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_【美】凯瑟琳·加洛蒂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美】凯瑟琳·加洛蒂

内容节选

8.2.1 表象的心理旋转 前面的研究表明,人们制造并使用视觉表象以回答某些特定的问题以及完成特定的任务。它们同样表明,被制造的表象具有一定的类似图片的性质(尽管我们将会看到,这一结论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而在这些结果报道的同时,其他研究表明,人们不仅会制造表象,显然还可以在心理上改变它们。 这类研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由Shepard和Metzler(1971)完成的。他们给被试呈现透景线画的三维物体(图8-2呈现了其中的例子)。在每次测试中,被试将看到两张图。在一些情况下,这两张图描绘的是同一个客体,只是其中一个旋转了一定角度。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两张图是镜像的颠倒效果图,换言之,这两个物体虽然相似但不是同一个。镜像有时也经过了旋转,使用的旋转类型既有在纸平面上的(即,如同图片在页面上旋转),也有深度上的(即,如同物件正朝着或远离观察者旋转)。Shepard和Metzler发现,被试判断两张图是描绘了同一物件还是一个镜像的颠倒所需要的时间与两图间的旋转角度成正比关系。 图8-3显示了实验的结果。旋转角度与被试的反应时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力地揭示了被试是使用图像的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来完成这项任务的。此外,被试对纸平面或深度方向上的旋转判断时间是相同的。这表示他们是在心理上旋转三维的图像,而不仅仅是二维的图片。如果仅是二维的话,那么他们的表现就会随着是在图形所在的平面或是在深度上旋转而有所不同。 图8-3 Shepard和Metzler(1971)研究的结果 资料来源:Shepard,R. N.,& Metzler,J. (1971). Mental ro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Science,171, p. 701. Copyright©1971,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Cooper和Shepard(1973,1975)后来的研究表明,被试还可心理旋转更多的可识别刺激,例如字母表中的字母或者手绘的图画。在一项研究中(Cooper & Shepard,1973),有时在实验刺激出现之前先给被试呈现一个测试用的字母图片以及一个提示测试刺激旋转朝向的线索。如果这两个线索呈现得足够早(例如,在实验刺激出现前1 000毫秒),那么被试对所有角度旋转的表现都是一样的。图8-4描绘了该试验的实验条件,而图8-5则是实验的结果。 图8-4 Cooper和Shepard 1973年的实验设计 资料来源:Cooper,L. A.,& Shepard,R. N. (1973).The time required to prepare for a rotated stimulus.Memory and Cognition,1,p. 247. Copyright©1973,Psychonomic Society,Inc.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注意图8-5中曲线的形状,它表明被试在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上都可以进行表象的心理旋转,具体采取哪一个方向仅取决于哪个方向旋转的角度较小。这些结果与Shepard和Metzler(1971)的不同(图8-3与图8-5可以进行比较),这可能是因为字母具有一个熟悉的“直立”姿势,而Shepard和Metzler采用的线形图片则不然。顺便要说的是,反应时间的峰值出现在180度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被试不确定应从哪个方向旋转这个图形,因此而犹豫。 这些实验中的被试究竟是心理旋转整个刺激,还是只关注某些部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Lynn Cooper(1975)设计了一个研究,给被试呈现一些如图8-6所示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这些多边形是由任意数量的点连接而构成的,越多的点即构成越复杂的多边形。被试首先练习区别两个多边形是同一的还是镜像。接着,呈现给他们不同旋转角度的同一多边形或者是镜像的图形,并要求他们判断此图形是同一的还是镜像。 Cooper(1975)发现,反应时再次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而直线上升,并且所有多边形的旋转速率都是相同的,与它们的复杂度无关。如果被试只是关注多边形的某些部分,那么他们的表现受多边形复杂度的影响也应是不同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可见被试是对整个多边形作心理旋转,在对待非常简单的多边形与对待非常复杂的多边形时采用的方式完全一致。 图8-5 Cooper和Shepard 1973年研究的结果 资料来源:Cooper,L. A.,& Shepard,R. N. (1973).The time required to prepare for a rotated stimulus. Me......

  1. 信息
  2. 前言
  3. 第1章 认知心理学:历史、方法和研究范式
  4. 1.1 认知研究的各种影响
  5. 1.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 1.3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7. 概要
  8. 复习题
  9. 第2章 大脑:结构与功能概述
  10. 2.1 大脑的结构
  11. 2.2 功能定位
  12. 2.3 功能偏侧优势
  13. 2.4 脑成像技术
  14. 2.5 其他记录大脑活动的技术
  15. 概要
  16. 复习题
  17. 第3章 知觉:模式与物体识别
  18. 3.1 格式塔学派对知觉的看法
  19. 3.2 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
  20. 3.3 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
  21. 3.4 直接知觉
  22. 3.5 知觉损伤:视觉性失认
  23. 概要
  24. 复习题
  25. 第4章 注意:配置认知资源
  26. 4.1 选择性注意
  27. 4.2 注意的神经基础
  28. 4.3 自动性和练习效应
  29. 4.4 分散注意
  30. 概要
  31. 复习题
  32. 第5章 工作记忆:形成和使用新的记忆痕迹
  33. 5.1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34. 5.2 工作记忆
  35. 5.3 执行功能
  36. 5.4 记忆过程的神经学研究
  37. 概要
  38. 复习题
  39. 第6章 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记忆
  40. 6.1 长时记忆的特征
  41. 6.2 长时记忆的细分
  42. 6.3 加工水平理论
  43. 6.4 记忆的再建构特性
  44. 6.5 遗忘症
  45. 概要
  46. 复习题
  47. 第7章 知识表征: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与组织
  48. 7.1 知识的组织
  49. 7.2 概念的形成与新实例的分类
  50. 概要
  51. 复习题
  52. 第8章 视觉表象和空间认知
  53. 8.1 长时记忆代码
  54. 8.2 表象的实证研究
  55. 8.3 心理表象的性质
  56. 8.4 神经心理学的发现
  57. 8.5 空间知觉
  58. 概要
  59. 复习题
  60. 第9章 语言
  61. 9.1 语言的结构
  62. 9.2 语言的理解和产生
  63. 9.3 语言与认知
  64. 概要
  65. 复习题
  66. 第10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
  67. 10.1 经典问题和一般的解决方法
  68. 10.2 问题解决的障碍
  69. 10.3 问题空间假说
  70. 10.4 专家系统
  71. 10.5 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72. 10.6 批判性思维
  73. 概要
  74. 复习题
  75. 第11章 推理与决策
  76. 11.1 推理
  77. 11.2 推理类型
  78. 11.3 决策
  79. 11.4 决策制定中的认知错觉
  80. 11.5 决策的效用模型
  81. 11.6 决策的描述模型
  82. 11.7 推理和决策的神经心理学证据
  83. 概要
  84. 复习题
  85. 第12章 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86. 12.1 皮亚杰的理论
  87. 12.2 非皮亚杰学派对认知发展的研究
  88. 12.3 “是什么获得了发展”:一些后皮亚杰主义的回答
  89. 概要
  90. 复习题
  91. 第13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
  92. 13.1 认知中的个体差异
  93. 13.2 认知中的性别差异
  94. 概要
  95. 复习题
  96. 第14章 认知的跨文化研究视角
  97. 14.1 跨文化认知研究的实例
  98. 14.2 学校教育和读写能力的作用
  99. 14.3 日常环境中的情境认知
  100. 概要
  101. 复习题
  102. 译者后记
  103. 图表资料来源
  10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