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理论与案例_齐骥著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齐骥著

内容节选

第二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要素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 供给侧改革是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新动力,优化文化产业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文化需求,创造新文化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加快实现文化产业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路径。从总体上而言,文化产业“供给侧”可分为产业层面、要素层面和制度层面三个层面的供给,其中,“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结构性”是改革方式,“改革”才是核心命题,内在地体现出“转型是目标、创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的逻辑关系。 一、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意义:价值重塑 (一)推动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13. 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是从运行结果出发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侧动力,但不是发展的原动力。而供给侧是从运行源头入手,力图在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等根本的、可持续的动力出发,其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一项长期任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文化产业发展从注重短期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及提高文化发展质量与文化发展效益转变的整体思路。因此,在优化供给侧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系统中,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文化产业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可以更好地构建、塑造和强化文化产业长期增长的新动力,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凸显文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去,我们过多从需求侧强调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形之手”伸得过长、干预过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可以更好地激活微观活力,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将大众作为创意阶层,将文化企业和企业家作为主角,在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双效统一”前提下,以创造优质的文化生态和全要素创新,破除当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进一步强化“市场”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扩大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 (三)均衡文化产业结构的发展布局花建.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9-4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明显优化宏观调控环境,并将改革引入宏观调控,其所强调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寓短于长,以长促短的调控时间轴,形成了“短期+长期”的思路。随着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式从订单加工到简单模仿,从基础拼贴到IP原创,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实现合理化和高度化,但由于文化产业有着一般产业所没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文化产业的周期性波动存在着政府与非公文化经济共同造成的反周期力量,这两种反周期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对文化产业增长周期的曲线运动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文化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欠缺均衡性。从文化主体的集聚度来看,文化基础设施、大型产业项目、文化领军企业分布很不平衡。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及东部沿海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而从文化产业对地方协调发展的契合度看,也缺乏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发展模式。尽管近年来全国多个区域开创了依托当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探索可行性路径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使得文化生产力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形成了相互融合的发展关系。但是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模式单一、缺乏创意、效率低下、照搬套路的弊端。 此外,文化产业结构重塑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通过结构和制度变革,提高潜在增长率,才能使文化产业的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有效结合。 (四)重塑文化产业结构的逻辑体系 从文化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看,在生产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这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特点相吻合,也充分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是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的生产结构变化,将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例如降低成本和去产能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使劳动者报酬上升。消费者将有更充裕的消费主导权,作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将更加充分,供给......

  1. 信息
  2. 前言
  3. 第一章我国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基础
  4. 一、文化产业的多重背景
  5. 第二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要素
  6. 第三章文化产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
  7. 第四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与塑造经济新动力
  8.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须解决的动力问题
  9. 第五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文化规划
  10. 第六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文化空间重塑
  11. 第七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文化集群创新
  12. 第八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文化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