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秩序的虚假承诺_【英】帕特里克·波特 著;周丽娅 校_AZW3_MOBI_EPUB_PDF_电子书(无页码)_【英】帕特里克·波特 著;周丽娅 校

内容节选

诞生之初的自由秩序Stephen Wertheim,“Instrumental Internationalism:The American Origins of the United Nations,1940—3”,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55:2(April 2019),pp.265—283:p.279.Warren F.Kimball,The Juggler: Franklin Roosevelt as Wartime Statesman(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p.191. 在创立之初,自由秩序并没有打算按照如今推崇的原则运作。多边体系的存在就是为了在一个主要由大国协商的世界中使等级制度合法化,不限制其最坚定的行动。罗斯福政府在创建新的国际架构之际,新体系的目标就是锁定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这四个大国的特权,同时让较小的国家感到安慰和被接纳。在罗斯福看来,“所有最重要的决定”都应当由“四大国”作出,联合国则充当让小国“发泄怒气”的安全阀。 然而,这四股势力的统治也不会是平等的。在罗斯福的设想中,中国的实力相对弱小,在欧洲的英苏两国则处于对峙状态。 美国打算通过成立联合国来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保持普遍参与原则与实际大国控制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方便的时候,美国会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在必要的时刻则绕开它们,自行作决定。Cordell Hull,The Memoirs of Cordell Hull,vol.1(New York:Macmillan,1948),pp.731—732.转引自Robert Skidelsky,John Maynard Keynes: Fighting for Freedom,1937—1946(New York:Viking,2000),p.12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内部有一些声音,如国务卿科德尔·赫尔(Cordell Hull)主张建立一个“稳定而持久”(stable and enduring)的秩序,防止世界倒退到之前“经济冲突、社会动荡、战事四起”的状态。 然而,实现这些目标的理想途径却截然不同。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希望通过冷酷的、精于算计的胁迫和吸引力来重塑世界。助理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对美国财政部的战时指控夸大了美国战争目标的一个基本事实,即“取得敌人和盟友双双倒下的胜利——通过军事行动击败敌人,利用破产手段削弱盟友”。 在战争期间,美国借助经济工具来削弱英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命脉,它们之间的感情和“血缘关系”也到此为止。华盛顿宣称自己是新的巨头,废除了英国的帝国主义特惠贸易待遇和英镑的霸权地位,美元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国虽然没有给战后贷款附加高额利率,但附加了苛刻的条件。它背弃战时承诺,迫使英国放弃进口管制,接受通货自由兑换,并撕毁了核能共享的承诺。美国心中有两个目标:一是削弱并接管疲惫不堪的大英帝国;二是使大英帝国维持一定的强大,作为支持美国的卫星国继续存在。最终的结果是,英国付出了战时牺牲,但却落得一个需要财政救济的从属国下场。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成了决定性事件。在这场关乎英美关系的关键事件中,美国第六舰队在地中海跟踪和骚扰英国船只,干扰它们的雷达和声纳,派飞机进行威胁,并在夜晚用探照灯强光照射英国船只。在英镑贬值和石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总统艾森豪威尔用“不停火就不贷款”(no ceasefire:no loans)的方案对付英国。无论双方的历史关系、血缘关系或共同的秩序愿景如何,美国的庇护和赞助都可能迅速撤销。新式自由主义秩序倡导的规则、规范、价值、制度,并不能阻止英国试图维持殖民统治的努力,同样也不能阻止美国通过瞄准其盟友的要害来主宰一切。1946年,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应华盛顿的要求,写了一份报告,分析俄罗斯人的历史文化基因及其对苏联外交政策的影响。这份被称为“长电报”的报告,后来被凯南以匿名方式发表。这份报告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对苏政策,乔治·凯南亦因此被称为“冷战之父”。——译者注Clark Clifford to President Truman,24 September 1946.Clark Clifford Papers,Harry S.Truman Library,转引自Thomas H.Etzold and John Lewis Gaddis,Containment: Documents on American Policy and Strategy 1945—195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pp.69,66,67。 “自由秩序”概念诞生之前,战后世界是一片陌生之地。在联合......

  1. 信息
  2. 致谢
  3. 导言 怀念末日荣光
  4. 背景
  5. 论辩
  6. 第一章 自由秩序的理念
  7. 自由秩序的理论建构
  8. 除此之外,别忘了还有:沉默、疏忽与破裂
  9. 潜在的主宰者:自由秩序的非自由主义
  10. 第二章 黑暗显现:实践中的世界秩序
  11. 一个非自由主义的世界
  12. 虚伪的秩序
  13. 武力授权令
  14. 诞生之初的自由秩序
  15. 政治经济体系
  16. 核秩序
  17. 势力范围
  18. 和平之战
  19. 秩序的信任危机
  20. 第三章 粗暴的猛兽:自由秩序如何造就特朗普
  21. 辩解与借口
  22. 特朗普——凯撒主义者
  23. 特朗普的政治经济学
  24. 衰落前夕
  25. 第四章 马基雅维利时刻:前方之路
  26. 危机中的共和政体
  27. 通往安全之路
  28. 美国该怎么办?
  29. 大事件
  30. 后记 当下面临的选择