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三辑)_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内容节选

推知行取与莆阳谳牍研究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吴艳红 摘要:《莆阳谳牍》是明末兴化府推官祁彪佳整理刊行的司法文献,是明代留存的重要判牍集之一。在现有有关明清法律问题的研究中,得到较多的利用。但是,历来对于这一文献本身及其刊行情况,并无探究。本文以晚明推知行取制度为背景,讨论祁彪佳的莆阳谳牍,探讨推知行取如何影响了莆阳谳牍的刊行;而明抄本《莆阳谳牍》又如何体现了推知行取制度下推官的司法实践。 关键词:莆阳谳牍 推知行取 祁彪佳 一 引言尤韶华、才媛整理,杨一凡、徐立志主编《历代判例判牍》第5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莆阳谳牍》是明代重要的法律文献,是晚明祁彪佳在兴化府推官任上听审、稽核过的谳牍汇编。《莆阳谳牍》篇幅较大,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末抄本共计十三册,附《勘语》一册,为十四册,收入案例一千多个。现收入《历代判例判牍》的《莆阳谳牍》即以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这一明末抄本为底本整理标点而成。 〔日〕滨岛敦俊:《北京図書館蔵『莆陽讞牘』簡紹:租田関係を中心に》,《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1983年第32(1)期,第67~107页;《明代之判牍》,《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111~121页。在有关福建经济关系等研究中,比如江太新等也对《莆阳谳牍》有所利用。见江太新《论福建押租制的发生与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67~77页。童光政:《明代民事判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可参见姜永琳《从明代法律文化看中华帝国法律的刑事性》,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6辑,紫禁城出版社,2005;胡铁球《明清歇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等。 日本学者滨岛敦俊比较早地对《莆阳谳牍》进行了介绍,指出《莆阳谳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记载详细,对于理解明末福建社会和经济极其有益。在他有关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也对这一文献进行了较多的利用。 稍后,童光政作《明代民事判牍研究》一书, 对《莆阳谳牍》这一文献的法律特征进行了强调,并在其研究中进行了利用和讨论,对于学界了解和利用这一法律文献多有助益。目前,《莆阳谳牍》已经成为学界讨论晚明司法和法律关系、明代基层社会各主题的重要文献。 但是,在这样广泛的研究利用中,对于这一文献本身却少有探究,《莆阳谳牍》的刊行情况仍存疑问。比如国家图书馆所藏明抄本《莆阳谳牍》无序无跋,但是《远山堂文稿》却收录祁彪佳所撰《莆阳谳牍序》,这一《莆阳谳牍》与现存明抄本《莆阳谳牍》具有怎样的关系? 本文探究《莆阳谳牍》,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对这一文献有更好的了解;同时,文章讨论祁彪佳的莆阳谳牍及其刊行与制度的关系,特别是从成化、弘治以后逐渐定制的推知行取制度对推官及其谳牍刊行产生的影响。 所谓推知行取,是将一部分合格的推官和知县选拔成为六科给事中和监察御史的制度。到晚明,这一制度已经比较成熟。这一选拔制度不仅改变了明代官员对于推官一职的认识,而且也深刻影响了推官的政治行为。潘星辉:《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苏嘉靖、柏桦:《明代科道官行取制度兴起与衰落》,《西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第151~158页。Tam Ka-chai,“Favourable Institutional Circumstances for the Publication of Judicial Works in Late Ming China.” ETUDES CHINOISES,vol. ⅩⅩⅧ,2009,pp. 51-71.吴艳红:《制度与明代推官的法律知识》,《浙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33~47页。 近年来,学界对于明代推官的关注增加,对于推知行取这一制度的设置与实践等均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现。 比如谭家齐曾提出明代推官在案牍集出版中的积极态度与上述行取制度存在必然的联系。 笔者在有关明代推官的研究中也讨论到推官对于自身所具有的法律知识的展示,与明代推知行取制度之间的关系。 但是既有研究中,有关推官和推知行取制度设置和实践仍缺乏细节和过程性的描述;推官本身对于其职掌有怎样的认识,对于推知行取有怎样的看法,其行为如何受到这一制度的具体影响,仍有待更好的回答。《祁忠敏公年谱》,(明)祁彪佳:《祁彪佳日记》附录一,张天杰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 晚明推官祁彪佳留下的丰富资料,为以上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可能性。祁彪佳,字虎子,又字幼文、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三十年(1602)出生,天启二年(1622)进士及第。初授福建兴化府推官,天启四年春正式赴任,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以父亲辞世丁忧去职。前后在任将近五年时间。 祁彪佳在兴化府推官任上,政绩突出;最为难得的是,祁彪佳在这一时期还留下了大量的文稿。唱春莲《北京图书馆......

  1. 信息
  2. 本期文章
  3. 文前辅文
  4. 编辑委员会
  5. 睡虎地秦简法律文书集释(八):《法律答问》61~110简
  6. 岳麓书院所藏《亡律》题解
  7. 里耶秦简10-15补论
  8. 秦“ 乏不鬬律”与汉代的两种军法
  9. 《江都集礼》与隋代的制礼
  10. 御史台、奏弹式与唐前期中央司法政务运行
  11. 付京兆府杖杀
  12. 《天圣令·丧葬令》译注稿
  13. 《洗冤录》的文献问题
  14. 推知行取与莆阳谳牍研究
  15. 明代手本的性质与运作
  16. 清代“按语”类律学文献的出现、递纂与版本诸问题
  17. 双轨制时期(1913~1929)龙泉司法档案民事裁断文书的制作
  18. 《刑台法律·行移体式》
  19. 《中国官箴公牍评注书目》导论
  20. 评《唐代法典、司法与〈天圣令〉诸问题研究》
  21. 寻找中国的商法与法律话语
  22. 经济发展如何改变制度规范?
  23. 一叶知秋:明清契约文书究竟还能研究什么?
  24. 2018年度台湾地区中国法律史研究论著目录
  25. 2018年度国外中国法律史研究论著目录
  26. 明代日用类书研究论文、著作目录稿
  27.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稿约
  28. Journal of Chinese Ancient Legal Literature Studies
  29.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撰稿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