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基因工程:巨变时代的企业生存之本_戴天宇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戴天宇
内容节选
5.1 拓扑结构之一:连接结构 价值链上,价值环节之间的连接是一种微结构,包括连接方式、连接面和连接管道(见图5-1),其中连接管道又包含价值传递的管道、信息对接的管道、物料传输的管道等。 图5-1 价值环节之间的连接 价值环节之间的连接,如果发生在同一企业内部,则为内部连接,属于生产组织学的研究范畴;如果发生在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之间,则为外部连接,在市场经济中通常是以市场交易形式出现的。由于交易方式连接不稳定,所以交易双方往往还会设立专门的交易环节来保证连接成功。相比于内部连接,外部连接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是商业模式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应地,外部连接的微结构也要比内部连接的微结构复杂得多,如连接方式升级为交易方式、连接面升级为客户界面、连接管道升级为交互通路。此外,还会多出来两个组件——拓客方式和锁客方式,前者用来寻找可以连接的客户,后者用来固定已经连接的客户。客户界面、交互通路、拓客方式和锁客方式合称为交易构型,再与交易方式一起组成交易结构。 (一)交易构型1:客户界面 客户界面是客户与企业发生联系、产生互动的界面。通过这一界面,客户可以感知、接触、体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乃至企业本身。如2007年,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立“管理场景实验室”;2013年,IBM成立“客户体验实验室”(Customer Experience Lab)等。谢朝武.顾客服务体系的界面管理:理论、机制与酒店业的实证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09. 客户界面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覆盖范围极广。凡是客户的“行动范围”与企业的“势力范围”接壤的地方,凡是客户能够看到、摸到、闻到、尝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地方,从店面门头到货架陈列,从网站页面到微信朋友圈,从导购介绍到消费者的使用场景,都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客户界面。如何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客户界面,按照企业意图展示产品、服务乃至企业本身,已经形成专门的研究, 并正在生成一门新的学科——客户界面管理学 。 客户界面的确定,不能站在企业的角度,而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假装自己就是客户,到客户经常出没的地方多走几趟,全程模拟客户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找出客户与企业、与产品、与服务等产生交集的感知点、接触点、体验点,将这些点连起来,即为客户界面。 一家以销售大克拉钻石(俗称大钻)为主的珠宝企业的老总雄心勃勃,着手打造一支销售“铁军”。他采用的方式包括亲自面试和录取销售人员,请成功学大师、“心灵鸡汤”演讲大师给销售人员“打鸡血”,通过野外拓展训练培养销售人员的团队精神,制定极富激励性的销售奖金机制,甚至还亲手拟定了一些热血沸腾的励志口号……但他忘了一个根本的问题:能花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买大钻的人,大多数非富即贵,这些人主要在什么地方生活,在什么地方出没,在什么地方驻留,又在什么地方消费?这些人,这些地方,是普通的销售人员能够轻易接触到的吗? 读者朋友,你怎么看?这家企业的客户界面应当如何构建呢? 客户界面是客户与企业打交道的“窗口”,也是企业展示产品和服务的“前沿阵地”。但这个“前沿阵地”需要梯次布局,在纵深上按照前后顺序和深浅程度,可以依次分为感知界面、接触界面和体验界面,然后企业设置自己主动发力的营销界面。仍以果汁饮料企业为例,企业可能的感知界面、接触界面、体验界面和营销界面如表5-1所示。 表5-1 果汁饮料企业的客户界面 ① POP,Point of Purchase,指卖点广告。 (二)交易构型2:交互通路 交互通路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到达目标客户的通路,也是企业与目标客户在产品、服务、资金、信息、知识、文化、理念、思想、心智、情感、体验、权益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和互动的管道。 仍以果汁饮料企业为例,可能的交互通路如图5-2所示。 图5-2 交互通路示意 交互通路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通路径流、通路损耗、通路速度。其中通路速度又分为物流速度、信息反馈速度、服务响应速度和资金回流速度,具体见表5-2。 表5-2 交互通路的比较 交互通路以传输体验为核心,将各种体验元素传送到客户界面,与客户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交互通路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分销或者直销渠道,而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全方位的、多媒介的互动管道,产品只是其中的一种载体,服务只是其中的一种媒介。 国内许多企业的交互通路,完全是一种工业化时代的思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产品销售委托给渠道,将客服热线外包给第三方呼叫中心,将售后服务委派给特约维修站……交互通路完全是支离破碎的,根本不可能将文化、理念、知识等这些比产品更重要的东西传导给客户。客户在生命周期内需要与多方打交道,体验非常糟糕。反观苹果(Apple)公司,之所以要花重金建立直营店,就是为了打造完整而完美的交互通路。 (三)交易构型3:拓客方式 拓客方式指向客户界面导入客源的方式,事关企......
- 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序言
- 引子 新商学的崛起,旧商学的衰落
- 0.1 现代管理学:先天缺陷
- 0.2 后现代管理学:局部刷新
- 0.3 超现代管理学:全面重建
- 0.4 企业设计学:横空出世
- 第1章 从企业战略到商业模式
- 1.1 企业战略:主观愿景
- 1.2 企业战略:人造逻辑
- 1.3 商业模式:自然逻辑
- 1.4 商业模式:自动运行
- 第2章 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
- 2.1 商业模式认知:从1.0到2.0再到3.0
- 2.2 商业模式的“基因密码”
- 2.3 民营快递的模式变革
- 2.4 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 第3章 价值环节:商业模式的基因
- 3.1 企业内部的价值环节
- 3.2 基因突变与商业模式
- 3.3 基因重组与商业模式(上)
- 3.4 基因重组与商业模式(下)
- 第4章 价值链:商业模式的DNA链
- 4.1 商业模式背后的价值
- 4.2 价值链转化与商业模式
- 4.3 价值流、价值链与价值网
- 4.4 用户价值链与商业模式
- 第5章 价值链:拓扑结构
- 5.1 拓扑结构之一:连接结构
- 5.2 拓扑结构之二:位势结构
- 5.3 拓扑结构之三:端点结构
- 5.4 商业模式的微观构造与分类
- 第6章 商业模式微观构造Ⅰ:需求定位
- 6.1 需求定位
- 6.2 用户与客户的错位
- 6.3 用户组织:利益锁定
- 6.4 用户组织:心智浸润
- 第7章 商业模式微观构造Ⅱ:价值组合
- 7.1 价值链移位与预制模式
- 7.2 价值链横切与平台模式
- 7.3 价值链嫁接与跨界模式
- 7.4 价值环节重组与模式蜕变
- 第8章 商业模式微观构造Ⅲ:交易结构
- 8.1 交易方式及另类创新
- 8.2 交易成本、交易风险与交易门槛
- 8.3 交易构型与锁客方式
- 8.4 多方交易结构及现金流工程
- 第9章 商业模式微观构造Ⅳ&Ⅴ:盈利模式与商业位势
- 9.1 盈利模式与价值的交易形态
- 9.2 基于第三方的盈利模式优化
- 9.3 商业位势与价值链收益分配
- 9.4 盈利模式升级与商业位势提升
- 第10章 商业模式重构与商业模式设计
- 10.1 局部改良的商业模式重构
- 10.2 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重构
- 10.3 从头开始的商业模式设计
- 10.4 商业模式设计与管理机制设计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