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_王石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王石

内容节选

第二节现代企业文化 对人的尊重 去深圳创业,是我第一次有机会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那之后,即使遇到再艰难的局面,我也没有像在部队和机关那样,产生过出离之心。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来深圳,首先是对原本状态的一种否定,我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所以来深圳的那一天,我就想过,如果未来我有可能掌管一家企业,一定不要让员工重走我原来的路,不要再十年媳妇熬成婆,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去束缚下一代,一代一代地重复。 所以,从一开始创业,我就把对个人的尊重作为管理的底线之一。一开始,我的态度就非常清楚,要法治而不是人治。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正有前瞻性的,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令每一个人得到尊重的基础。 首先,是亲属回避制度。 要法治不要人治,首先就是要摒弃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模式。所以我以身作则,从万科创立以来,就没有招过任何一个亲戚、同学、战友或跟我有其他亲缘关系的人进公司。唯一一次插曲,是1989年我暂离公司的那段时间,我母亲把我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表妹推荐到了万科,我回来之后,就让她离开了。我当时想得很清楚,一定要人际关系简单化。 公司建立不久,就制定了员工手册。而1996年的《万科职员职务行为准则》,更是在万科进入房地产业后,经过严密筹划之后出台的,相当于公司内部法律的行为准则,直到今天仍发挥着效力。其中有关“亲属回避”的,就有三条规定。 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即使在深圳,不以亲缘关系为重的人际关系模式也是非常超前的。当时,香港的江湖片正在内地大行其道。社会上,大家似乎更习惯于“兄弟”式的人际关系。 有一次,一位我很器重的同事突然向我抱怨:“你不信任我。”我很意外,问为什么?他说:“你没有跟我私下喝过酒。”我说这好办,下了班我们就去。但他又说,“你家里的事没有委托我办过。”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希望我和他之间是那种“兄弟”关系。他的潜台词也许是:公司里有规则,大家都要遵守,但我们兄弟就不必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即便出了什么事,我也会帮你扛……这是我无法接受的。 还有个插曲。前年我从万科退休之后,着手创办新的企业。有位亲戚听说之后,就想来投奔我。我问他,你不知道我有亲属回避的原则吗?他就说,你不是离开万科了吗?他不明白的是,虽然离开了万科,但我的原则没有改变。 我并不是否定家族企业这种模式。今天,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成功的家族企业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我认为,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非家族企业是主要趋势,所以做得比较极端。 第二,是内部反腐的一些做法。 在这上面,有一个重要的节点。1995年,上海万科工程部出现了集体受贿案。事情发生之后,我赶到上海。检察官告诉我,一般情况下,受贿是偷偷摸摸干的,绝不能让第三者知道,但在这个案子中,竟然出现了在受贿时竞相攀比的现象,很恶劣。不但自己拿,还要问别人拿了多少。在这种环境和风气下,有好人也待不住,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排挤离开。 我很痛心,这显然违背了我创立企业的初衷。管理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不但给公司造成损失,更毁掉了一批专业上有才华的职员。每个员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这种错误的代价太大了。 从上海回到深圳,我以个人名义给万科所投资的十个城市的反贪局写了封公开信,表明只要发现万科员工有问题,万科一定积极配合反贪局的工作。 企业不仅可能是权钱交易行贿者,也可能是受贿者。从管理上讲,相对而言,要做到不行贿比较容易,财务不设这个支出就行了。但要控制员工不受贿,难度很大。我们可以保证不行贿,但是我们很难保证职员不受贿。我们能做的是,一旦发现受贿或其他违规行为,绝不容忍。 1996年前后,有一名万科员工利用支票套现了30万元,携款潜逃到越南。30万元对公安机关是一个小案子,投入的警力非常有限。但万科的人事和审计部门非常坚决地配合公安机关,花费了200多万元,用了三年时间去协助追捕,包括每年春节都到这名前员工的家外面蹲守,最终把他抓捕归案。 这么不惜代价,就是为了警诫员工。要让大家看到,你只要犯了案,到哪儿你都跑不了。这成为万科一贯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1995年的集体受贿案之后,我曾对万科员工做过一次公开讲话,表明态度:企业如果做一个项目砸了,赔几千万、一个亿不要紧,钱可以赚回来,但因为管理上的疏忽,致使员工走上犯罪道路,影响他的一生和家庭,这样的项目万科宁可不做。 我希望公司的员工活得有尊严,没有良心上的负担,不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遭遇道德风险。 同时,万科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比如职员潜在利益冲突申报平台、公司内部举报渠道、廉正认证考试、与合作方的阳光合作协议,以及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等。 以检查制度为例。一线老总离任,一定要审计。再有就是不定期的飞行检查,比如说到重庆公司飞行检查,重庆公司的老总就休假......

  1. 信息
  2. 插图
  3. 序一 作为企业家的王石
  4. 序二
  5. 前言
  6. 第一章 肉身
  7. 第一节 认识自己的身体
  8. 第二节 理性地生活
  9. 第二章 空间
  10. 第一节 压制不住的天性
  11. 第二节 现代企业文化
  12. 第三节 给天性留下的空间
  13. 第三章 学习
  14. 第一节 半生留学梦
  15. 第二节 对西方文明源头的追问
  16. 第三节 关注日本
  17. 第四章 角色
  18. 第一节 不能走胡雪岩的路
  19. 第二节 商人与社会
  20. 第三节 告别个人英雄主义
  21. 第五章 生死
  22. 第一节 死后的房子
  23. 第二节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