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研究_耿玉娟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耿玉娟
内容节选
第一节网络反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 正如博登海默先生在其著作《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强调:“历史不允许假设,当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工具被选择之前,人们是否有可能做出其他更佳的选择,正如我们不能期求人类返璞归真到赤身裸体的原始状态一般。” 由此可见,对网络反腐进行法律规制,走网络反腐法制化的道路,是法律成为社会主要调整手段的必然选择。首先,网络反腐法律规制并不是对网络反腐的制约或打压,相反,它是对网络民主监督模式的肯定与鼓励,是对我国民主监督制度的有力补充。其次,网络反腐法律规制能够规范和引导网民正确行使权利,能够更广泛地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公民可以借助互联网主动并合理反腐,充分发挥公民言论自由的积极作用。再次,将网络反腐纳入法制化的范畴,有利于强化网络反腐的威慑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预防腐败的效果。最后,在当前的网络反腐机制中,实名举报人极易遭到报复。如果举报人的安全保护制度不能有效建立,举报人可能会为举报付出高额代价,削减网民举报的勇气和积极性。因此,为解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我们需完善网络反腐制度,保证实名举报者信息不会公开泄露。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止腐败。这表明,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已经聚焦到法律制度层面,反腐倡廉建设法制化已成为党保持先进性、增强战斗力的利器,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制约和监督公权力,实现对腐败分子的依法惩治,关系到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把握运用。因此,有必要厘清反腐倡廉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关联。 从根本上来说,进行网络反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观网络反腐,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建设法制化的时间迫切性 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能随意脱离现有发展阶段,犯落后或超越历史的错误。运用过程思维看反腐倡廉建设法制化形势,必须了解腐败问题存在的历史背景、形成机理和现实条件,把反腐倡廉法制化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中去考察。一要正确对待古代廉政法制文化遗产。纵观历史变迁,古代廉政法律制度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尤其是起始于秦汉、成熟于唐宋的古代监察制度,演变出御史监察和谏官言谏两套完整的监察体系,监察机构自上而下垂直独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监察官员虽位卑但权重,往往以小制大,同时建立了量化考察实绩、择优遴选监察官员等机制,这些对当下防范官员腐败和完善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仍有指导意义。二要尽快落实廉政法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腐败问题产生机理非常复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不进行统揽全局的顶层设计,腐败的病根难以消除。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用打持久战的思路进行全面、整体和宏观的战略规划,坚持成熟一个就制定一个,修订一个就完善一个,尽快形成一套目标明确、系统配套、完整严密的社会主义廉政法制体系,使各项立法和制度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稳步推进,最大限度避免因领导意志变化而使反腐工作出现反复性、主观性和随意性。三要认真解决好廉政法制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打好反腐持久战的同时开展攻坚战,认真解决当前权力过分集中和缺乏制约等重点问题。当务之急,要以最大的决心和魄力,集中精力解决好当前公众最为关注的突出问题,在推动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行政办公经费公开、人事财等重大事项权力制衡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以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用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二、借鉴先进经验,全面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法制化机制的合理性 当今世界,腐败问题不唯中国独有,西方各国也不同程度为腐败所困扰,反腐倡廉建设必须融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去开展。一要借鉴国外廉政法制建设优秀成果。在学习对象的选择上,不仅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制建设成功经验,更要探寻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和体制转型期国家的廉政法制建设经验教训。在借鉴技巧的运用上,既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避免盲目照搬导致的水土不服;又要深入研究国外法制的历史现实,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使国外先进的廉政法制成果为我所用。二要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按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原则,不断深化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履行缔约义务,逐步修订与公约精神不一致的国内反腐败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预防腐败机制、反贪执法机制、国际合作机制、资产追回机制、履约监督机制五大机制,完善司法协助、执法合作、引渡遣返、赃款追回等举措,扩大缔结条约范围,深入加强个案合作,携手推进反腐败国际合作取得实质进展。三要将网络反腐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充分认清网络反腐积极意义的同时,将其纳入法制化、规......
- 信息
- 引言
- 第一章 网络反腐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网络反腐的概念和特征
- 第二节 网络反腐的产生发展
- 第三节 网络反腐的优势
- 第四节 网络反腐开展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网络反腐的独特功效
- 第二章 网络反腐——选择与否
- 第一节 对网络反腐的肯定
- 第二节 对网络反腐的否定
- 第三节 网络反腐优势与局限性的制度分析
- 第三章 坚定不移地走网络反腐之路
- 第一节 坚定不移地走网络反腐之路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节 网络反腐活动业已取得的成效
- 第三节 制约我国网络反腐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思路
- 第一节 网络反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节 网络反腐的法理分析
- 第三节 建立健全网络反腐法律规制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网络反腐法律规制的思路及建议
- 第五节 建构网络反腐法制实施的保障机制
- 第五章 网络反腐中仍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网络反腐的伦理层次探讨
- 第二节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视角分析
- 第三节 网络反腐的社会学分析
- 第四节 网络反腐的经济学思考
- 第五节 网络反腐中的侵权法视角思考
- 第六节 网络反腐之刑事诉讼思维分析
- 第七节 我国网络反腐的有效开展应当实行实名制
- 第八节 国外网络反腐经验总结暨对我国开展网络反腐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