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你的甲状腺:核医学有绝招_余飞 编著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余飞 编著

内容节选

分“善恶”,辨“忠奸”,收起甲状腺结节的“必杀令” 一组有关甲状腺癌激增的数据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2014年,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10年内增长了近4倍。2015年,广州市疾控中心死因和肿瘤监测科通过对历年来的甲状腺癌死亡率进行统计,显示甲状腺癌已经成为广州市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2018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的上海市最新肿瘤登记报告中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高达16.8%,发病率首次超过乳腺癌登上榜首,成为上海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在甲状腺癌节节攀升的背后,还有每年体检中发现的日益增多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结节会不会癌变?要不要一刀切?是不是碘吃多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患者,让他们无所适从,小小的结节惹出了许多大烦恼。在此提醒患者们,纠结与烦恼其实大可不必,对于甲状腺结节应先分“善恶”,辨“忠奸”。 别用极端眼光看结节 体检报告一拿到,“甲状腺结节”赫然写在纸上,想必多数人心里一惊,“结节”会不会就是肿瘤? 在临床上确实呈现出两种极端。一端患者波澜不惊,完全不把结节当回事儿;另一端患者则是慌乱不堪,恨不得赶紧把结节给切了,斩草除根。对于结节,不仅患者会不知所措,医生也颇为头痛。即便是身经百战的专家,在没有完整的综合检查前,也很难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无法给出非常明确的诊断。 甲状腺结节到底是什么?可以说有各种可能性,其背后隐藏疾病颇广,比如增生性甲状腺肿、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局灶性甲状腺炎、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未分化甲状腺癌以及髓样癌。对于这些陌生的医学名字,绝大部分患者都会一头雾水,也因为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储备,导致心里七上八下,更加紧张。不过幸好甲状腺结节以良性居多,占95%以上;恶性是少数的,只占其中的2%~5%。虽说这2%~5%的数值看上去并不算大,但是在一个患者身上,结节对其来说,良、恶性其实各占50%,在没有完全明确结节性质之前,仍然会非常忐忑。 那该如何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呢?建议综合判断。首先看病史和表现,如果家族成员中确实有甲状腺癌病史的,结节在随访的过程中短期内有明显增大、质地变硬且不易活动,伴有持续性的声音嘶哑、自觉发音困难、吃东西难以下咽,那么都要高度警惕,恶性的可能性增大。当然,患者也不必过于慌张,现在有一系列非常好的检查手段,都可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能明确它到底是“忠”还是“奸”。 “手感+B超”初辨“忠奸” 做过体检的人多数都有过被医生用双手摸脖子的经历。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这双手到底能摸出啥,悄悄告诉你,有经验的医生这么一摸,就能探明是否有甲状腺结节,这种检查方法称为“颈部触诊”,是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方法简单易操作且具有临床价值。只需医生站在受检者身后,用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仔细触摸易长有结节的部位,就能凭手感大致摸出是否有结节,以及结节的大小、形状、活动性,从这些方面,也能粗略判断结节的“忠奸”。一般情况下,如果触摸到多个结节,那么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结节为单发,且摸上去质地较为坚硬,表面凹凹凸凸,咽口水时活动度又较小,则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若还摸到结节周围有大量肿大的淋巴结,那么更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 虽然手感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但确诊还是需要依靠现代化的医疗检查技术与仪器。针对甲状腺结节,CT、MRI、B超,你是否纠结到底该用哪种检查方法更能明确良、恶性呢?不用纠结,因为甲状腺处于较表浅的位置,而且是不含有气体的实质性器官,所以临床首选B超作为它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B超下直径只有2毫米的微小结节也无所藏身,清晰可见。那么该如何通过B超对结节做“善恶”判断呢?B超可以反映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和位置,还可提示结节是否有钙化以及血流状况。当你拿到B超报告单时,如果上面写着“高回声、粗大钙化(除甲状腺髓样癌以外)、结节周边有丰富血流信号(促甲状腺激素正常情况下)、海绵状形态、结节后方彗星尾征”,那么多数情况提示为良性结节,不用过于惊慌。但如果“微钙化、低回声、结节内部血供丰富且杂乱分布、边界不清晰、纵横比>1”等,那么还是需要相当注意,恶性的可能性增大,亟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虽然针对甲状腺的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但这并非说CT和磁共振毫无价值可言。后两者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在空间分辨率、结节的定位以及检查与周边组织(如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的关系上都有较大的优势,它们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有不可替代的影像学参考作用。 亲肿瘤显像进一步辨“忠奸” 除了上述手段之外,核医学在进一步明确甲状腺良、恶性上也功不可没。它的功能代谢成像能很好地判别甲状腺结节的“善恶”,甚至发现细针穿刺检查无法发现的甲状腺癌。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甲状腺有“......

  1. 信息
  2. 内容提要
  3. 走进美丽的核科学世界系列丛书编委会
  4. 走进美丽的核科学世界系列总序
  5. 序一
  6. 序二
  7. 前言
  8. 第1章 卿本佳人,人类甲状腺的自我介绍
  9. 人体的“小蝴蝶”:甲状腺概述
  10. 全身系统的“蝴蝶效应”:甲状腺激素
  11. 自身抗体界的“间谍”:甲状腺抗体
  12. 甲状腺激素中的“另类”
  13. 第2章 缘起缘灭,与人类甲状腺发生故事的那些核医学明星
  14. 核医学明星之一:锝
  15. 核医学明星之二:碘
  16. 核医学明星之三:氟
  17. 第3章 终有一天,甲状腺作妖了
  18. 心慌眼突脖子粗,甲亢症状要清楚
  19. 甲状腺变老与甲减
  20. 分“善恶”,辨“忠奸”,收起甲状腺结节的“必杀令”
  21. 桥本甲状腺炎:中年危机另有因
  22. 谈甲状腺癌莫色变
  23. 甲状腺“感冒”了
  24. 甲状腺疾病找上“特殊人群”
  25. 第4章 如影随形,核医学的绝招之一
  26. “甲功”是哪一种“武功”
  27. 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学习“甲功”
  28. 学习“甲功”时都要注意什么呢
  29. 小心实验室里的“同向跷跷板”
  30. 第5章 鉴病照妖镜,核医学的绝招之二
  31. 鉴别甲亢与亚甲炎,摄碘率一探显究竟
  32. “热结节”“冷结节”,甲状腺平面显像告诉你
  33. 甲状腺结节遇“冷”,亲肿瘤显像“留一手”
  34. 当甲状腺和你玩起了捉迷藏
  35. PET/CT如何看甲状腺的病变
  36. MIBI-SPECT双时相显像,让甲旁亢“水落石出”
  37. 第6章 除恶务尽,核医学的绝招之三
  38. 甲亢治疗的那些事儿
  39. 如何对付甲状腺癌
  40. 治疗甲状腺癌的新“武器”
  41. 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终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