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_张清华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张清华

内容节选

枳橘之间本文系作者正在进行的博士论文中的一节,有所删减。——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刘江凯 谈到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人们往往会把他与“炮轰”中国当代文学联系起来。2006年年底爆发的“垃圾论”事件,不仅使这位从前在中国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知名汉学家成为了媒体“大红人”,由“顾彬现象”引发的一系列争论也成为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件盛事。浏览国内对顾彬的相关报道与评论,我们会发现印象式批评居多,多数是话题评论,能集中、深入讨论顾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文章,除了少数学者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评论外,其他有分量的文章并不多。我们认为对顾彬的讨论整体上存在着“话题有余,专业不足”的缺陷。对一个学者的回应,应该建立在较为全面、客观的材料基础上,避开肤浅的媒体话题,围绕着他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来展开。 一、顾彬的中国文学研究德文版由慕尼黑KG Saur Verlag出版社出版,分别是:Die chinesische Dichtkunst.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m Ende der Kaiserzeit,2002年;Die klassische chinesische Prosa. Essay, Reisebericht, Skizze, Brief. Vom Mittelalter bis zur Neuzeit,2004; Die chinesische Literatur im 20. Jahrhundert,2005。 顾彬的研究范围广泛,著述丰富。他的学生和同事曾于他60岁生日时,把他的各类作品大体归类并编了目录,作为给顾彬60大寿的贺礼。这份目录收入截至2008年10月顾彬的主要学术成就,分为专著、出版物、编辑期刊、文章、评论、翻译和文学创作(包括散文、诗歌与悼念文章)几部分。就其学术成果而言,应该说是非常全面、权威、可信的资料。因为数量庞大,我这里将在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着中国当代文学进行。除了《论杜牧的抒情诗》《空山——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外,顾彬的其他学术成就主要还有:主编10卷本《中国文学史》,该套丛书中文版权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买下,于2008年开始部分出版。顾彬亲自执笔这套文学史著作的第1卷《中国诗歌史:从起始到皇朝的终结》;第6卷《中国传统戏曲》;第7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文已出) ;与Marion Eggert、Rolf Trauzettel、司马涛合作完成第4卷《中国古典散文: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散文、游记、笔记和书信》(中文已出)。其他专著还有:《猎虎:现代文学的六个尝试》《关于“异”的研究》(中文版)、《影子的声音,翻译的技巧与艺术》。顾彬参与的中英文出版物还包括《甲骨文与殷商人祭》、与马汉茂合作的《苦闷的象征:寻找中国的忧郁》;与瓦格纳合作编辑的会议论文集《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等。其他合编、主编、翻译的著作和文学作品按出版时间大致如下:《新领导下的中国:四人帮后中国社会、经济、科学与文化的回顾与分析》,翻译并评介茅盾《子夜》、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百花文艺:中国现代小说(1949—1979)》《中国现代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妇女与文学》《高行健〈车站〉,来自中国的抒情剧》《野百合花,中国文学翻译》《走出百草园,鲁迅研究》《基督教、儒教与现代中国革命精神》《红楼梦研究》《红墙之旅:唐代诗歌及其阐释》等。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方面,顾彬还翻译过巴金的《家》和《寒夜》以及冰心、卞之琳、徐志摩、冯至、郑敏等人的作品。他也曾翻译过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作并参与过《毛泽东文选》的德译。连他后来否定的浩然作品,也有译作《两担水》(Zwei Eimer Wasser)。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20世纪90年代起,已出版的译作主要包括:北岛《太阳城札记》、杨炼《面具和鳄鱼》《大海停止之处》、《鲁迅选集》6卷本、张枣《春秋来信》、梁秉均《政治的蔬菜》、北岛《战后》、翟永明《咖啡馆之歌》等。从编目来看,中国当代小说方面的翻译较少,经顾彬教授确认,他确实只翻译过少量的中短篇。此外,作为作家,顾彬目前已出版三本诗集《新离骚》《愚人塔》和《影舞者》,一本散文集《黑色的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顾彬在各种刊物、报纸上发表不同语种文章200多篇。根据出版编目,我从上百篇“文章”和“书评”中对其涉及中国当代文学的50多篇文章进行了归类,大致如下:一、诗歌类约20篇,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持肯定态度,因此对其诗歌研究我们暂且忽略。二、词典词条6个。在《当代外国文学批评词典》中,分不同年份撰写了王蒙、张洁、王安忆、张欣欣、北岛、中国大陆与台湾文学词条。三、戏剧类1篇,《行为抑制示例: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此文也有英语版。四、当代......

  1. 信息
  2.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总序
  3. 编选说明
  4. 辑一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5. 政治美学的“混生”与“延宕”——中国当代文学海外接受的发展
  6. 微缓不绝的异样“文火”——中国当代文学在荷兰
  7. 影响与焦虑:中国当代诗在美国的译介状况
  8. 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9.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译介在韩国——以2001年至2009年为中心
  10. 翻译先行、研究滞后——余华作品在越南
  11. 当代中国电影与文学的海外接受关系——以《红高粱》《活着》为例
  12. 辑二 当代海外汉学研究之研究
  13. 想象“文化中国”的方法——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4. 枳橘之间——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15. 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的传播
  16. 再中国化和再政治化——论柯雷对多多诗歌的解读
  17. 细腻的雄心,独特的兼容——评柯雷的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18. 衔泥之燕:杜博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 辑三 当代海外汉学家访谈
  20. 重写中国文学史——王德威访谈录之一
  21. 中文语境里的“世界公民”——王德威访谈录之二
  22. 研究些又美丽又艺术的——洪安瑞教授访谈录
  23. 更重要的是要容有“百家”——戴迈河访谈
  24. 动荡中的前行——关于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访谈柯雷
  25. “太简单、但刚好是最重要的几点”——莱顿大学柯雷教授访谈录
  26. 关于中国文学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顾彬教授访谈录之一
  27. 关于中国文学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顾彬教授访谈录之二
  28. “我希望得到从容”——顾彬教授访谈
  29. 最好是有真理,有风格——对汉学家拉斐尔先生的一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