 组织OKR、团队OKR、个人OKR的制订、追踪和复盘周而复始,在组织中应该逐步建立起这个节奏,这是组织的“心跳”,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当组织熟悉这个节奏后,其管理成本会大幅下降。 很多组织和团队的OKR在对齐后形成了树状结构,这时容易存在的典型错误就是“上级的KR我的O”,出现这样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组织使用了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与“命令和控制”型管理风格。在进行OKR对齐时,要牢记我们进行的是目标对齐,而不是关键结果对齐,所以要深刻吸收和消化目标,不要把焦点放在关键结果上。如果对齐后的结构是树状的,那么这样的OKR从根本上就已经丧失了协作的“网络效应”。 组织和团队的OKR在正确对齐后应形成网状结构,这种网络形态的OKR才能最大化地支持组织和团队的战略落地,并且形成协同效应。 从组织OKR到个人OKR的对齐过程,如果使用传统的方式,那么对齐持续的时间和过程都比较久。 当然,从组织、团队到个人顺序依次制订OKR是一种比较符合传统管理方式的OKR制订路径。在现实中存在多种不同的OKR制订方法,下面进行介绍。 《OKR工作法》中介绍的方法是:首先要求全体员工反馈期望的目标,由专人收集并从中整理出最受欢迎的几项。其次由CEO发起会议,所有高层管理者参会,会议规模不超过10人。每位高层管理者再准备1~2个目标,在会议上通过讨论、辩论、争论、投票排序及做决策,制订出组织级的OKR。 《这就是OKR》中介绍的方法是:高层领导者通过头脑风暴制订公司的OKR,在确定后将其传递给每位员工。基于公司的OKR,各团队开始制订各自的OKR,并且通过会议分享。在对团队OKR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讨论后,各团队相关成员分享自己的个人OKR,然后通过与管理者的一对一......

  1. 信息
  2. 内容简介
  3. 推荐序 一本OKR落地必读手册
  4. 前言
  5. 第1章 OKR概念:揭开OKR的神秘面纱
  6. 第2章 OKR收益:使用OKR带来的七大收益
  7. 第3章 OKR制订:好的OKR应该这么制订
  8. 第4章 OKR对齐:上下同欲和网状协同
  9. 第5章 OKR跟踪:让OKR真正落地
  10. 第6章 OKR复盘:OKR的强大引擎
  11. 第7章 OKR导入:让组织和团队使用OKR
  12. 第8章 OKR文化:让OKR生根的土壤
  13. 第9章 OKR绩效:OKR和KPI是水火不容,还是“两情相悦”
  14. 第10章 OKR教练:教练技术的应用
  15. 第11章 OKR融合:OKR与敏捷
  16. 第12章 敏捷团队绩效管理
  17. 第13章 OKR宣言:OKR 2.0的起点
  18. 反侵权盗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