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损害补偿制度研究_周学峰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周学峰
内容节选
第一节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每年都会因为自然灾害而遭受巨大的损失,并且,随着人口、财产的不断增加和日趋集中,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金额不断攀升。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以地震灾害为例,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68万间民房中有65万间民房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截至2008年9月18日,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达8500多亿元;2010年发生在青海玉树的大地震,造成2798人死亡,270人失踪,受灾面积3586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46842人;2013年4月的四川雅安地震,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中国的洪灾也非常严重。例如,1998年发生在长江、嫩江和松花江的特大洪水,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参见张旭升:“中国巨灾风险暴露与巨灾保险赔付不对称实证”,载《求索》2010年第3期,第51页。参见冼青华:“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历程、现状与改进”,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第71页。 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呈明显对比的是,对损失的保险赔付比例非常低。据统计,自1980年至2008年间, 在中国发生的大灾害中,保险赔付与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只有1.43%,即使在中国保险赔付最多的5次巨灾中,保险赔付与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只有2.28% ;而自1980年至2008年间, 在世界上发生的283次重大自然灾害中,保险赔付与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为21.14%。 因此,对于重大自然灾害,中国的保险赔付水平较之世界水平要明显低许多。以2008年的汶川地震为例,地震所致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而保险赔付金额仅有16.6亿元,不足总损失的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五条。 保险赔付低并不能简单地以公众缺乏投保意识来进行解释。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唤起了人们对地震保险的重视,当许多民众查看自己持有的房屋财产保险单时,才意识到地震险通常被排除在保险范围之外,而当他们向保险公司提出投保地震险时也常遭到拒绝。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防震减灾法》中都提到了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保险或地震保险制度 ,但是,直至2016年5月11日,中国保监会和财政部才联合颁布了《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地震保险仍处于探索阶段,而正式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如《地震保险条例》,时至今日仍未出台。其实,我国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保险业承保巨灾风险的经历和法律规则,但是,相关制度几经变迁,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后初创期政务院:《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法规来源:北大法宝数据库(【法宝引证码】CLI.2.159984)任自力著:《中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保险业十分重视。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2月3日发布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并随同发布了《财产强制保险条例》,强制要求所有的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及县以上合作社应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该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所有财产因下列灾害或事故发生损失时,保险公司应在保险金额之限度内,负赔偿责任:(一)由于火灾及延烧所致之损失。(二)由于洪水、雷电、地震、地陷、崖崩所致之损失。(三)……” 由此可见,当时财产保险的保险范围是含洪水险、地震险之类的巨灾风险的。实践证明,在1954年的特大洪水灾害中,洪水保险发挥了极大的损失补偿功能,但是,由于历史原因,1959年以后,国内保险业务全面停办(仅剩远洋船舶险和货运险两个涉外险种),巨灾保险业务也随之停办。 二、恢复重建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地震局关于一九九二年及未来几年地震趋势和防震减灾工作意见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92〕12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保险业务开始逐步恢复。1981年颁布的《经济合同法》将财产保险合同作为一种有名合同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此后,国务院于198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对于财产保险合同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当时的财产保险条款中,地震险和洪水险等灾害风险通常都被包含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例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8年11月发布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第四条明确规定:“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财产......
- 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巨灾保险制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
- 第二章恐怖袭击损害补偿制度研究
- 第三章核事故损害补偿制度研究
- 第一节 核损害补偿责任的基础理论
- 结束语
- 一、灾难性损害补偿的制度模式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